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一液晶面板、一接收模块、一处理模块以及一驱动模块;该接收模块用以接收一影像输入信号;该处理模块用以处理该影像输入信号并依据一设定频率在每秒钟产生多张画面,其中每张画面对应一处理时间,该处理时间包括一画面传送时间及一液晶驱动时间,且每张画面在该画面传送时间传输至该液晶面板显示;该驱动模块用以在该液晶驱动时间驱动该液晶面板以显示对应的每??张画面;其中该处理模块藉由增加该液晶驱动时间,使得该液晶面板有足够时间显示每张画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使每张画面能够取得较长的液晶驱动时间,以有足够时间显示每张画面,且可减少各画面显示时产生的残影或鬼影,提高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特别是一种能减少画面显示时所产生的残影或鬼影的液晶显示装置。此外本专利技术亦包括应用于此液晶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液晶面板具有省电、省空间、反应时间快速等优点,现今已几乎取代公知的显像管,而广泛应用于一般计算机屏幕或电视等显示设备上。液晶面板由多个液晶单元所构成,通过改变施加于各液晶单元的电压,来控制各液晶单元的扭转角度,进而产生各单元不同的明暗度显示。针对每张画面所施加于各液晶单元的电压值并不一定相同,因此在显示每张画面时,针对多个液晶单元逐行进行驱动控制以扭转各液晶单元至定位,进而完成单张画面的显示。如图I所示,一般液晶显示装置在处理画面的过程中,针对每张画面都会先通过影像缩放器(scaler)传送画面信号至液晶面板,再驱动多个液晶单元扭转至定位,以完成每张画面的更新显示,其所花费的处理时间为T。然而光是传送画面信号至液晶面板的时间Ta往往已占了处理时间T的绝大部分,且多个液晶单元因为是逐行被驱动来作画面更新,如此在每张画面仅剩时间Tb可供利用的状态下,位于液晶面板下半部的各行液晶单元的扭转时间较为不足,使得在显示画面时,液晶面板下半部容易发生画面有残影或鬼影的现象,而影响使用者的观感。因此,如何能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以减少残影或鬼影的发生,呈现让使用者更感舒适的显示效果,实为一值得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减少画面显示时所产生的残影或鬼影的液晶显示装置。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一液晶面板、一接收模块、一处理模块以及一驱动模块;该接收模块用以接收一影像输入信号;该处理模块用以处理该影像输入信号并依据一设定频率在每秒钟产生多张画面,其中每张画面对应一处理时间,该处理时间包括一画面传送时间及一液晶驱动时间,且每张画面在该画面传送时间传输至该液晶面板显示;该驱动模块用以在该液晶驱动时间驱动该液晶面板以显示对应的每张画面;其中该处理模块藉由增加该液晶驱动时间,使得该液晶面板有足够时间显示每张画面。此外本专利技术亦提供液晶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该液晶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一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一液晶面板,且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一影像输入信号;处理该影像输入信号并依据一设定频率在每分钟产生多张画面,其中每张画面对应一处理时间,该处理时间包括一画面传送时间及一液晶驱动时间;增加该液晶驱动时间;在该画面传送时间传送单张画面至该液晶面板显示;以及在该液晶驱动时间驱动该液晶面板以显示对应的该单张画面。藉由本专利技术的设计,使得每张画面能够取得较长的液晶驱动时间,在液晶面板的所有液晶单元对应动作完成后,有足够时间显示每张画面,以减少各画面显示时产生的残影或鬼影,提高显示效果。附图说明图I是公知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单张画面处理状态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系统方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单张画面处理状态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单张画面处理状态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液晶显示装置I液晶面板10接收模块20处理模块30驱动模块40外接信号源90处理时间T画面传送时间Ta、tl、til缩减的时间量tl2液晶驱动时间Tb、t2延迟时间t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让审查员能更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举出较佳实施例说明如下。请先参考图2,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I的系统方框图。如图2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液晶显示装置I可为计算机用的液晶显示屏幕、液晶电视或其他具有类似动作原理的显示装置等,亦可为具有液晶显示面板的电子装置,但不以本实施例为限。而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I可电性连接于一外接信号源90,以接收来自外接信号源90的影像输入信号,此外接信号源90可为计算机装置、多媒体播放装置或电视信号基站等。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I包括液晶面板10、接收模块20、处理模块30及驱动模块40。液晶面板10用以显示经处理后的画面,液晶面板10包括多个液晶单元及背光模块(图未示),各液晶单元可藉由电压驱动而产生扭转,而背光模块所发出的光线会通过多个液晶单元呈现对应画面。接收模块20用以接收前述影像输入信号,并传输至处理模块30。处理模块30与液晶面板10、接收模块20及驱动模块40电性连接。处理模块30用以处理影像输入信号,并依据使用者自行设定或装置预设的设定频率(单位为Hz)在每秒钟产生多张画面,亦即每秒显不张数(frame per second,fps)。其中因为每秒已设定固定画面张数的处理,即表示每张画面对应固定的一处理时间,此处理时间包括画面传送时间及液晶驱动时间。画面传送时间即为将每张画面自处理模块30传输至液晶面板10的所需时间,其中每张画面包括该画面的主动数据(active data)、垂直同步数据(Vsync)、水平同步数据(Hsync)等。而液晶驱动时间则包括处理模块30通知驱动模块40以驱动液晶面板10的多个液晶单元扭转至定位完成的所需时间,以及剩余显示对应该画面的时间。驱动模块40与液晶面板10及处理模块30电性连接。驱动模块40依处理模块30的指示在液晶驱动时间提供对应的驱动电压至液晶面板10,以驱动液晶面板10显示对应的单张画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处理模块为一影像缩放器,但本专利技术并不以此为限。本专利技术在处理每张画面过程中,在不改变垂直遮黑时间(VBI)及水平遮黑时间(HBI)的状态下,藉由处理模块30执行对应处理以增加原有的液晶驱动时间,使得液晶面板10的多个液晶单元受到驱动模块40驱动而扭转至定位完成后,能提供足够时间以显示对应画面。请参考图3,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单张画面处理状态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假设目前液晶显示装置所设的设定频率为60Hz,即以60fps的画面显示处理后的影像输入信号;经换算后,每张画面的处理时间实质上约为16. 6毫秒(ms),而画面传送时间为tl,液晶驱动时间为t2。为了提供足够时间显示每张画面,处理模块30在液晶驱动时间t2后插入一延迟时间t3,并在延迟时间t3后再进行下一张画面的处理,使得新的液晶驱动时间变为t2+t3,以实质上增加液晶驱动的时间。前述所对应增加的延迟时间约为I至3毫秒之间,而以本实施例中设定频率60Hz为例,其所增加的延迟时间实质上约为3毫秒,但本专利技术不以此为限。此延迟时间可依据设定频率的调整而改变,例如调高设定频率时,因每张画面的处理时间相对减少,因此可对应缩减延迟时间的大小;相反地,当调低设定频率时,视情况可对应增加延迟时间。在本实施例中,虽然在每张画面后增加延迟时间,会拉长每张画面的处理时间为19. 6毫秒,而影响实际每秒所显示的画面张数(即降低为约51fps),但由于每秒显示张数仍大于50fps,故以此对应的设定频率显示,不致影响使用者观看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整体感受,又能通过延长每张画面的显示时间而有效改善显示残影或鬼影的问题,达到更佳的显示效果。请参考图4,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单张画面处理状态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同样假设目前液晶显示装置所设的设定频率为60Hz,即以6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一液晶面板;一接收模块,该接收模块用以接收一影像输入信号;一处理模块,该处理模块用以处理该影像输入信号并依据一设定频率在每秒钟产生多张画面,其中每张画面对应一处理时间,该处理时间包括一画面传送时间及一液晶驱动时间,且每张画面在该画面传送时间传输至该液晶面板显示;以及一驱动模块,该驱动模块用以在该液晶驱动时间驱动该液晶面板以显示对应的每张画面;其中该处理模块藉由增加该液晶驱动时间,使得该液晶面板有足够时间显示每张画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恒,沈士棠,
申请(专利权)人: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