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桂育鹏专利>正文

机夹内冷复合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9223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目前在机械加工中,钻孔工序约占30%,麻花钻应用最为广泛,其结构有百余年历史无大变化。本机夹内冷复合钻,其结构不同于麻花钻,并优于可转位浅孔钻的定心性。由于采用了体内埋入式的刀片机夹结构,内冷却装置和中心导向钻与刀片组成的复合式切削图形。从而有效的节省刀具材料1~3倍,延长钻头寿命30%,切削轻快平稳,卷屑排屑流畅,装卸使用方便,可广泛应用于普通机床的钻孔工序。刀具结构设计紧凑合理,夹紧牢固可靠、外观好,并形成Φ32~Φ100系列产品。(*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应用于普通金属切削机床的机械零件钻孔工序。目前在机械加工中,钻孔工序占30%,麻花钻应用最为广泛,其结构形状有百余年历史无大变化。特别是大直径(φ32毫米以上)高速钢麻花钻,其材料消耗量较大(占刀具生产高速钢耗用量的70%)。钻削过程中采用外冷却方式,其散热条较差,影响钻头使用寿命。在使用可转位浅孔钻,由于钻头定心性差,一般只能在刚性好的机床上使用。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机夹内冷复合钻,其结构不同于麻花钻,并优于可转位浅孔钻的定心性。由于采用了体内埋入式的刀片机夹结构,内冷却装置和中心导向钻与刀片组成的复合式切削图形,从而有效的节省大量刀具材料,延长钻头寿命,切削轻快平稳,卷屑排屑流畅,装卸使用方便。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以下结合附图对其特征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刀片机夹结构的剖面图,图3是图1的A向视图。本技术共由12个基本件组成,即中心导向钻(1),刀片(有分屑槽)(2),刀片(3),导向调整螺钉(4),钻头体(5),刀片压块(6),双头(左右旋)螺钉(7),钻杆体(8),皮管接头(9),内冷环套(10),O型橡胶密封圈(11),轴用弹性挡圈(12)。本技术包括刀片(1)(2)的机夹结构,内冷却装置及复合切削图形。其特征在于A.在钻头体(5)上,采用体内埋入式的机夹结构;通过双头(左右旋)螺钉(7),推动勾形的刀片压块(6),将刀片(2)(3)分别夹紧在两对称刀槽内。B.带有压力的冷却液,通过皮管接头(9),内冷环套(10),钻杆体(8),钻头体(5),中心导向钻(1)的上述内孔,到达刀片(2)(3)处切削区。C.中心导向钻(1)与刀片(有分屑槽)(2),刀片(3)组成复合式切削图形。本技术经切削试验证明采用机夹结构,特别是大直径(φ32毫米以上)钻头,与麻花钻相比,节省高速钢材料1~3倍。采用内冷却方式散热条件好,钻头寿命延长30%。采用中心导向钻与刀片组成的复合式切削图形,其钻头定心性优于可转位浅孔钻,使切削轻快平稳,卷屑排屑流畅,能在普通(刚性较差)机床上广泛应用。本技术结构设计紧凑合理,夹紧牢固可靠,外观好,并形成φ32~φ100系列产品。权利要求1.一种机夹内冷复合钻,它包括刀片(2)(3)的机夹结构,冷却方式、复合切削图形,共由12个基本件组成,其特征在于A.在钻头体(5)上,采用体内埋入式的机夹结构;通过双头(左右旋)螺钉(7),推动勾形的刀片压块(6),将刀片(2)(3)分别夹紧在两对称刀槽内。B.带有压力的冷却液,通过皮管接头(9),内冷环套(10),钻杆体(8),钻头体(5),中心导向钻(1)的上述内孔,到达刀片(2)(3)处切削区。C.中心导向钻(1)与刀片(有分屑槽)(2),刀片(3)组成复合式切削图形。专利摘要目前在机械加工中,钻孔工序约占30%,麻花钻应用最为广泛,其结构有百余年历史无大变化。本机夹内冷复合钻,其结构不同于麻花钻,并优于可转位浅孔钻的定心性。由于采用了体内埋入式的刀片机夹结构,内冷却装置和中心导向钻与刀片组成的复合式切削图形。从而有效的节省刀具材料1~3倍,延长钻头寿命30%,切削轻快平稳,卷屑排屑流畅,装卸使用方便,可广泛应用于普通机床的钻孔工序。刀具结构设计紧凑合理,夹紧牢固可靠、外观好,并形成Φ32~Φ100系列产品。文档编号B23B51/04GK2059381SQ89221200公开日1990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1989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1989年12月20日专利技术者桂育鹏 申请人:桂育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夹内冷复合钻,它包括:刀片(2)(3)的机夹结构,冷却方式、复合切削图形,共由12个基本件组成,其特征在于:A.在钻头体(5)上,采用体内埋入式的机夹结构;通过双头(左右旋)螺钉(7),推动勾形的刀片压块(6),将刀片(2)(3) 分别夹紧在两对称刀槽内。B.带有压力的冷却液,通过皮管接头(9),内冷环套(10),钻杆体(8),钻头体(5),中心导向钻(1)的上述内孔,到达刀片(2)(3)处切削区。C.中心导向钻(1)与刀片(有分屑槽)(2),刀片(3)组成复 合式切削图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育鹏
申请(专利权)人:桂育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