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悬吊装置的静电粉尘凝并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94240 阅读: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06: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悬吊装置的静电粉尘凝并器,包括壳体、第一型钢、第二型钢、荷电区、悬吊装置和支座,所述荷电区包括极板、正电晕极和负电晕极,所述悬吊装置包括主梁、支撑板和瓷拉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简化凝并器的悬吊装置的内部结构,增强了框架的稳定性,减轻了凝并器的总重量,维持了极间距离的恒定,从而提高了设备的耐用性,降低了设备的检修频率,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通过在凝并器的壳体上设置型钢作为加强筋,保证在运行负压和部件重量载荷下凝并器能保持良好的刚性,防止电晕极与接地极的距离的改变,保证电晕电压稳定;通过使用独立的壳体和支座,减少了烟道载荷,提高烟道的耐用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带有悬吊装置的静电粉尘凝并器
本技术涉及静电粉尘凝并器,特别是静电粉尘凝并器的悬吊装置,属于电除尘,高压放电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日益严峻,尤其是对人体健康产生极大危害的粉尘,电除尘器是最重要的电厂除尘设备之一,传统的除尘过程为粉尘离子荷电、荷电粉尘移动后沉积、振打使粉尘脱落三个阶段,然而因为电除尘系统不能对PM2. 5细微颗粒进行有效的荷电和实现二次扬尘振打,粉尘捕集效率(尤其是对于PM2. 5的收集效率)很低,导致电除尘器未能有效地控制细颗粒物的污染,因此促使微小粉尘凝并成大颗粒粉尘的静电凝并装置是目前控制细颗粒最有效的技术之一,但传统的静电凝并装置悬吊结构复杂庞大,悬吊结构在放电时性能不稳定,另外,凝并器在除尘和凝并过程中运行不稳定,导致凝并器收尘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带有悬吊装置的静电粉尘凝并器,能够简化传统复杂庞大的悬吊结构,并能够保证悬吊结构在放电时的稳定性,从而减少除尘和凝并过程中凝并器的运行不稳定,大大提高凝并器的收尘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带有悬吊装置的静电粉尘凝并器,包括壳体、第一型钢、第二型钢、荷电区、悬吊装置和支座,所述荷电区包括极板、正电晕极和负电晕极,所述悬吊装置包括主梁、支撑板和瓷拉棒,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与烟气流动方向垂直的若干第一型钢,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与烟气流动方向平行的若干第二型钢,所述荷电区位于壳体内部,所述荷电区内设置有至少两个极板,相邻的两个极板构成烟气通道,所有极板固定在壳体上并相互平行,在相邻的极板之间交替放置有至少两对正电晕极和至少两对负电晕极,所述悬吊装置安装在壳体的上端,所述主梁安装在烟气通道两侧的上端,所述主梁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上分别固定有正电晕极和负电晕极,所述正电晕极和负电晕极通过瓷拉棒连接,所述支座的上端连接到壳体的第二型钢上,下端支撑到地面上。作为优选,还包括上游烟道、下游烟道、前置膨胀节和后置膨胀节,所述壳体前端为上游烟道,上游烟道上设置有前置膨胀节,所述壳体后端为下游烟道,下游烟道上设置有后置膨胀节,通过在烟道上设置膨胀节,能够更有效地防止膨胀变形导致放电间距的改变。作为优选,还包括正高压直流电源和负高压直流电源,所述正高压直流电源连接至正电晕极,所述负高压直流电源连接至负电晕极,通过高压直流电源对经过荷电区的粉尘粒子进行荷化,更有利于粉尘粒子凝并成大颗粒粉尘。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前端面的四条边上均设有第一型钢,壳体后端面的四条边上也均设有第一型钢,壳体的四条纵向边上均设有第二型钢,由型钢加强的壳体,保证在运行负压和部件重量载荷下能保持良好的刚性,防止电晕极与接地极的距离的改变,保证电晕电压稳定。作为优选,所有相邻极板之间的间距相等,通过合理放置极板,提高了正负电晕极对粉尘的荷电效率及带电颗粒混合的均匀性。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型钢、第二型钢和支座均采用横截面高度为100 200mm的工字钢,由于工字钢的横截面具有对称性,在承受对称交变载荷时,其性能优于角钢等其它型钢,使凝并器更为 稳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简化凝并器的悬吊装置的内部结构,增强了框架的稳定性,减轻了凝并器的总重量,维持了极间距离的恒定,从而提高了设备的耐用性,降低了设备的检修频率,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通过在凝并器的壳体上设置型钢作为加强筋,保证在运行负压和部件重量载荷下凝并器能保持良好的刚性,防止电晕极与接地极的距离的改变,保证电晕电压稳定;通过使用独立的壳体和支座,减少了烟道载荷,提高烟道的耐用性。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一种带有悬吊装置的静电粉尘凝并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荷电区工作的三维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带有悬吊装置的的静电粉尘凝并器的俯视图;图4是悬吊装置的内部装置图。图中1_上游烟道、2-前置膨胀节、3-壳体、4-荷电区、5-后置膨胀节、6_下游烟道、7-静电除尘器、8-支座、9-悬吊装置、10-放电极横连管、11-负高压直流电源、12-正高压直流电源、13-极板、14-正电晕极、15-负电晕极、21-负电晕通道、22-正电晕通道、23-第二型钢、24-第一型钢、25-支撑板、26-主梁、27-瓷拉棒。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带有悬吊装置的静电粉尘凝并器,包括壳体3、上游烟道I、下游烟道6、前置膨胀节2、后置膨胀节5、第一型钢24、第二型钢23、荷电区4、正高压直流电源12、负高压直流电源11、悬吊装置9和支座8,参阅图2,所述荷电区4包括极板13、正电晕极14和负电晕极15,参阅图4,所述悬吊装置9包括主梁26、支撑板25和瓷拉棒27,所述壳体3前端为上游烟道1,上游烟道I上设置有前置膨胀节2,所述壳体3后端为下游烟道6,下游烟道6上设置有后置膨胀节5,所述壳体3内部设置有与烟气流动方向垂直的若干高度为IOOmm的第一型钢24,所述壳体3内部设置有与烟气流动方向平行的若干高度为IOOmm的第二型钢23,参阅图3,所述荷电区4位于壳体3内部,所述荷电区4内设置有至少两个极板13,所有相邻极板13之间的间距均相等,相邻的两个极板13构成烟气通道,所有极板13固定在壳体3上并相互平行,在相邻的极板13之间交替放置有至少两对正电晕极14和至少两对负电晕极15,所述正电晕极14连接至正高压直流电源12,负电晕极15连接至负高压直流电源11,所述同极性高压放电极之间连接有放电极横连管10,所述悬吊装置9安装在壳体3的上端,所述主梁26安装在烟气通道两侧的上端,所述主梁26两侧安装有支撑板25,支撑板25上分别固定有正电晕极14和负电晕极15,所述正电晕极14和负电晕极15通过瓷拉棒27连接,所述支座8为截面高度为IOOmm的工字钢,支座8的上端连接到壳体3的第二型钢23上,下端支撑到地面上。本技术工作过程在凝并器工作过程中,首先将前置膨胀节2连接至上游烟道I,后置膨胀节5连接至下游烟道6,再将下游烟道6连接至静电除尘器7,前置膨胀节2和后置膨胀节5之间安装有壳体3,壳体3上设置有第一型钢24和第二型钢23作为加强筋,具体进行荷电工作的是壳体3内部的荷电区4,荷电区4内设置有若干极板13,极板13固定在壳体上,处于接地状态;在两相邻的极板所构成的烟气通道内,交替放置正电晕极14和负电晕极15,构成正电晕通道22和负电晕通道21 ;正电晕通道和负电晕通道交替布置。在壳体3的上端安装有悬吊装置9,悬吊装置9中设有主梁26,主梁26安装在烟气通道两侧的上端,所述主梁26两侧安装有支撑板25,支撑板25上分别固定有正电晕极14和负电晕极15,所述正电晕极14和负电晕极15通过瓷拉棒27连接,正电晕极14,通过瓷拉棒27悬挂于凝并器壳体上,由正高压直流电源12供电;负电晕极15,通过瓷拉棒27悬挂于凝并器壳体上,由负高压直流电源11供电,当烟气中的粉尘从上游烟道I进入静电凝并器时,在交替布置的正电晕通道22和负电晕通道21分别带上正电荷和负电荷。烟气离开荷电区后,在混合的过程中,带有极性相反电荷的粉尘相互吸引,凝并成更大粒径的颗粒。当这些·颗粒进入静电除尘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悬吊装置的静电粉尘凝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3)、第一型钢(24)、第二型钢(23)、荷电区(4)、悬吊装置(9)和支座(8),所述荷电区(4)包括极板(13)、正电晕极(14)和负电晕极(15),所述悬吊装置(9)包括主梁(26)、支撑板(25)和瓷拉棒(27),所述壳体(3)内部设置有与烟气流动方向垂直的若干第一型钢(24),所述壳体(3)内部设置有与烟气流动方向平行的若干第二型钢(23),所述荷电区(4)位于壳体(3)内部,所述荷电区(4)内设置有至少两个极板(13),相邻的两个极板(13)构成烟气通道,所有极板(13)固定在壳体(3)上并相互平行,在相邻的极板(13)之间交替放置有至少两对正电晕极(14)和至少两对负电晕极(15),所述悬吊装置(9)安装在壳体(3)的上端,所述主梁(26)安装在烟气通道两侧的上端,所述主梁(26)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板(25),支撑板(25)上分别固定有正电晕极(14)和负电晕极(15),所述正电晕极(14)和负电晕极(15)通过瓷拉棒(27)连接,所述支座(8)的上端连接到壳体(3)的第二型钢(23)上,下端支撑到地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继保刘杰庄蒙蒙张德轩孔春林任燕陈雪芬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天明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