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尘立车卡爪,包括卡爪、卡座、紧固螺丝和丝扛;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罩Ⅰ、壳罩Ⅱ、立挡板和上挡板;壳罩Ⅰ和壳罩Ⅱ将卡座罩住通过壳罩压紧螺丝将其固定在卡座上,在壳罩Ⅰ的两个端面的下部设有横向滑道,在其上部设有竖向滑道;在壳罩Ⅱ的两个端面设有竖向滑道;在位于卡爪后身上面的卡座上部加工有上挡板滑道;所述的立挡板和上挡板为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挡板;该立车卡爪设计巧妙,避免了立车卡爪在使用时、切屑的进入所造成的研伤,保证卡爪的顺利移动,延长了立车卡爪的使用寿命。由于其具有操作方便、结构简单和便于生产等优点,适于在立车卡爪领域广泛推广。(*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卡爪,尤其涉及一种防尘立车卡爪。技术背景目前,立车卡爪一般由卡爪、卡座、丝扛、定位键、固定螺丝组成,由于无遮挡,由于离心力切屑很容易掉进卡座内部造成研伤,轻者卡爪移动困难,重 者卡爪、卡座、丝扛严重受损,过早地造成整体报废,而且紧固螺丝也经常会 被碰伤、研伤而经常需要更换,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立车卡爪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遮挡切屑的进入, 保护卡爪、卡座、丝扛以及紧固螺丝不受研伤的防尘立车卡爪。本技术的 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防尘立车卡爪,包括卡爪、卡座、紧固螺丝和丝扛;其特征在于还包 括壳罩I、壳罩II、立挡板和上挡板;所述壳罩I和壳罩II将卡座罩住通过壳 罩压紧螺丝将其固定在卡座上,在壳罩I的两个端面的下部设有横向滑道,在 其上部设有竖向滑道;在壳罩II的两个端面设有竖向滑道;在位于卡爪后身上 面的卡座上部加工有上挡板滑道;所述的立挡板和上挡板为两层或两层以上的 挡板;使用时将立挡板置于壳罩I的横向滑道内,调整好卡爪位置后将立挡板沿横向滑道推进壳罩n的竖向滑道内调整好高度,后用螺丝通过竖向滑道上设的滑道螺孔将其固定住,将所述的上挡板置于上挡板滑道内,上层挡板同定在卡爪上随着卡爪位置的调整一同移动,调整好底层挡板的位置后通过卡座顶部设有的上挡板压紧螺丝进行紧固。所述的卡爪上设有紧固螺孔,在所述上挡板的上层挡板上也设有螺孔可通 过螺丝将其固定在卡爪上。所述的底层挡板的前端开有凹槽,当不用底层挡板时可将其同上层挡板一 同固定在卡爪上。所述的上层挡板的前端还可以设有垂直于挡板的挡板前端凸部并在其上面 设有螺孔,通过螺丝和卡爪垂直面的紧固螺孔,使上层挡板固定在卡爪上。 所述的立挡板的高度等同于卡座底面到卡爪底部的高度。由于采用了上诉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防尘立车卡爪,通过一种巧 妙的设计,有益效果是避免了立车卡爪在使用时、切屑的进入所造成的研伤。 保证卡爪的顺利移动,延长了立车卡爪的使用寿命。由于其结构简单、操作方 便和便于生产等,适于在立车卡爪领域广泛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卡爪在卡座中间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整体左视图;图5为本技术保护外层整体示意图;图1为本技术的说明书摘要附图。图中1、卡爪,2、卡座,3、紧固螺丝,4、丝扛,5、壳罩I, 6、壳罩II, 7、立挡板,8、横向滑道,9、竖向滑道,901、滑道螺孔, 10、上挡板滑道,11、上挡板,111、上层挡板,112、底层挡板,113、 凹槽,12、上挡板压紧螺丝,13、紧固螺孔,14、壳罩压紧螺丝,15、 挡板前端凸部。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的防尘立车卡爪包括卡爪l、卡座2、 紧固螺丝3和丝扛4;还包括壳罩I 5、壳罩II 6、立挡板7和上挡板11;所 述的立挡板7和上挡板11为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挡板;在这里我们都采用双层设 计。按卡座的外形,两侧分别做成壳罩I 5和壳罩I1 6,将所述壳罩I 5和壳 罩II 6将卡座2罩住通过壳罩压紧螺丝14将其固定在卡座2上。两个壳罩分别 罩住了紧固螺丝3,使螺丝免遭碰伤,在壳罩I 5的两个端面的下部设有横向 滑道8,双层立挡板7装在里面,立挡板7的长度能遮住卡座上卡爪的滑道,并 等同于壳罩II上竖向滑道9与壳罩I竖向滑道9间的长度,在其上部设有竖向 滑道9;在壳罩II 6的两个端面设有竖向滑道9。使用时推动立挡板7进入壳罩II 6的竖向滑道9内、然后上提一层立挡板7进入壳罩I 、 II的竖向滑道 9中调整好高度将两端的缝隙遮挡住,后用螺丝通过竖向滑道9上设的滑道螺孔 901将其固定住,就可以完成两端的遮档。其中立挡板7的高度等同于卡座2底 面到卡爪1底部的高度。卡爪1上设有紧固螺孔13,在位于卡爪1后身上面的卡座2上部加工有上 挡板滑道10,将上挡板11置于上挡板滑道10内,上挡板11为双层分为上层挡 板111和底层挡板112,上层挡板111上设有螺孔可通过螺丝将其固定在紧固 螺孔13上,这样在调整卡爪时也随移动,然后调整好底层挡板112的位置后通 过卡座2顶部设有的上挡板压紧螺丝12进行紧固。当卡爪l外伸使用时,先将 底层挡板112伸至卡座1的端处,用上挡板压紧螺丝12下压住,这样卡爪上面 露在外面的部分就被遮挡住了。如果卡爪1縮至卡座2中间时,使用上层挡板 111的前端设有垂直于挡板的挡板前端凸部15的上挡板11,在挡板前端凸部15 上面设有螺孔通过螺丝和卡爪1垂直面的紧固螺孔13,使上层挡板111固定在 卡爪1的端部,同样底层挡板112用上挡板压紧螺丝12下压住;另一面卡爪l 后身端用原来的上挡板ll进行遮挡,达到上部全面密封的目的。其中上层挡板 111的长度和卡爪后身长度一致,不用时可将上挡板11推齐至卡爪1的后身, 因为在底层挡板112的前端开有凹槽113,可将其推进上层挡板111的下面后同 上层挡板111 一同固定在卡爪上,上挡板11不用时也可卸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 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 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 一种防尘立车卡爪,包括卡爪(1)、卡座(2)、紧固螺丝(3)和丝扛(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罩I(5)、壳罩II(6)、立挡板(7)和上挡板(11);所述壳罩I(5)和壳罩II(6)将卡座(2)罩住通过壳罩压紧螺丝(14)将其固定在卡座(2)上,在壳罩I(5)的两个端面的下部设有横向滑道(8),在其上部设有竖向滑道(9);在壳罩II(6)的两个端面设有竖向滑道(9);在位于卡爪(1)后身上面的卡座(2)上部加工有上挡板滑道(10);所述的立挡板(7)和上挡板(11)为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挡板;使用时将立挡板(7)置于壳罩I(5)的横向滑道(8)内,调整好卡爪位置后将立挡板(7)沿横向滑道(8)推进壳罩II(6)的竖向滑道(9)内调整好高度,后用螺丝通过竖向滑道(9)上设的滑道螺孔(901)将其固定住,将所述的上挡板(11)置于上挡板滑道(10)内,上层挡板(111)固定在卡爪(1)上随着卡爪位置的调整一同移动,调整好底层挡板(112)的位置后通过卡座(2)顶部设有的上挡板压紧螺丝(12)进行紧固。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立车卡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爪(1)上 设有紧固螺孔(13),在所述上挡板(11)的上层挡板(111)上也设有螺孔可 通过螺丝将其固定在卡爪上。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尘立车卡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层挡板(112) 的前端开有凹槽(113),当不用底层挡板(112)时可将其同上层挡板(111) 一同固定在卡爪上。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尘立车卡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层挡板(111) 的前端还可以设有垂直于挡板的挡板前端凸部(15)并在其上面设有螺孔,通 过螺丝和卡爪(1)垂直面的紧固螺孔(13),使上层挡板(111)固定在卡爪(1) 上。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立车卡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挡板(7) 的高度等同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尘立车卡爪,包括卡爪(1)、卡座(2)、紧固螺丝(3)和丝扛(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罩Ⅰ(5)、壳罩Ⅱ(6)、立挡板(7)和上挡板(11);所述壳罩Ⅰ(5)和壳罩Ⅱ(6)将卡座(2)罩住通过壳罩压紧螺丝(14)将其固定在卡座(2)上,在壳罩Ⅰ(5)的两个端面的下部设有横向滑道(8),在其上部设有竖向滑道(9);在壳罩Ⅱ(6)的两个端面设有竖向滑道(9);在位于卡爪(1)后身上面的卡座(2)上部加工有上挡板滑道(10);所述的立挡板(7)和上挡板(11)为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挡板;使用时将立挡板(7)置于壳罩Ⅰ(5)的横向滑道(8)内,调整好卡爪位置后将立挡板(7)沿横向滑道(8)推进壳罩Ⅱ(6)的竖向滑道(9)内调整好高度,后用螺丝通过竖向滑道(9)上设的滑道螺孔(901)将其固定住,将所述的上挡板(11)置于上挡板滑道(10)内,上层挡板(111)固定在卡爪(1)上随着卡爪位置的调整一同移动,调整好底层挡板(112)的位置后通过卡座(2)顶部设有的上挡板压紧螺丝(12)进行紧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沛恩,
申请(专利权)人:刘沛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