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用一次性注射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92943 阅读:3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06:01
内窥镜用一次性注射针,包括插入部和操作部,插入部具有外鞘管和内鞘管,内鞘管的前端部固定有针体,操作部与内鞘管固定连接;操作部套接于手柄套筒内,操作部与内鞘管固定连接;手柄套筒与外鞘管固定连接;操作部上设有锯齿状的卡扣,手柄套筒上设有与卡扣适配的卡槽,操作部与外鞘管之间设有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减少或者避免空行程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注射针,特别是一种内窥镜用一次性注射针
技术介绍
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1-58006号公报披露了一种内窥镜用注射针,该内窥镜用注射针具有细长且有挠性的插入部和设于插入部的尾端端侧的操作部,插入部插入内窥镜的钳子沟道内。插入部由外管和内管构成,内管进退自如地配置在外管内。在内管的头端部固定刺穿内脏粘膜的针体,通过内管从针体对黏膜下注射药液。这种注射针存在的缺点是,在使用过程中,内管向前伸出后,在注射药物的过程中,针头接触到病变处的黏膜阻止时将受到的反作用力,且针头在该反作用力的作用下会出现针体后撤的情况。针体后撤的幅度根据黏膜组织的软硬程度和注射时的穿刺力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具体来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果组织很硬,如癌变组织,则针体在注射过程中受到的反作用力很大,则针体很容易在这种反作用力的作用下过多地后撤而缩回到外管内,从而导致针体无法扎入病变阻止内。我们将这种针体很容易在这种反作用力的作用下过多地后撤而缩回到外管内而导致针体无法刺入的情况称为空行程。空行程很容易导致手术失败或者增大手术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避免空行程出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减少或者避免空行程的内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内窥镜用一次性注射针,包括插入部和操作部,插入部具有外鞘管和内鞘管,内鞘管的前端部固定有针体,操作部与内鞘管固定连接;操作部套接于手柄套筒内,操作部与内鞘管固定连接;手柄套筒与外鞘管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操作部上设有锯齿状的卡扣,手柄套筒上设有与卡扣适配的卡槽,操作部与外鞘管之间设有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丽清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安杰思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