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洪亮专利>正文

掏膛刀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9499 阅读:4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掏膛刀钻,其特征是尾部相对放置的两把掏膛刀(3)被嵌夹在圆柱形导套(1)和底托(5)之间,并可沿圆柱形截面的直径方向作进刀和退刀运动,导套(1)中心孔中装有活动顶锥(2),顶锥(2)推顶掏膛刀(3)以实现进刀,进刀、退刀动力由压簧(8)、(4)提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冷加工掏膛工艺,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降低了成本,并可做到手动机动两用。(*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加工用切削工具,特别是有关对基准孔沿径向作局部扩展的掏膛刀钻。过去,在加工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具有φ1、φ2的台阶孔时,只能采用铸造、对焊等工艺实现。但上述工艺较为复杂、工作环境差、成本高,并且产品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低,最终制品往往不能满足要求。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对基准孔沿径向作局部扩展的冷加工掏膛刀钻。本技术的掏膛刀钻特征是,刀杆尾部相对放置的两个掏膛刀被嵌夹在带容屑槽的圆柱形导套和底托之间,并可沿圆柱形截面的直径方向作相向退刀和背向进刀运动。导套中心孔中装有顶锥。进刀时,顶锥锥形部分推压掏膛刀尾部锥面部分,使刀具在垂直于导套轴线方向上向两侧均匀走刀。在退击顶锥后,掏膛刀在压簧作用下回刀,最终刀刃完全缩进导套或底托圆柱面内。上述构成的掏膛刀钻可装在能夹住钻头的台钻床、车床等机械上使用,加工出车、铣、刨、磨机床所无法实现的内膛,较之铸造、对焊等热加工,本工艺简单易行、改善了工作环境,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并且极大地降低了成本。图1表示用本技术刀钻加工出具有φ1φ2台阶孔的工件;图2是掏膛刀钻的外形图;图3是退刀后的掏膛刀钻的主剖视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掏膛刀钻,其特征是,尾部相对放置的两把掏膛刀(3)被嵌夹在圆柱形导套(1)和底托(5)之间,并可沿圆柱形截面的直径方向作背向进刀和相向退刀运动,导套(1)中心孔中装有活动顶锥(2),顶锥(2)推顶掏膛刀(3)以实现进刀,顶锥(2)上端有进刀压簧(8),掏膛刀(3)刀杆上套有退刀压簧(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亮
申请(专利权)人:张洪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