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够牢固地保持与管的连结状态的管连结用连接器。就管连结用连接器(1)而言,具有:供管(2)插入取出的连接器主体(3);锁定部件(4),其具有卡定管的管卡定部(23),并能够以在该管卡定部卡定上述管的锁定位置、与解除该卡定的锁定解除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保持于连接器主体;以及向锁定位置侧对锁定部件施力的施力机构(33、41),在锁定部件位于锁定位置的情况下,利用施力机构的作用力向卡定管的方向对管卡定部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管连结于连结对象的管连结用连接器。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这种管连结用连接器,公知有如下装置,S卩、具备供管插入取出的连接器主体、以及可滑动地保持于该连接器主体且对所插入的管进行固定的锁定部件,在该锁定部件上形成有具有钩的保持臂,该钩保持在开口于连接器主体的周面的孔内,并且能够在连接器的径向上移位,该钩在其前端的径向外侧具有倾斜面,若锁定部件向固定管的方向移动,则与管的凸出部卡合而固定该管,并且其倾斜面被连接器主体的孔的周边按压,由此限制其径向的移动(参照专利文献I)。 另外,在该现有的连接器中,若对与保持臂的后端侧连接的解除臂进行按压,则锁定部件向解除管的固定的方向移动,由此,解除对钩的倾斜面的按压,从而钩能够向径向外侧(能够解除管的连结的方向)移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专利第310708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上述现有技术中,若对与连接器连结的管作用拔出方向的力,则锁定部件向固定管的方向移动而增大对钩的倾斜面的按压力,从而稳定地固定管。然而,若对锁定部件作用解除管的固定的方向的力,则与使用者的通常的解除操作无关,有解除钩与管的凸出部的卡合的担忧。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现有技术的课题而研究出的专利技术,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稳固地保持与管的连结状态的管连结用连接器。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根据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是用于将管(2)连结于连结对象的管连结用连接器(1),其特征在于,具备连接器主体(3),其供上述管插入取出;锁定部件(4),其具有卡定上述管的管卡定部(23),并能够以在该管卡定部卡定上述管的锁定位置、与解除该卡定的锁定解除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保持于上述连接器主体;以及施力机构(33、41),其向上述锁定位置侧对上述锁定部件施力,在上述锁定部件位于上述锁定位置的情况下,利用上述施力机构的作用力向卡定上述管的方向对上述管卡定部施力。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案,与上述第一方案相关,其特征在于,对于上述连接器主体与上述锁定部件而言,在其中一个部件上形成导向面(28b、57a),并且在另一个部件上形成滑动接触部(26a、51),该滑动接触部在上述锁定部件的移动时与上述导向面滑动接触,利用上述施力机构的作用力使上述滑动接触部在上述导向面上移动,由此向卡定上述管的方向对上述管卡定部进行引导。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案,与上述第二方案相关,其特征在于,上述施力机构由弹性施力片(33)构成,该弹性施力片设于上述连接器主体与上述锁定部件中的一个部件,通过与另一个部件抵接而弹性变形,从而产生上述作用力。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案,与上述第二方案相关,其特征在于,上述管卡定部设为能够通过与上述连接器主体的卡合而弹性变形,并且上述滑动接触部(26a)或者上述导向面(28b)中的一个部件设于该管卡定部。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案,与上述第三方案相关,其特征在于,上述滑动接触部(51)有形成于上述弹性施力片的情况。 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在锁定部件位于锁定位置的情况下,向管的卡定方向对管卡定部施力,从而能够牢固地保持与管的连结状态。另外,根据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案,能够容易地将施力机构对于锁定部件的作用力变换为使管卡定部向管的卡定方向移位的力,从而能够成为简单且紧凑的构成,并且能够牢固地保持与管的连结状态。另外,根据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案,能够成为部件件数少的简单的构成,并且,利用相对于锁定部件的作用力而能够牢固地保持与管的连结状态。另外,根据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以及第五方案,能够成为简单且紧凑的构成,并且,利用相对于锁定部件的作用力而能够稳定地保持与管的连结状态。附图说明图I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管连结用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是图I的管连结用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表示图I的管连结用连接器的连结动作的一个状态(连结前)的局部剖开立体图。图4是表示图I的管连结用连接器的连结动作的一个状态(连结中途)的局部剖开立体图。图5是表示图I的管连结用连接器的连结动作的一个状态(连结结束后)的局部剖开立体图。图6放大表示图5中的VI部的图。图7是表示图I的管连结用连接器的连结解除动作的局部剖开立体图。图8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管连结用连接器的变形例的局部剖开立体图。图9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管连结用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图10是表示图9的管连结用连接器的连结动作的一个状态(连结前)的立体图。图11是图10的管连结用连接器的主要部分纵剖视图。图12是表示图9的管连结用连接器的连结动作的一个状态(连结结束后)的立体图。图13是图12的管连结用连接器的主要部分纵剖视图。图14是第三实施方式的管连结用连接器的立体图。图15是图14的管连结用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图16是表示图14的管连结用连接器的连结动作的一个状态(连结前)的局部剖开立体图。图17是表示图14的管连结用连接器的连结动作的一个状态(连结结束后)的局部剖开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实施方式>以下,参照图I 图8,对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管连结用连接器进行说明。以下,只要没有特别补充说明,有关于管连结用连接器以及管的方向是根据图I中的箭头所示的方向来决定的。 如图I所示,管连结用连接器(以下,简称为连接器。)I用于将流体输送用的管2连结于连结对象(此处为,未图示的流体输送用的软管),主要由供管2插入取出的连接器主体3与锁定部件4构成,该锁定部件4被该连接器主体3保持为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移动,与其前后移动对应地进行管2的固定以及解除。连接器主体3由合成树脂材料构成,并且如图2所示地具备供锁定部件4安装于外周的筒状的管插入部11、以及从该管插入部11的前端朝向下方延伸配置的软管连接部12。在软管连接部12连接有作为管2的连结对象的流体输送用的软管。管插入部11具有上下、左右对称的形状,在供管2插入的插入孔13内,安装2个用于密封流路的O形环14、15、衬垫16以及衬套17。锁定部件4是由合成树脂材料构成的近似筒状的部件,其具有上下、左右对称的形状。在锁定部件4的左右分别设有弹性卡定片23,该弹性卡定片23被从锁定部件4的后端朝向前方延伸配置的上下的狭缝21、22划分。在弹性卡定片23的自由端,朝向锁定部件4的径向内侧突出设置有卡定爪25。另外,弹性卡定片23以前方的基端部23a为支点,能够以使卡定爪25沿锁定部件4的径向移位的方式在左右方向上弹性变形。卡定爪25通过从外侧插入连接器主体3的左右的卡定开口 26,能够与管2卡合。虽然详细内容在后面进行叙述,但是在管2的外周沿其周向突出设置有凸缘状的凸出部27(参照图5),且当管2与连接器I连结时,该凸出部27被卡定爪25卡定。另外,卡定爪25具有突部28,该突部28具有从突出设置于径向内侧的主体部25a向后方突出设置的、大致呈三角形状的剖面。另外,在锁定部件4的上下分别设有弹性施力片33,该弹性施力片33被从锁定部件4的前端朝向后方延伸配置的左右的狭缝31、32划分。弹性施力片33以后方的基端部33a为支点,能够以使自由端部33b沿锁定部件4的径向移位的方式在上下方向上弹性变形。虽然详细内容在后面进行叙述,但是在连接器主体3的管插入部11前端设有在与弹性施力片33对应的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崎刚,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利富高,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