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具备:第一电极(12),其被配置于气体容纳部(5);以及第二电极(13),其被配置成至少与第一电极(12)成对的一侧的部分与液体容纳部(4)中的液体(17)相接触。而且,通过使第一电极(12)与第二电极(13)之间产生放电,来在液体容纳部(4)中的液体(17)内的气体区域处生成等离子体,基于液体(17)中含有的水和气体中含有的氧来生成羟基自由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和自由基生成方法、使用了该装置和方法的清洗净化装置以及小型电器设备。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一种通过在含有气泡的 液体中进行放电来使气泡产生自由基等以重整液体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1-946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_4]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作为处理对象的液体中含有各种各样的杂质等,由于液体中含有的这些成分,液体的电阻值变动大。因此,在如上述以往技术那样利用液体中放电的方法中,即使在电极之间施加了规定电压,在放电产生的方式上也有可能产生偏差,从而无法稳定地生成等离子体。即,以上述以往的技术,有可能在自由基等的产生量上产生偏差。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得到一种能够更稳定地生成自由基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和自由基生成方法、使用了该装置和方法的清洗净化装置以及小型电器设备。_7]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主要特征在于,具备液体容纳部,其容纳包含水的液体;气体容纳部,其容纳气体;隔离壁部,其形成有用于将上述气体容纳部中的气体引导到上述液体容纳部的气体通路,并将上述液体容纳部与上述气体容纳部隔开;第一电极,其被配置于上述气体容纳部;第二电极,其被配置成与上述第一电极隔开距离,且至少与上述第一电极成对的一侧的部分与上述液体容纳部中的液体相接触;气体供给部,其以经由上述气体通路向上述液体容纳部加压输送上述气体容纳部的气体的方式,来向上述气体容纳部供给含氧的气体;以及等离子体电源部,其在上述第一电极与上述第二电极之间施加规定的电压来使上述第一电极与上述第二电极之间产生放电,由此使导入到上述气体容纳部的气体等离子体化。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自由基生成方法的主要特征在于,具备以下步骤利用形成有允许气体流通的气体通路的隔离壁部将容纳包含水的液体的液体容纳部与容纳气体的气体容纳部隔开,以经由上述气体通路向上述液体容纳部加压输送上述气体容纳部的气体的方式,来向上述气体容纳部供给含氧的气体;在上述气体通路的上述液体容纳部侧的开口端处使含氧的气泡生长;以及通过在上述液体容纳部的液体内的气体区域处生成等离子体,来基于液体中含有的水和气体中含有的氧生成羟基自由基。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清洗净化装置的主要特征在于具备上述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并具备气体导入路径,其被安装于上述气体容纳部,向上述气体容纳部供给气体;安装于上述液体容纳部的液体导入路径和液体排出路径,该液体导入路径用于向上述液体容纳部导入液体,该液体排出路径用于将上述液体容纳部的液体排出;以及将气泡释放到液体中的功能,通过从上述气体导入路径供给气体,来经由上述气体通路向上述液体容纳部加压输送上述气体容纳部内的气体,从而将含有羟基自由基的气泡释放到液体中。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小型电器设备的主要特征在于,具备上述等离子体发生装置或者上述清洗净化装置。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将第一电极配置于气体容纳部,并且将第二电极配置成至少与第一电极相对侧的部分与液体容纳部中的液体相接触。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自由基生成方法,通过使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产生放电,来在液体容纳部中的液体内的气体区域处生成等离子体,基于液体中含有的水和 气体中含有的氧来生成羟基自由基。根据这种结构和方法,能够不那么受液体的电阻的影响地使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产生放电,因此,能够更可靠地将气体等离子体化,能够更稳定地生成自由基。而且,通过使清洗净化装置、小型电器设备具备上述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能够得到能够更稳定地生成自由基的清洗净化装置以及小型电器设备。附图说明图I是包含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结构的局部截面的图。图2是表示对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施加的电压值的图表。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动作的一个状态的局部放大截面图。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图3所示的状态之后的状态的局部放大截面图。图5是包含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清洗净化装置的结构的局部截面的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具备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小型电器设备的具体例的立体图。图7是图6所示的小型电器设备的侧截面图。图8是图7的A-A截面图。图9是包含示意性地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小型电器设备中使用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结构的局部截面的图。图10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小型电器设备的侧截面图。图11是图10的B-B截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此外,在下面的多个实施方式中包含相同的构成要素。因此,在下面,对这些相同的构成要素赋予共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重复的说明。(第一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I具 备大致圆筒状的壳体部件2。此外,壳体部件的形状并不限于圆筒状,例如也可以为方筒状。而且,如图I所示,在壳体部件2的内侧配置有陶瓷部件3,由该陶瓷部件3将壳体部件2的内部空间分割成上下。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部件2的内部空间中的陶瓷部件3的上侧的区域成为容纳包含水的液体17的液体容纳部4,并且,下侧的区域成为容纳气体的气体容纳部5。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陶瓷部件3相当于将液体容纳部4和气体容纳部5隔开的隔离壁部。另外,在液体容纳部4的外周端部安装有堵塞壳体部件2与陶瓷部件3之间的间隙的环状的密封构件6,使得液体容纳部4内的液体17不会从壳体部件2与陶瓷部件3之间的间隙漏出到气体容纳部5内。而且,在壳体部件2的顶壁部(液体容纳部4侧的壁部)2a设置有向液体容纳部4导入液体17的液体导入口 7,并且设置有将导入到液体容纳部4内的液体17送出到外部的液体排出口 8。另外,在壳体部件2的侧壁2b的下部设置有将气体容纳部5与外部连通的气体导入口 9,在该气体导入口 9中贯穿有配管(气体导入路径)10。而且,经由配管10将气体容纳部5与气体供给部11相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至少含氧(02)的气体从气体供给部11供给到气体容纳部5内。并且,在陶瓷部件3上形成有气体通路3a,从气体供给部11导入到气体容纳部5内的气体等经过该气体通路3a而被送出到液体容纳部4内。这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气体供给部11具有以下的功能以经由气体通路3a向液体容纳部4加压输送气体容纳部5的气体的方式,来向气体容纳部5供给至少含氧的气体。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气体通路3a的孔径设为约ΙμπΓ Ομπι左右,使得液体容纳部4所容纳的液体17不会从气体通路3a漏出到气体容纳部5内。另外,等离子体发生装置I具备第一电极12和第二电极13,该第一电极12被配置于气体容纳部5,该第二电极13被配置成与第一电极12隔开距离,且至少与第一电极12成对的一侧的部分(与第一电极12的表面之间产生放电的表面)与液体容纳部4中的液体17相接触。具体地说,将环状的第一电极12以及环状的第二电极13分别配置在气体容纳部5以及液体容纳部4中。如图I所示,环状的第一电极12被配置于陶瓷部件3的气体容纳部5侧的表面3b,且中心为气体通路3a。该第一电极12的表面被电介质(未图不)所覆盖。另外,第二电极13以至少与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实松渉,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