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调器用恒温除湿装置,包括:制冷剂管路上依次串联的电子膨胀阀、第一换热盘管、节流阀组,第二换热盘管,于空调室内机的风道内逆风方向依次设置。通过电子膨胀阀和节流阀组,使空调在制冷模式下,制冷剂进入第一换热盘管进行制冷,然后经过第二换热盘管再次进行制冷,增加了制冷量,提高了空调的换热效率。而在除湿模式下,空气首先经过第二换热盘管被冷却除湿,然后经过第一换热盘管附近时,空气被加热升温,使室内空气经过降温除湿后,再升温,达到恒温除湿的效果,满足人们对温度以及湿度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器用恒温除湿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发展,空调设计正朝着更智能、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特别是一些近海城市或沿江地区在特殊季节使用现有空调时,由于室外空气的相对湿度较大,如果将温度调节到 适宜时,而湿度常常不适宜,而将湿度调节到适宜时,温度常常不适宜,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体舒适度。目前采用的除湿方案,参见图1,包括两个换热盘管图中上部的换热盘管a和下部的换热盘管b,两个电子膨胀阀LEVa和LEVb,以及两个单向阀单向阀al和单向阀bl坐寸o系统进行除湿时,电子膨胀阀LEVb断开,电子膨胀阀LEVa开度为全开(电子膨胀阀LEVa不起节流作用),制冷剂经电子膨胀阀LEVa流向换热盘管a,再经由单向阀a进入毛细管C进行节流,节流后流入换热盘管b,然后从换热盘管b出口进入系统流路。从而使经过换热盘管b冷凝除湿后的空气再经换热盘管a加热,以实现恒温除湿。但当冷凝温度和加热的温度不一致时则很难达到恒温除湿。系统进行制冷时,电子膨胀阀LEVa断开,制冷剂走向经由电子膨胀阀LEVb节流后流入换热盘管b,然后从换热盘管b出口进入系统流路。可见,在进行制冷时,换热盘管a没有利用上,造成制冷效果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调器用恒温除湿装置,以达到更精确的恒温除湿,以及制冷时提高制冷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调器用恒温除湿装置,包括制冷剂管路上依次串联的电子膨胀阀、第一换热盘管、节流阀组和第二换热盘管,于空调室内机的风道内逆风方向依次设置。通过电子膨胀阀和节流阀组,使空调在在制冷模式下,制冷剂进入第一换热盘管进行制冷,然后经过第二换热盘再次进行制冷,增加了制冷量,提高了空调的换热效率。而在除湿模式下,空气首先经过第二换热盘管被冷却除湿,然后经过第一换热盘管附近时,空气被加热升温,使室内空气首先经过降温除湿后,再升温,达到恒温除湿的效果,满足人们对温度以及湿度的要求。其中,还包括控制单元,与所述电子膨胀阀和节流阀组电连接,用于在制冷模式下,控制所述电子膨胀阀开度进行一次节流,以及经过节流阀组进行二次节流;在恒温除湿模式下,控制第一换热盘管和第二换热盘管内制冷剂量的比例。控制单元通过控制空调不同模式下,制冷剂流经的管路以及比例,从而使空调在制冷模式下,制冷剂进入第一换热盘管进行制冷,然后经过第二换热盘再次进行制冷,增加了制冷量,提高了空调的换热效率。而在除湿模式下,空气首先经过第二换热盘管被冷却除湿,然后经过第一换热盘管附近时,空气被加热升温,使室内空气首先经过降温除湿后,再升温,达到恒温除湿的效果,满足人们对温度以及湿度的要求。其中,所述节流阀组包括并联联接的毛细管和电磁阀;所述控制单元与节流阀组连接是与所述电磁阀电连接。控制单元通过控制节流阀组的开度,使空调在除湿时,控制制冷剂流经毛细管管路和电磁阀管路内制冷剂流量的比例,从而使空调能够实现对室内空气先降温除湿然后升温,达到恒温除湿的效果,满足人们对温度以及湿度的要求。 其中,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盘管背向节流阀组一端的、第二换热盘管背向节流阀组一端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四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单元还分别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四温度传感器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两个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值控制流经毛细管管路和电磁阀管路内的制冷剂比例。通过在第一换热盘管和第二换热盘管背向节流阀组一端设置温度传感器,可以根据制冷剂进入第一换热盘管和第二换热盘管的温度,在空调除湿时,控制第一换热盘管和第二换热盘管内制冷剂量的比例,使空调更精确的达到恒温除湿的效果,满足人们对温度以及湿度的要求。其中,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盘管朝向节流阀组一端的、第二换热盘管朝向节流阀组一端的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单元还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连接,还用于根据所述两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值控制流经毛细管管路和电磁阀管路内的制冷剂比例。通过在第一换热盘管和第二换热盘管朝向节流阀组一端设置温度传感器,可以根据制冷剂进入第一换热盘管和第二换热盘管的温度以及流经第一换热盘管和第二换热盘管后的温度,在空调除湿时,更进一步控制第一换热盘管和第二换热盘管内制冷剂量的比例,使空调更精确的达到恒温除湿的效果,满足人们对温度以及湿度的要求。其中,还包括分别设置在空调室内机的风道出风口和入风口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单元还与所述两个温度传感器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两个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值控制流经毛细管管路和电磁阀管路内的制冷剂比例。通过设置在空调室内机的风道出风口和入风口的温度传感器,可以检测出室内空气的温度和经过降温除湿以及升温后的温度,并根据所检测的温度,在空调除湿时,更加精确控制第一换热盘管和第二换热盘管内制冷剂量的比例。其中,还包括于空调室内机的风道内位于第一换热盘管和第二换热盘管之间设置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单元还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还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值控制流经毛细管管路和电磁阀管路内的制冷剂比例。通过设置在空调室内机的风道出风口和入风口的温度传感器,可以检测空气降温除湿后的温度以及升温后的温度,并根据所检测的温度,在空调除湿时,更加精确控制第一换热盘管和第二换热盘管内制冷剂量的比例,使空调更精确的达到恒温除湿的效果,满足人们对温度以及湿度的要求。 其中,所述电磁阀所在管路上设置单向阀。通过串联单向阀,防止制冷剂通过电磁阀回流。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的除湿空调换热盘管组成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恒温除湿空调换热盘管组成的原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恒温除湿空调在制冷运行时的压焓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参见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包括空调室内机机壳内上下设置的第一换热盘管11、第二换热盘管12,第二换热盘管12的下方的机壳上设置进风口,从进风口进入的风从下向上依次贯穿第二换热盘管12和第一换热盘管11后由机壳上的出风口吹出。上述两个盘管也可水平设置,进风口也水平设置,只要第一换热盘管11和第二换热盘管12盘管位于风道内逆风方向依次设置即可。第一换热盘管11连接到第二换热盘管12管路上串联有节流阀组,节流阀组包括毛细管14、与毛细管14并联设置的串联的电磁阀15和第二单向阀16,第二单向阀16的导通端连接电磁阀15,第二单向阀16的截止端连接第二换热盘管12入口端。通过第二单向阀16,防止流经电磁阀15管路的制冷剂回流。第一换热盘管11背向节流阀组一端设置有电子膨胀阀13。还设置有并联节流阀组的第一单向阀17,其导通端连接第二换热盘管12朝向节流阀组一端,第一单向阀17的截止端连接第一换热盘管11朝向节流阀组一端。在空调制热模式下,制冷剂通过第一单向阀17的管路流向第一换热盘管11,由于制热模式非本专利技术所关注问题,故在此不再赘述。该恒温除湿空调还包括与电子膨胀阀13、电磁阀15和第一单向阀17电连接的控制单元(未示出),用于根据空调的工作模式,控制电子膨胀阀13和节流阀组的开度,将在后文进行描述。另外,还可在第一换热盘管11背向节流阀组一端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21,第一换热盘管11朝向节流阀组一端设置第二温度传感器22,第二换热盘管12朝向节流阀组一端设置第三温度传感器23,第二换热盘管12背向节流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器用恒温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剂管路上依次串联的电子膨胀阀、第一换热盘管、节流阀组,第二换热盘管,于空调室内机的风道内逆风方向依次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国德防,宋强,刘景升,郑品迪,李银银,
申请(专利权)人: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