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附力显现单元、粘附标签发行装置以及打印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87504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7 08:09
粘附力显现单元、粘附标签发行装置以及打印机。即使连续形成穿孔,也能以均匀的穿孔形状形成所有穿孔,显现稳定的粘附力。粘附力显现单元(24)对具备被非粘附性的功能层覆盖的粘附层的粘附标签(10)进行加热,显现其粘附力,并具有:热敏头(30),具有排列成一列的多个发热元件(31),从粘附层侧对粘附标签加热,通过各发热元件在功能层上形成穿孔;压印滚筒(32),在与热敏头之间夹持粘附标签并搬运;以及控制部,分别向多个发热元件施加热能,控制它们的发热,控制部在重复进行施加而连续形成多个由多个穿孔排列成一列而得的穿孔线时,将能量比前级的穿孔线形成时施加给发热元件的热能更高的高热能施加给发热元件,形成穿孔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粘附标签显现粘附カ的粘附カ显现单元、具备该粘附カ显现单元的粘附标签发行装置以及打印机。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例如食品的POS标签、物流/搬运标签、医疗用标签、包装标签、瓶/类的显示标签等使用的粘附标签,众所周知有由形成于基材正面的记录面(打印面)、形成于基材背面的粘附层、覆盖该粘附层的剥离纸(隔离物)构成的粘附标签。因此,在使用时,在记录面上打印了例如条形码或价格等规定信息之后,需要将剥离纸从粘附层剥离。然而,由于实际上难以回收所剥离的剥离纸而循环使用,因此存在剥离纸成为エ业废品的问题。 于是,近年来从环境保护和环境减负的角度出发,开始应用不使用剥离纸的粘附标签。例如,已知有这样的粘附标签在记录面的表面涂覆硅树脂等离型剂,即使粘附标签呈辊状缠绕也能确保记录面与粘附层的离型性。还已知使用通过加热而显现粘附性的热活性粘附剂层作为粘附层。进而,提出了这样的技木在粘附层的正面整体覆盖非粘附性的树脂层,通过加热而在该树脂层上形成穿孔(微小开ロ)从而使粘附层露出,显现粘附性。其中,用树脂层覆盖了粘附层的粘附标签具有的优点是,通过自如地控制在树脂层上形成穿孔的部位而仅使所需的区域显现粘附性,或与此相反地減少形成穿孔的部位而降低粘附カ等,易于自如地控制粘附力。这种情况下,作为对上述树脂层加热而形成穿孔的手段,将多个发热元件排列成线状而得的热敏头是有效的。其原因在干,能够选择性地仅使期望的发热元件发热,能够自由控制上述穿孔的形成位置。另外,作为上述树脂层,例如下述专利文献I所述,已知有穿孔灵敏度较高、且易于按照与热敏头的发热元件的尺寸相应的穿孔形状形成穿孔的热敏穿孔性膜。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平10-44364号公报然而,例如使用热敏头在树脂层连续形成多条线的上述穿孔,使粘附层密集地露出以提高粘附カ的情况下,有时难以将所有穿孔形成为与发热元件相应的穿孔形状。对这种情况详细加以说明。如图13所示,朝箭头方向对粘附标签100进行标签输送,同时对热敏头110的多个发热元件111施加热能使其发热,如图14所示,举例说明在粘附标签100的树脂层101上连续形成多条(图示情况为3条)在标签宽度方向上排列有多个穿孔120的穿孔线L的情况。并且,图14示出了所有的穿孔线L (LI L3)的穿孔120对应于发热元件111的形状而形成、且粘附标签100的粘附层102均匀露出的理想状态。首先,如图13和图14所示,使热敏头110的发热元件111发热,在粘附标签100的树脂层101上形成第I条穿孔线L(Ll),此时,由于加热而熔融的树脂层101的一部分会扩散到穿孔120的周围,而熔融后的剩余部分易于附着在发热元件111上。因此,如图15和图16所示,该附着的树脂层101的一部分IOla易于成为随着粘附标签100的标签输送(图中箭头方向)而上卷的状态,通过进一步的标签输送而易于以重叠在处于上述穿孔线L (LI)的上游侧的树脂层101上的方式流动。由此。第2条穿孔线L (L2)的形成预定部位处的树脂层101的膜厚(Tl)容易变得比其他部分的膜厚(T2)厚。因此,即使以与第I条相同的热量使发热元件111发热,也很难按照期望的穿孔形状形成穿孔线L (L2),或者很可能以比第I条穿孔线L (LI)小的开口面积形成穿孔线L (L2)。其结果,难以按照与发热元件111相应的穿孔形状形成所有穿孔线L的穿孔120,实际上很难获得图14所示的理想的开口状态。因此,可能无法按照稳定的穿孔形状形成穿 孔线L,无法显现期望的粘附力。另外,在使用上述专利文献I所述的热敏穿孔性膜时,上述问题也是同样的。此夕卜,在使用热敏穿孔性膜时,膜本身较为昂贵,因而易于导致粘附标签的成本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即使连续形成穿孔、也能按照均匀的穿孔形状形成所有穿孔而使稳定的粘附力显现的粘附力显现单元、具备该粘附力显现单元的粘附标签发行装置以及打印机。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供如下手段。(I)本专利技术的粘附力显现单元对粘附标签进行加热,使粘附标签的粘附力显现,该粘附标签具备设置于基材的一个面上的可打印层以及设置于另一个面上且被非粘附性的功能层覆盖的粘附层,其特征在于,该粘附力显现单元具有热敏头,其具有排列成一列的多个发热元件,从上述粘附层侧对上述粘附标签进行加热,通过各发热元件在功能层上形成穿孔;压印滚筒,其在与上述热敏头之间夹持上述粘附标签并进行搬运;以及控制部,其分别向多个上述发热元件施加热能,控制它们的发热,上述控制部在重复进行上述施加而连续形成多个由多个上述穿孔排列成一列而得的穿孔线时,将能量比前级的穿孔线形成时施加给上述发热元件的热能更高的高热能施加给上述发热元件,形成穿孔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粘附力显现单元,控制部对热敏头的多个发热元件分别施加热能时,被施加的各发热元件按照该热能的能量(热量)而发热。因而能够仅对与热敏头接触的粘附标签的功能层中的、各发热元件接触的部分局部地进行加热,使该部分熔融而形成穿孔。由此能够在功能层上形成由穿孔排列成一列而得的穿孔线。另外,通过形成上述穿孔,粘附标签的粘附层会通过该穿孔露出,由此能够使粘附力显现。而且伴随压印滚筒对粘附标签的搬运而重复进行对多个发热元件的施加,从而能在功能层上沿着搬运方向连续形成多条上述穿孔线。由此,能够在粘附标签的期望区域显现粘附力。然而,控制部在形成多个穿孔线时,以将能量比形成前级的穿孔线时施加给发热元件的热能更高的高热能施加给发热元件而形成当前的穿孔线的方式进行控制。例如施加能量比第I条穿孔线形成时所施加的热能更高的高热能来形成第2条穿孔线。因此,在形成第I条穿孔线时,熔融的功能层的一部分即使附着于热敏头、伴随于粘附标签的搬运而重叠于第2条穿孔线的穿孔形成预定位置即功能层上而使膜厚变厚,也可以通过充分的能量对该膜厚变厚的功能层进行加热。因此能够与第I条穿孔线的形成时同样可靠地使功能层熔融,继续形成具备适当开口的穿孔的穿孔线。其结果,能够按照与发热元件对应的均匀的穿孔形状形成多个穿孔线中的所有穿孔,能够使粘附标签显现稳定的粘附力。(2)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粘附力显现单元优选的是,上述控制部在形成多个上述穿孔线时,在需要向同一上述发热元件连续施加上述热能的情况下,仅向该发热元件施加上述高热能。这种情况下,并不是对所有发热元件一律施加高热能,而是仅在需要对同一发热元件连续施加热能的情况下对该发热元件施加高热能。即,根据希望显现粘附力的区域的 位置和尺寸、粘附力的强弱等,每当形成各穿孔线时,有时划分为需要施加的发热元件和不需要施加的发热元件。该情况下,具有在第2条穿孔线形成时对例如在第I条穿孔线形成时进行了施加的发热元件连续进行施加的情况、和不进行施加的情况。控制部在这两种情况中的对同一发热元件连续进行施加的情况下施加高热能。由此,仅对需要的发热元件施加高热能,所以能抑制功耗,而且易于抑制热敏头本身的温度上升。(3)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粘附力显现单元优选的是,上述控制部在向同一上述发热元件连续施加3条线以上的上述热能的情况下,对于自第3条线起以后的线,继续施加对于第2条线施加的上述高热能。这种情况下,在对同一发热元件连续进行施加而连续形成3条以上穿孔线时,控制部不是阶段性地提高能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粘附力显现单元,其对粘附标签进行加热,使粘附标签的粘附力显现,该粘附标签具备设置于基材的一个面上的可打印层以及设置于另一个面上且被非粘附性的功能层覆盖的粘附层,其特征在于,该粘附力显现单元具有:热敏头,其具有排列成一列的多个发热元件,从上述粘附层侧对上述粘附标签进行加热,通过各发热元件在功能层上形成穿孔;压印滚筒,其在与上述热敏头之间夹持上述粘附标签并进行搬运;以及控制部,其分别向多个上述发热元件施加热能,控制它们的发热,上述控制部在重复进行上述施加而连续形成多个由多个上述穿孔排列成一列而得的穿孔线时,将能量比前级的穿孔线形成时施加给上述发热元件的热能更高的高热能施加给上述发热元件,形成穿孔线。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义则谷和夫三本木法光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