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曙光专利>正文

一种带有环形锯的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9222 阅读:3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便携式的钻孔工具,由环形锯、钻头、限位器及钻座组成。钻座为柱形,与手电钻连接的钻座上部为六面体;下部的柱外有螺纹,柱内为钻头环形锯尾部中间结合部通过螺纹与钻座下部相连,并使得限位器的定位销进入环锯尾部的定位孔定位。采用本钻具可钻10-50mm的大孔工件,它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缩短了钻孔的时间。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便携式的钻孔工具。用手电钻给工件钻孔,只能钻直径为10mm以下的小孔,当需要钻较大的孔时,需将工件搬到钻床上进行,对于那些体积较大或不易移动的工件,得采用多道工序来形成大孔,满足用户的需要,使人们感到比较麻烦。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利用原手电钻略加改进,就能钻10-50mm孔的钻具。本技术的技术要点是它是环形锯、钻头、限位器及钻座组成。钻座为柱形,中部是凸台,与手电钻连接的钻座上部为六面体,下部的柱外有螺纹,柱内为钻头插孔。钻头的尾部有两个抛物形切面,钻头尾部插入插孔后,通过钻座上的定位孔固定。限位器为扁平圆形部件,中间为两对应弧边和两对应直边相接的套孔,在两直边至周边的中部均为定位销,限位器套入钻座后与凸台的平面处接触,通过侧面的定位孔固定。环形锯尾部中间的结合部位为带螺纹的套管,前部为环形锯齿,环形锯尾部中间结合部通过螺纹与钻座下部相连,并使得限位器上的定位销进入环形锯尾部的定位孔定位。本技术出现后,对于钻10-50mm的大孔工件,采用手电钻就可完成,它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缩短了钻孔的时间。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环形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限位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钻头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钻座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在安装使用时,先将钻座(6)的六面体(1)端插入手电钻钻头插孔并锁紧,钻头(8)尾端插入钻座(6)的前端孔内定位,然后将限位器(3)套入,由定位孔(4)旋入顶丝固定,最后把环形锯(9)通过结合部的内螺纹(12)与钻座(6)的外螺纹(7)相接旋紧,靠限位器(3)上的定位销(5)定位。安装后的钻头(8)前端应高于环形锯齿(10)5-10mm,环形锯(9)的直径可根据钻孔大小任意选定,钻头(8)的作用是在钻大孔时,实现中心点定位,然后环形锯(9)钻孔。图中的2为凸形,11为定位孔,13为套孔,14为切面。权利要求1.一种由钻座和钻头组成带有环形锯的钻具,其特征在于钻座(6)为柱形,中部是凸台(2),与手电钻连接的钻座(6)上部为六面体(1),下部的柱外有螺纹(7),柱内为钻头(8)插孔,钻头(8)的尾部有两个抛物形切面(14),钻头(8)尾部插入插孔后,通过钻座(6)上的定位孔(11)固定;限位器(3)为扁平圆形部件,中间为两对应弧边和两对应直边相接的套孔(13),在两直边至周边的中部均为定位销(5),限位器(3)套入钻座(6)后,与凸台(2)的平面处接触,通过侧面的定位孔(4)固定。环形锯(9)尾部中间的结合部位为带螺纹的内孔(12),前部为环形锯齿(10),环形锯(9)尾部中间结合部通过螺纹与钻座(6)下部相连,并使得限位器(3)上的定位销(5)进入环形锯(9)尾部的定位孔定位。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环形锯的钻具,其特征在于安装后的钻头(8)前端应高于环形锯齿(10)5-10mm。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便携式的钻孔工具,由环形锯、钻头、限位器及钻座组成。钻座为柱形,与手电钻连接的钻座上部为六面体;下部的柱外有螺纹,柱内为钻头插孔。环形锯尾部中间结合部通过螺纹与钻座下部相连,并使得限位器的定位销进入环形锯尾部的定位孔定位。采用本钻具可钻10-50mm的大孔工件,它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缩短了钻孔的时间。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文档编号B23B45/02GK2081771SQ8922132公开日1991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1989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1989年12月22日专利技术者董曙光 申请人:董曙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钻座和钻头组成带有环形锯的钻具,其特征在于钻座(6)为柱形,中部是凸台(2),与手电钻连接的钻座(6)上部为六面体(1),下部的柱外有螺纹(7),柱内为钻头(8)插孔,钻头(8)的尾部有两个抛物形切面(14),钻头(8)尾部插入插孔后,通过钻座(6)上的定位孔(11)固定;限位器(3)为扁平圆形部件,中间为两对应弧边和两对应直边相接的套孔(13),在两直边至周边的中部均为定位销(5),限位器(3)套入钻座(6)后,与凸台(2)的平面处接触,通过侧面的定位孔(4)固定。环形锯(9)尾部中间的结合部位为带螺纹的内孔(12),前部为环形锯齿(10),环形锯(9)尾部中间结合部通过螺纹与钻座(6)下部相连,并使得限位器(3)上的定位销(5)进入环形锯(9)尾部的定位孔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曙光
申请(专利权)人:董曙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