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顺祥专利>正文

穴位施肥播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91478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0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了农业生产中使用的一种穴位施肥播种器。主要解决现有技术效率低、播种施肥效果差、农民劳动强度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料斗、控制仓、把手、控制把手、弹簧、下料管、拉杆、活舌组成,下料管固定把手、控制把手、弹簧,下料管底端呈尖状设有可与其开合的活舌,下料管上端设置控制仓、料斗,所述的控制仓,内部设有可调节其空间容量的竖板,控制仓内壁设槽,固定可活动的连接板,连接板由固定件与拉杆连接,连接板上下两端设有控制板。连接板与控制板角度小于90度。上端控制板设置可拆卸的一面开口的控制盒。竖板与螺栓固定由螺栓调节在控制仓内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方便,一机多用,有效地提高了播种施肥效率,保证播种施肥质量,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了农业生产中使用的一种穴位施肥播种器。技术背景种植植物需要播种和施用化肥。很多植物,比如花生、大豆、玉米等,需要穴位点播、施肥,所谓的穴位点播施肥,就是在间隔一定距离一定深度的土壤下播撒定量的植物种子和施用定量的肥料。现有技术主要采用人工挖孔、放置种子或肥料、填土整平。也有的用筒状物上部加漏斗插入土壤,手工撒种或者抓肥料倒入。上述技术效率低、播种施肥效果差、农民劳动强度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穴位施肥播种器,以解决现有技术效率低、施肥播种效果差、农民劳动强度高的问题。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本技术由料斗、控制仓、把手、控制把手、弹簧、下料管、拉杆、活舌组成,下料管固定把手、控制把手、弹簧,下料管底端呈尖状设有可与其开合的活舌,下料管上端设置控制仓、料斗,所述的控制仓,内部设有可调节其空间容量的竖板,控制仓内壁设槽,固定可活动的连接板,连接板由固定件与拉杆连接,连接板上下两端设有控制板。连接板与控制板角度小于90度。为更好地控制播种的量,在上端控制板设置可拆卸的一面开口的控制盒。竖板与螺栓固定由螺栓调节在控制仓内移动。本技术使用时,通过螺栓调节竖板在控制仓内位置,确定施肥量;料斗加入肥料后,控制仓进入定量的肥料,控制仓底部的控制板封闭下料管上管口 ;将下料管插入土壤后,把控制把手提起,拉杆带动连接板上移,使上控制板封闭料斗出料口,下控制板开启下料管上管口,拉杆同时带动下料管底端活舌开启,肥料落入土壤。松开控制把手后,重新一个循环。如果要精确地控制播种量,在上端控制板设置可拆卸的一定容积的控制盒,根据不同植物需要的播种量,确定控制盒的容量后,控制把手提起,使上控制板封闭料斗出料口,植物种子进入控制盒,松开控制把手后,控制盒内种子进入控制仓,控制盒将料斗出料口封闭。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方便,一机多用,有效地提高了播种施肥效率,保证播种施肥质量,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控制斗结构示意图图I中,I、料斗,2、控制仓,3、把手,4、控制把手,5、弹簧,6、下料管,7、拉杆,8、活舌;图2中,9、控制仓连接料斗的固定件,10、竖版,11、连接板上端的控制板,12、调节竖版位置的螺栓。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是由料斗I、控制仓2、把手3、控制把手4、弹簧5、下料管6、拉杆7、活舌8组成,下料管6固定把手3、控制把手4、弹簧5,下料管6底端呈尖状设有可与其开合的活舌8,下料管6上端设置控制仓2、料斗1,控制仓2由固定件9连接料斗1,控制仓2内部设有可调节其空间容量的竖板10,控制仓2内壁设槽,固定可活动的连接板,连接板由固定件与拉杆7连接,连接板上下两端设有控制板11。连接板与控制板11角度为75度角。竖板10固定螺栓12由螺栓12调节其在控制仓2内移动。使用时,通过螺栓12调节竖板10在控制仓2位置,确定施肥量;料斗加入肥料后,控制仓2进入定量的肥料,控制仓2底部控制板封闭下料管6上管口 ;将下料管6插入土壤后,把控制把手4提起,拉杆7带动连接板上移,使上控制板11封闭料斗2出料口,下控制板开启下料管上管口,拉杆7同时带动下料管底端活舌8开启,肥料落入土壤。播种时,将控制盒安装在上控制板11上,控制把手4提起,使上控制板11封闭料斗I出料口,植物种子进入控制盒,松开控制把手4后,控制盒内种子进入控制仓2,控制盒将料斗I出料口封闭。 本技术实施例中,下料管6长750毫米,其中,把手3与控制把手4固定点、弹·簧5固定点距离分别为70毫米、220毫米;下料管6底部尖状部分长65毫米;控制仓2方形仓体高96毫米,上部连接料斗部分宽60毫米,仓口宽37毫米,与下料管6连接部高30毫米;仓内控制板宽20. 5毫米。权利要求1.一种穴位施肥播种器,其特征在于由料斗、控制仓、把手、控制把手、弹簧、下料管、拉杆、活舌组成,下料管固定把手、控制把手、弹簧,下料管底端呈尖状设有可与其开合的活舌,下料管上端设置控制仓、料斗,所述的控制仓,内部设有可调节其空间容量的竖板,控制仓内壁设槽,固定可活动的连接板,连接板由固定件与拉杆连接,连接板上下两端设有控制板。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穴位施肥播种器,其特征在于连接板与控制板角度小于90度。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穴位施肥播种器,其特征在于在上端控制板设置可拆卸的一面开口的控制盒。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穴位施肥播种器,其特征在于竖板与螺栓固定由螺栓调节在 控制仓内移动。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了农业生产中使用的一种穴位施肥播种器。主要解决现有技术效率低、播种施肥效果差、农民劳动强度高的问题。本技术由料斗、控制仓、把手、控制把手、弹簧、下料管、拉杆、活舌组成,下料管固定把手、控制把手、弹簧,下料管底端呈尖状设有可与其开合的活舌,下料管上端设置控制仓、料斗,所述的控制仓,内部设有可调节其空间容量的竖板,控制仓内壁设槽,固定可活动的连接板,连接板由固定件与拉杆连接,连接板上下两端设有控制板。连接板与控制板角度小于90度。上端控制板设置可拆卸的一面开口的控制盒。竖板与螺栓固定由螺栓调节在控制仓内移动。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方便,一机多用,有效地提高了播种施肥效率,保证播种施肥质量,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文档编号A01C15/02GK202759783SQ20122024388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9日专利技术者周顺祥 申请人:周顺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穴位施肥播种器,其特征在于由料斗、控制仓、把手、控制把手、弹簧、下料管、拉杆、活舌组成,下料管固定把手、控制把手、弹簧,下料管底端呈尖状设有可与其开合的活舌,下料管上端设置控制仓、料斗,所述的控制仓,内部设有可调节其空间容量的竖板,控制仓内壁设槽,固定可活动的连接板,连接板由固定件与拉杆连接,连接板上下两端设有控制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顺祥
申请(专利权)人:周顺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