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史建新专利>正文

废旧轮胎在藻型湖泊稳态转换成草型湖泊过程中的应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282716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05 2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态修复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废旧轮胎在藻型湖泊稳态转换成草型湖泊过程中的应用方法。针对大型浅水湖泊风浪扰动大、下风打捞区漂浮蓝藻自动聚集困难、开阔水域圈养水葫芦容易逃逸、缺少底栖动物和双壳类底栖生物的庇护场所、硬底质湖底沉水植物着根难、易漂浮、投放的螺、蚌、蚬、大型枝角类动物和水生植物新生长的嫩芽容易被鱼类牧食等诸多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多个废旧轮胎构件包括:多道浮筏式废旧轮胎消浪带、浮式废旧轮胎透空防波堤、多个切角梯形状浮筏式废旧轮胎消浪带之间的异形喇叭口形状水域、浮动式废旧轮胎圈养围栏、废旧轮胎仿无底盆钵、废旧轮胎人工礁,配合设置围隔无鱼区、少鱼区,通过以上方法的应用,实现藻型湖泊稳态转换成草型湖泊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态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目前,治理藻型湖泊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包括:化学法、物理法、生物操纵法、沿岸带湿地重建、围隔内的生态修复等等,但是,在治理过程中,它们几乎都是在大风大浪对湖泊的影响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下进行的,结果造成治理效果进展缓慢。研究与应用结果表明,浅水湖泊由于在底泥中蓄积了许多污染物质,这些污染物质,在大风大浪的作用下,很容易伴随沉积物的悬浮而释放,当大风、热带风暴、雷暴雨等极端天气伴随着0.50-1.50米的巨浪时,浅水湖泊受其影响,将会产生以下严重后果:I对水生植物有75 % -98 %的直接折损;2造成底泥中的污染物氮、磷(ΝΗ4+-Ν,Ρ043 -p)的不断释放,水体混沌度增加、透明度降低,导致沉水植物的快速消亡,与此同时,还为藻类生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源,也是蓝藻水华大规模暴发的根源,最终导致藻型湖泊稳态转换成草型湖泊的目标无法实现;3引起湖岸的侵蚀和崩塌等。目前应用于实际工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其中:I利用多道露出水面的混凝土粧、多道竹排作为消浪措施,用来抵御风浪的袭击,当出现0.50-1.50米的巨浪时,长波能轻易地穿过多道露出水面的混凝土粧,用毛竹制成的多道竹排消浪带,由于常年风吹雨淋、日晒夜露的原因,将会被强风大浪损毁,同时,大浪对湖水的扰动会造成内源污染物氮、磷(ΝΗ4+-Ν,Ρ043 -P)的不断释放,到时,之前所做的生态修复就会前功尽弃;2在敞开的广阔水域大面积圈养水葫芦,由于风浪的作用,普通的浮式网状围栏结构简单,没有消浪功能,很容易被风浪损毁,同时,造成圈养的水葫芦大量逃逸;3蓝藻堆积死亡和污染底泥是湖泛形成的物质基础,因此,在这二类物质含量丰富的水域必将是湖泛的易发区,冬、春季,漂浮的各种垃圾随着风浪进入下风区水域堆积,通过采用人工打捞的方法,操作时既笨重、又不方便;夏、秋季,漂浮的蓝藻也随着风浪进入下风区水域堆积,在此水域,通过采用拖拉围油栏的方式聚集并打捞蓝藻,操作时既笨重、又不方便,在蓝藻、水葫芦打捞务任完成后,其水域也没有采取任何消浪措施,同时,它也是造成湖泛无法消除的主要原因;4投放的螺、蚌、蚬、大型枝角类动物和水生植物新生长的嫩芽容易被鱼类牧食;5缺少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双壳类底栖生物的庇护场所;6硬底质湖底沉水植物着根难、易漂浮;7水生植物在围隔内修复成功后,在围隔外的水体还是重度富营养化的状态下,就将围隔拆除,导致围隔内的水生植物快速消亡,造成之前所做的生态修复毁于一旦。本人2014年申请了申请号为2014104436931,名称为一种抑制蓝藻种源在湖泊浅水带的底泥中越冬的方法,权利要求的主要内容之一:沿湖岸浅水带选择水深不超过2米,面积为3-100公顷的浅水区水域,先用围隔围起设置围隔无鱼区,再用渔网捕捞的方式,彻底清除其水域内的大小鱼、虾、蟹;在围隔无鱼区内还设有以下步骤:将人工饲养或野外捕捞的一种或几种底栖动物和双壳类水生动物、浮游动物包括:螺、蚬、蚌和枝角类、轮虫类和桡足类投放到围隔无鱼区内;在实际应用中,大面积水域内彻底清除大小鱼、虾、蟹,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国外在20世纪60年代就进行了海上废旧轮胎浮式防波堤的研究和使用,国内的废旧轮胎浮式防波堤主要用于防御外海传来的波浪,为港口提供平稳的工作环境,受水文环境限制,其防波效果并不理想,实际工程应用也很少,也未见到在浅水湖泊中消浪的应用。目前的研究和海上应用显示,它们都是单一使用海上废旧轮胎浮式防波堤,堤前的波浪反射很强,在堤前形成较恶劣的波况;单一使用浮筏式废旧轮胎消浪带,它的长波的透射率依然很高;在浅水湖泊中,从改善废旧轮胎浮式防波堤、浮筏式废旧轮胎消浪带的结构形式与组合出发,如何提高其对长波的反射、吸收和衰减能力,从而降低长波的透射率,将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随着我国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到2014年底,我国约有废旧轮胎3-4亿条,当前废旧轮胎的再利用己十分迫切,因此,废旧轮胎在藻型湖泊稳态转换成草型湖泊过程中的应用,不失为绿色环保、经济可行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目前治理思路和方法存在的问题,通过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在浅水区水域,利用多道浮筏式废旧轮胎消浪带与浮式废旧轮胎透空防波堤组合,提高其对长波的反射、吸收和衰减能力,从而降低长波的透射率,达到抵御0.50-1.50米巨浪的袭击,以降低巨浪对湖泊的影响,遏制底泥中的污染物氮、磷(NH/-N,PO43 -P)的释放;利用多个切角梯形状浮筏式废旧轮胎消浪带之间的异形喇叭口形状水域,夏、秋季,使其成为天然的下风蓝藻、水葫芦收集区,方便打捞和收集蓝藻、水葫芦;冬、春季,下风蓝藻、水葫芦收集区又变成漂浮垃圾收集区;利用浮筏式废旧轮胎圈养围栏替代普通的浮简式网状围栏,它既有消浪功能,也能防止风浪造成水葫芦的逃逸;利用废旧轮胎仿无底盆钵,可解决硬底质湖底沉水植物着根难、易漂浮的问题;利用废旧轮胎人工礁,可增加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双壳类水生动物的庇护场所;采用在湖泊浅水区设置围隔无鱼区和围隔少鱼区的方法,限制或减少鱼类在其水域的活动,确保围隔无鱼区、围隔少鱼区水域里的水生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双壳类水生动物等免受、或少受鱼类的牧食,使围隔无鱼区、围隔少鱼区内水域的生态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I)浮筏式废旧轮胎消浪带与机动浮筏式废旧轮胎消浪带A在湖泊需要消浪的整片浅水区水域,分别设置多道浮筏式废旧轮胎消浪带,其中,它们之间的行距距离为50-250米;B在浮筏式废旧轮胎消浪带的一侧,每200-400米系上1_2条宽度为0.6-6.00米,长度为50-150米的浮筏式废旧轮胎消浪带,由此形成机动浮筏式废旧轮胎消浪带;I由于受地貌、风向等原因的影响,在浮筏式废旧轮胎消浪带之间、浮筏式废旧轮胎消浪带与浮式废旧轮胎透空防波堤之间的消浪水域还存在部分消浪盲区,发现消浪盲区后,适时解开绳索,将机动浮筏式废旧轮胎消浪带转移并设置到消浪盲区水域进行补充消浪;(2)浮式废旧轮胎透空防波堤A浮式废旧轮胎透空防波堤,包括以下步骤:在水深不超过1.80米处水域,选择附近一条浮筏式废旧轮胎消浪带,在其内侧2.00-50.00米处,设置一道单排或多排的混凝土管粧,然后,把单个废旧轮胎分别套装在混凝土管粧上,并用吊钩或绳吊挂与水面齐平,吊挂后,如果两个相邻的废旧轮胎之间的间距大于0.15米时,应在间距之间增加一个或串联多个废旧轮胎,然后,再与吊挂在混凝土管粧上的废旧轮胎连接,如果是多排混凝土管粧,排与排之间的废旧轮胎结构还需相互连接,之后,再松开吊挂在混凝土管粧上的废旧轮胎,让其沉入水底,由此形成浮式废旧轮胎透空防波堤的水底防护底盘;B接着,再把单个废旧轮胎分别套装在混凝土管粧上,并使其漂浮在水面,如果两个相邻的废旧轮胎之间的间距大于0.15米,应在间距之间增加一个或串联多个废旧轮胎,然后,再与套装在混凝土管粧上的废旧轮胎连接,如果是多排混凝土管粧,排与排之间的废旧轮胎结构还需相互连接,再接着,重复操作以上步骤4-8次,使叠放的废旧轮胎达到5-9层,这样一来,浮在水中的废旧轮胎达到3-6层,浮在水面上的废旧轮胎达到1-4层,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废旧轮胎在藻型湖泊稳态转换成草型湖泊过程中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浮筏式废旧轮胎消浪带与机动浮筏式废旧轮胎消浪带A在湖泊需要消浪的整片浅水区水域,分别设置多道浮筏式废旧轮胎消浪带,其中,它们之间的行距距离为50‑250米;B在浮筏式废旧轮胎消浪带的一侧,每200‑400米系上1‑2条宽度为0.6‑6.00米,长度为50‑150米的浮筏式废旧轮胎消浪带,由此形成机动浮筏式废旧轮胎消浪带;I由于受地貌、风向等原因的影响,在浮筏式废旧轮胎消浪带之间、浮筏式废旧轮胎消浪带与浮式废旧轮胎透空防波堤之间的消浪水域还存在部分消浪盲区,发现消浪盲区后,适时解开绳索,将机动浮筏式废旧轮胎消浪带转移并设置到消浪盲区水域进行补充消浪;(2)浮式废旧轮胎透空防波堤A浮式废旧轮胎透空防波堤,包括以下步骤:在水深不超过1.80米处水域,选择附近一条浮筏式废旧轮胎消浪带,在其内侧2.00‑50.00米处,设置一道单排或多排的混凝土管桩,然后,把单个废旧轮胎分别套装在混凝土管桩上,并用吊钩或绳吊挂与水面齐平,吊挂后,如果两个相邻的废旧轮胎之间的间距大于0.15米时,应在间距之间增加一个或串联多个废旧轮胎,然后,再与吊挂在混凝土管桩上的废旧轮胎连接,如果是多排混凝土管桩,排与排之间的废旧轮胎结构还需相互连接,之后,再松开吊挂在混凝土管桩上的废旧轮胎,让其沉入水底,由此形成浮式废旧轮胎透空防波堤的水底防护底盘;B接着,再把单个废旧轮胎分别套装在混凝土管桩上,并使其漂浮在水面,如果两个相邻的废旧轮胎之间的间距大于0.15米,应在间距之间增加一个或串联多个废旧轮胎,然后,再与套装在混凝土管桩上的废旧轮胎连接,如果是多排混凝土管桩,排与排之间的废旧轮胎结构还需相互连接,再接着,重复操作以上步骤4‑8次,使叠放的废旧轮胎达到5‑9层,这样一来,浮在水中的废旧轮胎达到3‑6层,浮在水面上的废旧轮胎达到1‑4层,由此形成了一道浮式废旧轮胎透空防波堤;I混凝土管桩之间的间距距离为0.80‑8.00米,排与排之间的行距距离为0.80‑8.00米,混凝土管桩的顶端,要高出近年来最高洪水水位线0.50‑1.50米;II浮式废旧轮胎透空防波堤的宽度为0.80‑9.00米,其水底防护底盘宽度为0.80‑10.00米;(3)消浪带内侧圈养区、广阔水域圈养区与浮筏式废旧轮胎圈养围栏水葫芦圈养区分为二种:消浪带内侧圈养区和广阔水域圈养区;A第一年,从最靠外围的那条浮筏式废旧轮胎消浪带内侧开始至湖岸边整个水域,设置为消浪带内侧圈养区;I之后,每年在最靠外围的那条浮筏式废旧轮胎消浪带内侧至湖边0.40‑1.20米深的水域范围继续圈养水葫芦;B在敞开的广阔水域,将湖泊总面积的1%‑10%设置为广阔水域圈养区,圈养区地点可设置多处,在广阔水域圈养区的外围及浪高水域,利用宽度为0.60‑6.00米浮筏式废旧轮胎圈养围栏替代原先的浮式网状围栏圈养水葫芦;(4)大型围隔A在浮式废旧轮胎透空防波堤的内侧附近2‑20米处,设置一个面积为1‑20平方公里的围隔,由此形成大型围隔;I在其水域投放野外捕捞或人工养殖的螺、蚌、蚬,当水体透明度达到0.50‑1.50米时,如果水面上还有圈养的水葫芦,就将其转移或打捞,同时,选择多种当地或邻近地区的土著沉水植物、浮叶植物作为先锋水生植物,并将其移植或定植到大型围隔内;(5)小框格型围隔无鱼区与浅水围隔少鱼区A大型围隔内,在水深0.40‑0.70米、0.90‑1.20米处,分别再设置二道围隔,由此形成浅水围隔;B其中,水深0.40‑0.70米处的围隔与湖岸大概平行设置,在围隔与湖岸之间再垂直或横向设置多道围隔,由此形成多个100‑5000平方米的小框格型围隔,然后,采用人工捕捞的方式清除鱼、虾、蟹,由此形成小框格型围隔无鱼区;I同时,在其水域投放野外捕捞或人工养殖的枝角类等浮游动物及螺、蚌、蚬,接着,选择多种当地或邻近地区的土著挺水植物、沉水植物作为先锋水生植物,然后,分别将它们移植或定植到一个个小框格型围隔内;C在水深0.90‑1.20米处的浅水围隔内,先投放野外捕捞或人工养殖的螺、蚌、蚬,当水体透明度达到0.40‑0.90米时,如果水面上还有圈养的水葫芦,可将其转移或打捞,然后,采用人工捕捞的方式清除全部或大部分鱼、虾、蟹,由此形成浅水围隔少鱼区;I同时,选择多种当地或邻近地区的土著沉水植物作为先锋沉水植物,并将其移植或定植到浅水围隔内;(6)废旧轮胎仿无底盆钵A在浅水围隔内,湖底如果是硬底质类型,可在湖底每亩平放20‑100个废旧轮胎,同时,还要在废旧轮胎的圆孔内添加2‑8厘米厚的土壤,由此形成多个废旧轮胎仿无底盆钵;I将带有种植土壤的水生植物移植到竹筐或盆钵或草袋内,同时,在其表层铺设1‑2厘米厚的细碎砖、石子,然后放置到废旧轮胎的圆孔内;II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史建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