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88288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7 1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天线(A)具备:环形天线元件部(1),由呈环状延伸的导体(11a~11d)构成;中继基板(2),连接环形天线元件部(1)的末端。中继基板(2)具备:绝缘板(20);外部连接垫(21、22);元件连接垫(23a~23h);以及电容器图案(24、25)。外部连接垫(21、22)设在绝缘板(20)的表面,与收发设备的导体连接。元件连接垫(23a~23h)设在绝缘板(20)的表面和背面的任一个,连接环形天线元件部(1)的末端。电容器图案(24、25)在绝缘板(20)的背面之中,设在夹着绝缘板(20)与外部连接垫(21、22)对置的区域、并且与元件连接垫(23a、23h)电连接,在电容器图案(24、25)与外部连接垫(21、22)之间形成电容器。从而提供部件件数少,具有面积缩小的滤波器部的天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天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线。
技术介绍
在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的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的收发中,使用了环形天线(loopantenna)。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示出这样的RFID天线:通过在设置于外壳的连接部连接多根个别天线,在串联连接的多根个别天线形成多重的环。在这样的RFID天线中,为了降低到达RFID以外的无线通信的噪声,或者为了降低与RFID以外的无线通信系统的耦合,可以考虑搭载信号滤波器。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示出了在具备电介质谐振装置的柔性膜,设置形成电容器的相互面对的导体图案、以及由平面状的线圈图案构成的滤波器部的构成。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6051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24270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在该电介质谐振装置中,由于配置有作为电容器专用的图案,所以在柔性膜上滤波器部占有的面积大。另外,由于需要用于与体积大的谐振器连接的L字状的连接部,所以除成为电介质谐振装置的基底的硬质基板以外,还需要柔性膜。因此,部件件数会增加。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点,提供减少部件件数,具有面积缩小的滤波器部的天线。达成上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的天线的特征在于,具备:环形天线元件部,由呈环状延伸的导体构成;以及中继基板,中继上述环形天线元件部与收发设备之间的信号、与上述环形天线元件部的末端连接,上述中继基板具备:绝缘板;外部连接垫(pad),设在上述绝缘板的表面、与上述收发设备的导体连接;元件连接垫,设在上述绝缘板的表面和背面的任一个、与上述环形天线元件部的末端连接;电容器图案,上述绝缘板的背面之中,设在夹着该绝缘板与上述外部连接垫对置的区域,并且与上述元件连接垫电连接,在该电容器图案与上述外部连接垫之间形成电容器;以及电感器元件。在本专利技术的天线中,在对环形天线元件部和收发设备之间的信号进行中继的中继基板直接形成电容器。另外,形成电容器的一对电极的一个,兼用作外部连接垫。因此,天线的部件件数减少,另外,基板的面积缩小。在这里,在上述本专利技术的天线中,优选上述电感器元件在上述绝缘板的表面及背面分别与上述外部连接垫及上述电容器图案连接,在夹着表面及背面的绝缘板相互对置的区域分别呈漩涡状延伸,分别呈漩涡状延伸的各前端贯通绝缘板相互连接。由于电感器元件利用夹着绝缘板相互对置的区域的两者而配置,所以能够在较小区域配置。因此,基板的面积进一步缩小。如以上说明的那样,依据本专利技术,实现部件件数少、具有面积缩小的滤波器部的天线。附图说明图1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RFID天线的外观图。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中继基板的外观图。图2的部分(A)是表面、部分(B)是背面。图3是示出图1及图2所示的RFID天线的等效电路的电路图。附图标记说明A:RFID天线;1:环形天线元件部;11a、11b、11c、11d:电线;2:中继基板;20:绝缘板;21、22:外部连接垫;23a~23h:元件连接垫;24、25:电容器图案;26a、27a:表面电感器图案;26b、27b:背面电感器图案。具体实施方式参照以下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图1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RFID天线的外观图。图1所示的RFID天线A是用于进行RFID中的无线通信的装置。RFID天线A与未图示的收发设备连接而动作。RFID天线A具备环形天线元件部1及中继基板2。环形天线元件部1由呈环状延伸的多条电线11a~11d构成。更详细而言,环形天线元件部1是分别覆盖4条个别电线11a~11d而捆为一个的多芯电缆C。多芯电缆C具有的四条电线11a~11d的各个的两端与中继基板2连接。通过使用具有四条电线11a~11d的多芯电缆C,仅将电缆C切断为既定长度且除去两端的覆盖,就能够廉价制成具有相互相同的长度且多次环绕相同的区域的天线元件。四条电线11a~11d的各个的两端连接至中继基板2。另外,在中继基板2设有两个外部连接垫21、22。未图示的收发设备连接至外部连接垫21、22。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中继基板的外观图。在图2的部分(A)示出图1所示的中继基板2的表面;在部分(B)示出从与部分(A)相反一侧所看到的背面。图2所示的中继基板2具有:绝缘板20、以及设在绝缘板20的表面和背面(表裏面)的导体图案。绝缘板20是由绝缘材料(电介质)构成的板。但是,在绝缘板20也能采用由绝缘材料构成的膜。另外,导体图案由金属材料构成。在图2的部分(A)所示的绝缘板20的表面,除以前说明的外部连接垫21、22之外,还设有6个元件连接垫23a~23h、以及两个表面电感器图案26a、27a。另外,在图2的部分(B)所示的绝缘板20的背面,设有两个电容器图案24、25、以及两个背面电感器图案26b、27b。未图示的收发设备连接至外部连接垫21、22,在收发设备和RFID天线A(参照图1)之间能交换电力及信号。未图示的收发设备的端子与外部连接垫21、22接触。但是,在外部连接垫21、22,除端子的接触以外,还例如也可以焊料连接有从收发设备延伸的导线。外部连接垫21、22至少具有用于连接收发设备的接触部、导线的面积。在元件连接垫23a~23h,焊料连接有构成环形天线元件部1(参照图1)的电线11a~11d的两端。如四条电线11a~11d串联连接那样,元件连接垫23a~23h的若干经由导体图案相互连接。因此,仅由四条电线11a~11d的两端与元件连接垫23a~23h焊料连接,就能够制作四圈环形天线。在8个元件连接垫23a~23h之中,在两端配置的2个元件连接垫23a、23h作为由四圈环构成的环形天线元件部1(参照图1)的端子起作用。电容器图案24、25设在夹着绝缘板20与外部连接垫21、22分别对置的区域。另外,电容器图案24、25分别经由导体图案及通孔24h、25h与上述两个元件连接垫23a、23h连接。电容器图案24、25之中,一个电容器图案24在其与外部连接垫21之间夹着绝缘板20、在其与外部连接垫21之间形成电容器元件。另外,另一个电容器图案25在其与外部连接垫22之间夹着绝缘板20,在其与外部连接垫22之间形成电容器元件。电容器图案24、25夹着绝缘板20与外部连接垫21、22重叠的面积,是考虑绝缘板20的厚度及介电常数、以能得到所需要的电容的方式设定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外部连接垫21、22兼用作电容器元件的电极。因此,电容器元件的绝缘板20所占的总计面积缩小。另外,在中继基板2形成有两个电感器元件。在这里,着眼于图2的部分(A)所示的两个表面电感器图案26a、27a其中之一的表面电感器图案26a、以及图2的部分(B)所示的两个背面电感器图案26b、27b其中之一的背面电感器图案26b。这些表面电感器图案26a及背面电感器图案26b,在夹着绝缘板20互相对置的区域呈漩涡状延伸,分别呈漩涡状延伸的各前端通过贯通绝缘板20的通孔26h互相连接。关于表面电感器图案26a的漩涡和背面电感器图案26b的漩涡,遍布两者流动的电流形成沿相同方向旋转的方向。表面电感器图案26a及背面电感器图案26b的组合相当于本专利技术所说的电感器元件的一个例子。表面电感器图案26a及背面电感器图案26b分别呈漩涡状延伸,分别具有电感。在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天线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天线,其特征在于,具备:环形天线元件部,由呈环状延伸的导体构成;以及中继基板,中继所述环形天线元件部与收发设备之间的信号,与所述环形天线元件部的末端连接,所述中继基板具备:绝缘板;外部连接垫,设在所述绝缘板的表面、与所述收发设备的导体连接;元件连接垫,设在所述绝缘板的表面和背面的任一个、与所述环形天线元件部的末端连接;电容器图案,在所述绝缘板的背面之中,设在夹着该绝缘板而与所述外部连接垫对置的区域,并且与所述元件连接垫电连接,在所述电容器图案与所述外部连接垫之间形成电容器;以及电感器元件。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8.17 JP 2011-1784631.一种天线,其特征在于,具备:环形天线元件部,由呈环状延伸的导体构成;以及中继基板,中继所述环形天线元件部与收发设备之间的信号,与所述环形天线元件部的末端连接,所述中继基板具备:绝缘板;外部连接垫,设在所述绝缘板的表面、与所述收发设备的导体连接;元件连接垫,设在所述绝缘板的表面和背面的任一个、与所述环形天线元件部的末端连接;电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田义直玉舟高尚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