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钻夹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9330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钻夹头。它包括钻体、夹爪,钻体前端设有固定座,固定座具有供夹爪穿过的开口,固定座的外壁上设有与快换接头配合的定位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钻夹头除了保持原有功能之外,还能与其它工具的快换接头配合使用,在进行包括钻孔和其它操作手段的加工过程时,可以直接在钻夹头的安装座上连接相应工具的快换接头,而不必再对钻夹头进行拆装,能快速地使用各种工具,提高电动工具的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钻夹头,尤其涉及一种安装在机械加工设备及电动工具例如钻床或电钻上的钻夹头。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钻夹头广泛应用在电动工具上,主要承担连接钻头进行钻孔工作。它包括钻体、外壳和螺母,外壳因其在钻夹头上所处的位置和功能的不同也还有不同的称呼,比如,在双壳结构的钻夹头中,处于前部的外壳俗称前套或旋转套,处于后部的外壳俗称后套,在单壳结构的钻夹头中,外壳可直呼外壳或旋转套。钻体设有倾斜的夹爪孔,螺母与夹爪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操作旋转套带动螺母旋转从而带动夹爪在斜孔内进出以夹紧或松脱钻具。目前的钻夹头只能用于连接钻头,而不能配合使用于连接其它工具。当进行一个包括钻孔和其它操作手段的加工过程时,需要在电钻上进行反复的拆装操作,非常麻烦,而且降低了电动工具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克服上述缺陷的多功能钻夹头。为此,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钻体、夹爪,钻体前端设有固定座,固定座具有供夹爪穿过的开口,固定座的外壁上设有与快换接头配合的定位凹槽。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所提供的钻夹头除了保持原有功能之外,还能与其它工具的快换接头配合使用,在进行包括钻孔和其它操作手段的加工过程时,可以直接在钻夹头的安装座上连接相应工具的快换接头,而不必再对钻夹头进行拆装,能快速地使用各种工具,提高电动工具的工作效率。本技术还可同时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座的后端凸出于钻体的前端外圆,该凸出部位对旋转套轴向限位。这样,可以进一步地利用固定座,使其还具有对手紧钻夹头的旋转套轴向限位的作用,进一步优化结构。所述快换接头可以采用各种与固定座的定位凹槽配合的接头结构,比如它包括接头体,接头体设有若干个与定位凹槽对应的不钻穿的孔,孔中设有滚珠,所述快换接头还设有拉动套,拉动套内壁设有钢珠退位槽及与放置钢珠的孔对应的凸台,接头体和拉动套之间设有弹簧。退位槽与凸台之间具有过渡斜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半剖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半剖示意图。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图4为图2的A-A剖视图。图5为图1的B-B剖视图。图6为在图2的B-B处的剖视图,演示了在实施例2中固定座与快换接头的一种扭矩传递结构。图7为在图2的B-B处的剖视图,演示了在实施例2中固定座与快换接头的一种扭矩传递结构。图8为在图2的B-B处的剖视图,演示了在实施例2中固定座与快换接头的一种扭矩传递结构。图9为图8所示扭矩传递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放大图。图10为图8所示扭矩传递结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放大图。图11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另一种接头体前端形状半剖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以双套手紧钻夹头为例,钻夹头的内部结构可以采用各种手紧钻夹头的内部结构。参照附图1、3、5。本技术包括钻体1、夹爪4,钻体前端设有固定座10,固定座具有供夹爪穿过的开口7,固定座的外壁上设有与工具的快换接头配合的定位凹槽10-1。当然,该开口也可同时供夹爪进退时穿过。如图1、3、5所示,所述钻体的前端设有一台阶1-1,固定座10固定在台阶上。定位凹槽10-1为圆弧槽,在固定座的外壁上均匀分布设有三个圆弧槽。所述固定座的后端6凸出于钻体的前端外圆,该凸出部位对旋转套2轴向限位。所述快换接头包括接头体12,接头体设有若干个与定位凹槽10-1对应的不钻穿的孔5,孔中设有滚珠8,所述快换接头还设有拉动套11,拉动套内壁设有钢珠退位槽3及与放置钢珠的孔对应的凸台11-2,接头体和拉动套之间设有弹簧11-3。退位槽与凸台之间具有过渡斜面13。接头体和拉动套之间设置弹簧11-3的方式,可以是弹簧10直接设在接头体和拉动套之间,也可以是弹簧11-3设在和接头体或拉动套固定连接的构件之间,本实施例采用了后者的结构,附图标号9为与接头体固定连接的构件。如图1所示,通过弹簧和接头体上构型的限制,使得拉动套在接头体表面的一定距离内滑动。附图标号17为接头体前端的工具插孔,本实施例中,该工具插孔为起子接头插孔,附图标号14为固定起子接头用的永磁体。当然,工具插孔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其它通配件形状。在图11显示了另一种接头体前端形状,它设有与套筒扳手连接头的环形槽相配的孔18,在孔的一面设有钢珠15和弹簧16,利用弹簧16的弹性挤压钢珠15与套筒扳手连接头的环形槽配合,来防止套筒扳手脱落于套筒接头。本技术使用过程在使用钻头钻孔时,钻头穿过固定座上的开口7,被夹爪夹紧,在钻夹头的带动下进行钻孔,当要使用其它工具时,取下钻头后,向下拉动所述的拉动套11,使钢珠8通过过渡斜面滑落到退位槽内,再将快换接头套入钻夹头的固定座10上,松开拉动套11,利用弹簧的弹性使钢珠8由退位槽通过过渡斜面,最后滑入孔5内并部分进入定位凹槽10-1内。使钢珠8固定在接头体12与固定座10之间,使快换夹头不脱落于钻夹头,在工具插孔17中插入相应的工具后,启动钻夹头,通过钢珠8、定位凹槽10-1、孔5的配合,使快换夹头被钻夹头带动一起转动,即可完成相应工作。实施例2参照附图2、4、6,本实施例中,设在固定座表面的定位凹槽为环形凹槽10-2,接头体与固定座设有相配合的传递扭矩的边19。如图2所示,拉动套的前端由箍在接头体表面的卡圈20限位,附图标号13-2和3-2分别为过渡斜面和退位槽。拉动套的拉动方向为向上拉动,附图标号11-2-2为与放置钢珠的孔对应的凸台,其它同实施例1,图2、4、6与图1、3、5相同的附图标号代表相同的零件。如图7所示,它显示了另一种传递扭矩的方式接头体与固定座设有相配合的传递扭矩的键槽21、22。图7与图6相同的附图标号代表相同的零件。参照附图8,它显示了另一种传递扭矩的方式接头体与固定座设有相配合的传递扭矩的齿23,图8与图6相同的附图标号代表相同的零件。参照附图9,所述齿可以是轴向直齿,也可以是如图10所示的倾斜的齿。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钻夹头,包括钻体、夹爪,其特征在于钻体前端设有固定座,固定座具有供夹爪穿过的开口,固定座的外壁上设有与快换接头配合的定位凹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钻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的后端凸出于钻体的前端外圆,该凸出部位对旋转套轴向限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钻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换接头包括接头体,接头体设有若干个与定位凹槽对应的不钻穿的孔,孔中设有滚珠,所述快换接头还设有拉动套,拉动套内壁设有钢珠退位槽及与放置钢珠的孔对应的凸台,接头体和拉动套之间设有弹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钻夹头,其特征在于退位槽与凸台之间具有过渡斜面。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钻夹头,其特征在于固定座与接头体设有相配合的传递扭矩的边、或键槽、或齿。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钻夹头。它包括钻体、夹爪,钻体前端设有固定座,固定座具有供夹爪穿过的开口,固定座的外壁上设有与快换接头配合的定位凹槽。本技术所提供的钻夹头除了保持原有功能之外,还能与其它工具的快换接头配合使用,在进行包括钻孔和其它操作手段的加工过程时,可以直接在钻夹头的安装座上连接相应工具的快换接头,而不必再对钻夹头进行拆装,能快速地使用各种工具,提高电动工具的工作效率。文档编号B23B31/107GK28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钻夹头,包括钻体、夹爪,其特征在于钻体前端设有固定座,固定座具有供夹爪穿过的开口,固定座的外壁上设有与快换接头配合的定位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华谭开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