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与应用于多域垂直配向型液晶显示装置的偏光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86639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7 06: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显示装置与应用于多域垂直配向型液晶显示装置的偏光板。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器、第一偏光板、第二偏光板与绕射光学元件。液晶显示器包括背光模块与液晶面板。液晶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与液晶层。液晶层配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且包含液晶分子。第一偏光板配置于第一基板上。第二偏光板配置于第二基板与背光模块之间。第一偏光板的偏光方向垂直于第二偏光板的偏光方向。绕射光学元件包括第一绕射光栅,并配置于第一偏光板的出光侧上。第一绕射光栅的方位角以第一偏光板的吸收轴为基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装置,特别是涉及具有绕射光学元件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影像显示器主要有液晶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及电子纸显示器等等。其中,液晶显示装置是ー非自发光的显示器,因此,一般需利用背光源来产生光线,并使其穿透扩散膜、增亮膜等光学膜层,来形成一均匀的平面光射入液晶显示面板,用于呈现影像。—般广视角液晶显示器,例如垂直(vertical aligned)或多域垂直配向型(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ed)液晶显示器),虽然视角较广,但是在特定观察角度的影像仍有改善空间,例如在左右两侧视角观察时,便会察觉到影像的色彩及亮度与正视观赏时不同,而且会随着视角变大而差异更大。而在左上、左下、右上、右下等特殊视角时,影像偏差问题更甚,又会产生漏光导致对比下降的问题。因此,需要一种显示装置,其可改善亮度变异或色彩变异等等影像品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可改善亮度变异或色彩变异等影像品质的问题。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一液晶显示器、一第一偏光板、一第二偏光板与ー绕射光学兀件。液晶显不器包括一背光模块与一液晶面板。液晶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与一液晶层。液晶层配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且包含液晶分子。当未在液晶层中产生电场时,液晶分子大致垂直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的表面,或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的表面之间具有一预倾角。当在液晶层中产生电场时,液晶分子偏转成一液晶倾倒方向。第一偏光板配置于第一基板上。第二偏光板配置于第二基板与背光模块之间。第一偏光板的偏光方向垂直于第二偏光板的偏光方向。绕射光学兀件包括一第一绕射光栅,并配置于第一偏光板的出光侧上。第一绕射光栅的方位角以第一偏光板的吸收轴为基准。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应用于多域垂直配向型液晶显示装置的偏光板,包括一第一偏光板与ー绕射光学元件。第一偏光板具有一光吸收轴。绕射光学元件包括一第一绕射光栅,并配置于第一偏光板的ー侧。第一绕射光栅的光栅方向与光吸收轴的夹角在0± 15度或90±10度的范围内。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立体图;图2至图8、图17至图31为实施例中的绕射光学元件;图9至图16为实施例中绕射光学元件的光栅区域;图32为ー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图33A-1为显示器中的基板与液晶层的立体图,其中液晶层中未产生电场;图33A-2为显示器中的基板与液晶层的上视图,其中液晶层中未产生电场;图33B-1为显示器中的基板与液晶层的立体图,其中液晶层中未产生电场;图33B-2为显示器中的基板与液晶层的上视图,其中液晶层中未产生电场;图34A为液晶层中受电场造成液晶分子的液晶倾倒方位角; 图34B-1为显示器中的基板与液晶层的立体图,其中液晶层中有产生电场;图34B-2为显示器中的基板与液晶层的上视图,其中液晶层中有产生电场;图35至图43、图49至图51、图57至图59为绕射光学元件与偏光板的偏光方向的关系;图44为显示器在方位角V固定在0度、改变天顶角0测得的亮态亮度与对比;图45为显示器在方位角V固定在0度、改变天顶角0测得的暗态亮度;图46为显示器在方位角V固定在90度、改变天顶角0测得的亮态亮度与对比;图47为显示器在方位角V固定在90度、改变天顶角0测得的暗态亮度;图48为具有单ー方位角的绕射光栅的绕射光学兀件的显不器,其在不同方位角V的正视暗态亮度与中央对比;图52为显示器在方位角V固定在0度、改变天顶角0测得的亮态亮度与对比;图53为显示器在方位角V固定在0度、改变天顶角0测得的暗态亮度;图54为显示器在方位角V固定在90度、改变天顶角0测得的亮态亮度与对比;图55为显示器在方位角V固定在90度、改变天顶角0测得的暗态亮度;图56为具有两种方位角的绕射光栅的绕射光学元件的显示器,其在不同方位角V的正视暗态亮度与中央对比;图60为显示器在方位角V固定在0度、改变天顶角0测得的亮态亮度与对比;图61为显示器在方位角V固定在0度、改变天顶角0测得的暗态亮度;图62为显示器在方位角V固定在90度、改变天顶角0测得的亮态亮度与对比;图63为显示器在方位角V固定在90度、改变天顶角0测得的暗态亮度;图64为具有三种方位角的绕射光栅的绕射光学元件的显示器,其在不同方位角V的正视暗态亮度与中央对比。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410 :显示器2、32、62、82、122、152、182、192、212、212A、232、262、292、322、402、462、522、562、622、722、822、922、1022、1122、1222、1322、1422、1522 :绕射光学元件43、53、73、93、103、113、133、143、163、173、193、203、223、223A、273、283、303、313、333、343、353、363、373、473、483、493、 503、513、523、533、543、553、573、583、613、1053、1153、1253、1353、1453、1553 :光栅区域44、54、74、94、104、114、194、204、174、184、214、234、224、244、224A、254、474、484、534、544、554、574、584、614、1054、1154、1254、1354、1454、1554 :绕射光栅445、455、505、515、545、555、605、615 :偏光方向496、497、498 :长轴方向415、425 :偏光板421 :彩色滤光片基板416 :薄膜晶体管基板418 :液晶层 428 :液晶分子417、419:电极层411 :背光模块427 :液晶面板D1、D2、D3、D4、D5、N、T :周期K1、K2、K3、K4、K5 :直径SI、S2、S3、S4、S5、S6、S7、S8、M :距离W:宽度PA :预倾角Q :液晶倾倒方位角0 :天顶角V、Tl、T 2、T 3、T 4、T 5、t 6、t 7、T8、g1:方位角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绘示本专利技术ー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立体图。图2至图8、图17至图31绘示实施例中的绕射光学元件。图9至图16绘示实施例中绕射光学元件的光栅区域。图32绘示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图33A-1、图33B-1绘示显示器中的基板与液晶层的立体图,其中液晶层中未产生电场。第33A-2、图33B-2绘示显示器中的基板与液晶层的上视图,其中液晶层中未产生电场。图34A绘示液晶层中受电场造成液晶分子的液晶倾倒方位角。图34B-1绘示显示器中的基板与液晶层的立体图,其中液晶层中有产生电场。图34B-2绘示显示器中的基板与液晶层的上视图,其中液晶层中有产生电场。图35至图43、图49至图51、图57至图59绘示绕射光学元件与偏光板的偏光方向的关系。图44、图52、图60绘示显示器在方位角V固定在0度、改变天顶角0测得的亮态亮度与对比。图45、图53、图61绘示显示器在方位角V固定在0度、改变天顶角0测得的暗态亮度。图46、图54、图62绘示显示器在方位角V固定在90度、改变天顶角0测得的亮态亮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0/201210285419.html" title="显示装置与应用于多域垂直配向型液晶显示装置的偏光板原文来自X技术">显示装置与应用于多域垂直配向型液晶显示装置的偏光板</a>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器,包括:背光模块;以及液晶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与液晶层,其中该液晶层配置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且包含液晶分子,当未在该液晶层中产生电场时,该些液晶分子大致垂直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的表面,或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的表面之间具有一大于60度的预倾角,当在该液晶层中产生电场时,该些液晶分子偏转成一液晶倾倒方向;第一偏光板,配置于该第一基板上;第二偏光板,配置于该第二基板与该背光模块之间,其中该第一偏光板的偏光方向垂直于该第二偏光板的偏光方向;以及绕射光学元件,包括第一绕射光栅,并配置于该第一偏光板的出光侧上,其中该第一绕射光栅的方位角以该第一偏光板的吸收轴为基准。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汪洋伍庭毅
申请(专利权)人:奇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