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加工镁合金工件的车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9337 阅读:2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加工镁合金工件的车刀,车刀的切削部分为高速钢或硬质合金材料,其切削部分主截面的前角γ、后角α、楔角β之和为90°。所述切削部分主截面的前角γ为20°~35°,后角α为10°~15°;所述切削部分的副偏角K为0°~10°;所述切削部分的刀尖圆角半径为1.2~2.4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成功地解决了加工镁合金工件过程中的孔收缩、平面翘曲等问题,实现了对高精度镁合金工件的机械加工,使镁合金优良的机械加工性能得到了体现。(*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属切削刀具,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加工镁合金工件的车刀
技术介绍
镁合金材料因其低密度,与铝合金有接近的比强度、比刚性,阻尼性好、减振性好、电磁屏蔽性好等特点而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因此镁合金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为了满足最终的尺寸精度要求,大多数镁合金产品都必须进行机械加工。目前,多数企业都直接利用加工铝合金工件的刀具来加工镁合金工件,但是镁合金工件在机械加工时与加工钢或铝合金的工件相比,具有一些特殊的物理特性,如硬度低、切削抗力低、热容量小、热膨胀系数高等,直接利用加工铝合金工件的刀具来加工镁合金工件,对于加工精度要求不高的产品是能够实现的,但对于尺寸精度要求较高的产品,却很难满足要求,往往在加工之后出现孔收缩、翘曲等冷变形,使镁合金原本具有的极佳的机械加工性能未能得到体现,因此需要对加工镁合金工件的刀具进行重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加工镁合金工件的车刀,用它能够达到高精度镁合金产品的加工要求,同时也使镁合金极佳的机械加工性能得以体现。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车刀的切削部分为高速钢或硬质合金材料,其切削部分主截面的前角γ、后角α、楔角β之和为90°。所述切削部分主截面的前角γ为20°~35°,后角α为10°~15°;所述切削部分的副偏角K为0°~10°;所述切削部分的刀尖圆角半径为1.2~2.4mm。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车刀的切削部分采用高速钢或硬质合金材料制作,切削部分主截面的前角γ为20°~35°,为了减少刀具碎裂的可能性,镶嵌硬质合金材料的切削部分的前角γ为20°~30°为宜;切削部分主截面的后角α采用比切削其它金属所允许的更大的角度10°~15°,以防止位于切削刃后面的刀具部位与工件相磨擦并引起过度发热和粘刀。切削部分的副偏角K为0°~10°,能够避免刀具震颤。所述切削部分的刀尖圆角半径为1.2~2.4mm,该刀尖圆角半径比切削其它金属的刀尖圆角半径稍大一些,以便在达到一定的表面光洁度要求的条件下采用更高的进给速度。本车刀采用了上述几何角度,成功地解决了加工镁合金工件过程中的孔收缩、平面翘曲等问题,实现了对高精度镁合金工件的机械加工,使镁合金优良的机械加工性能得到了体现。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外圆车削时本技术的工作示意图;图2是图1的0-0向主截面的角度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2,本技术车刀的切削部分为高速钢或硬质合金材料制作,其切削部分主截面的前角γ、后角α、楔角β之和为90°。所述切削部分主截面的前角γ为20°~35°,后角α为10°~15°。该切削部分采用高速钢材料的主截面前角γ以25°~35°为宜,或者该切削部分采用硬质合金材料的主截面前角γ以20°~30°为宜。所述切削部分的副偏角K为0°~10°;所述切削部分的刀尖圆角半径为1.2~2.4mm。本实施例的切削部分主截面的前角γ采用25°,后角α采用15°,楔角β为50°;切削部分的副偏角K为10°;切削部分的刀尖圆角半径为1.8mm。切削部分采用高速钢或硬质合金材料均可达到对高精度镁合金工件的机械加工要求,使镁合金优良的机械加工性能得到了充分体现。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加工镁合金工件的车刀,车刀的切削部分为高速钢或硬质合金材料,其切削部分主截面的前角γ、后角α、楔角β之和为90°,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部分主截面的前角γ为20°~35°,后角α为10°~15°;所述切削部分的副偏角K为0°~10°;所述切削部分的刀尖圆角半径为1.2~2.4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工镁合金工件的车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部分采用高速钢材料的主截面前角γ为25°~3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工镁合金工件的车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部分采用硬质合金材料的主截面前角γ为20°~30°。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加工镁合金工件的车刀,车刀的切削部分为高速钢或硬质合金材料,其切削部分主截面的前角γ、后角α、楔角β之和为90°。所述切削部分主截面的前角γ为20°~35°,后角α为10°~15°;所述切削部分的副偏角K为0°~10°;所述切削部分的刀尖圆角半径为1.2~2.4mm。本技术成功地解决了加工镁合金工件过程中的孔收缩、平面翘曲等问题,实现了对高精度镁合金工件的机械加工,使镁合金优良的机械加工性能得到了体现。文档编号B23B27/14GK2829942SQ200520010039公开日2006年10月25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30日专利技术者杨成君 申请人: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加工镁合金工件的车刀,车刀的切削部分为高速钢或硬质合金材料,其切削部分主截面的前角γ、后角α、楔角β之和为90°,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部分主截面的前角γ为20°~35°,后角α为10°~15°;所述切削部分的副偏角K为0°~10°;所述切削部分的刀尖圆角半径为1.2~2.4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成君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