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夏宪成专利>正文

高效套铣放气管取套钻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8149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套铣放气管取套钻头,主要包括有呈圆环柱状的本体,其特点是在本体内壁的中上部固定有扶正衬套,本体上开设有连通本体内腔的内循环通道;在本体的上部开设有沟槽,在沟槽内镶焊有依托板,在依托板上铺焊有超硬切削片,在依托板的后侧固定有硬质合金堆焊焊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快捷,能避免卡钻事故和“丢鱼头”事故的发生。(*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田油井修井用钻头,特别涉及一种高效套铣放气管取套钻头。二
技术介绍
套铣放气管取套钻头是油田修复有放气管油井取套作业的必备工具,根据放气管和套管之间是缠绕在一起还是并列排列的不同情况设计有不同的套铣钻头,但由于无法判断井下水泥环中放气管和套管究竟是什么样的排列形式,因此目前套铣钻头均无法顺利作业,容易造成放气管的残壁和套管卡在套铣钻头内径中,产生“卡钻”现象,严重的甚至造成“丢鱼头”(把套管切断,下断口铣丢)的重大事故。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无论放气管与套管的位置如何均能套铣的、不产生“卡钻”和“丢鱼头”的套铣钻头——高效套铣放气管取套钻头。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所述套铣钻头主要包括有呈圆环柱状的本体,在本体内壁的中上部固定有扶正衬套,本体上开设有连通本体内腔的内循环通道;在本体的上部开设有沟槽,在沟槽内镶焊有依托板,在依托板上铺焊有超硬切削片,在依托板的后侧固定有硬质合金堆焊焊条。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使用简便快捷,本技术既能适应放气管与套管并列排列在一起的状况,又能适应两管缠绕在一起的状况和任意混合复杂的状况,并且由于采用领眼式切削,因此不易产生“丢鱼头”事故,避免了卡钻事故的发生,极大地降低了运行成本。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剖视示意图。五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所述取套钻头主要包括有呈圆环柱状的本体1,在本体1内壁的中上部固定有起扶正套管作用的扶正衬套2,本体1上开设有连通本体内腔的内循环通道6;在本体1的上部开设有沟槽,在沟槽内镶焊有采用低碳钢制成的依托板3,依托板3的切削刃面为负前角,上端面带外稍,在依托板3的负前角面上铺焊有超硬切削片5,在依托板3的后侧堆焊有硬质合金堆焊焊条4,堆焊成锯齿形。本技术中由依托板、超硬切削片和硬质合金堆焊焊条构成的切削齿内侧不具有切削刃,并且其内径与扶正衬套内径相等,而且扶正衬套内径也不带切削刃,因此套铣作业时沿套管形成领眼式切削,避免了“丢鱼头”事故的发生。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套铣放气管取套钻头,主要包括有呈圆环柱状的本体(1),其特征在于在本体(1)内壁的中上部固定有扶正衬套(2),本体(1)上开设有连通本体内腔的内循环通道(6);在本体(1)的上部开设有沟槽,在沟槽内镶焊有依托板(3),在依托板(3)上铺焊有超硬切削片(5),在依托板(3)的后侧固定有硬质合金堆焊焊条(4)。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套铣放气管取套钻头,主要包括有呈圆环柱状的本体,其特点是在本体内壁的中上部固定有扶正衬套,本体上开设有连通本体内腔的内循环通道;在本体的上部开设有沟槽,在沟槽内镶焊有依托板,在依托板上铺焊有超硬切削片,在依托板的后侧固定有硬质合金堆焊焊条。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快捷,能避免卡钻事故和“丢鱼头”事故的发生。文档编号B23B51/04GK2523541SQ0220988公开日2002年12月4日 申请日期2002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02年1月22日专利技术者夏宪成, 韩丽萍 申请人:夏宪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套铣放气管取套钻头,主要包括有呈圆环柱状的本体(1),其特征在于在本体(1)内壁的中上部固定有扶正衬套(2),本体(1)上开设有连通本体内腔的内循环通道(6);在本体(1)的上部开设有沟槽,在沟槽内镶焊有依托板(3),在依托板(3)上铺焊有超硬切削片(5),在依托板(3)的后侧固定有硬质合金堆焊焊条(4)。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宪成韩丽萍
申请(专利权)人:夏宪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