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湖泊鱼类资源调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在浅水湖泊中对饵料鱼类资源量进行定量调查的围网采样装置,适用于渔业和环保等行业。
技术介绍
饵料鱼类是我国湖泊鱼类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种类众多,天然资源量相当丰富,在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饵料鱼类一般生命周期短、适应性强、繁殖力高,大部分种类又因经济价值低而没有被作为渔业对象,目前我国湖泊环境非常有利于它们的繁衍和发展。在湖泊渔业管理中,人工放养优质凶猛性鱼类是开发利用低质饵料鱼类资源的一种常用方法,然而不合理的盲目放养可能会破坏湖泊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平衡,因此需要·在调查湖泊饵料鱼类资源状况的基础上,结合湖泊食物网和生物能量学等方面的研究,确定凶猛性鱼类的适宜放养量。采样方法是估算湖泊饵料鱼类资源量(即密度和生物量)的难点所在,针对不同的水体环境和调查对象需要选取恰当的采样装置。长江流域湖泊是我国淡水渔业的重要基地,这些湖泊一般水深较浅、沉水植物生长茂盛,由于水生植被的影响以及饵料鱼类活动范围较小的特性,常用的一些鱼类采样方法如拖网法、水声学法、电捕法、潜水直接计数法等不太适合在这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调查浅水湖泊饵料鱼类资源量的围网采样装置,它包括拦网(1)、控制门(2)和囊网(3),其特征在于:用拦网(1)围成正六边形区域,控制门(2)安装在拦网(1)围成的正六边形的两个相对面上,囊网(3)安装在正六边形的两个相对角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少文,冯广朋,张堂林,刘家寿,李为,李钟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