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发明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水面浮游垃圾清理装置,属于水环境保护辅助设备领域,特别涉及河(湖)水面浮游垃圾污染物清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清理水面浮游垃圾自动化控制装置,以解决人工打捞作业存在的问题。它包括清污部分、控制部分、过滤部分、操作部分共四个部分,通过电气机械等控制技术的综合应用,实现水面浮游垃圾清理、过滤、回收、运输等连续自动化作业。该装置省时省力,提高作业效率,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此装置安装在船体上,可用生产生活各个领域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环境保护辅助设备领域,特别涉及河(湖)水面浮游垃圾污染物清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在国内河(湖)流域或旅游景点河(湖)岸边,时常看到人为丢弃废物及植物飘落物等垃圾悬浮于水面上,随着河(湖)水面流动聚积在岸边附近,成为水上“浮游垃圾”。浮游垃圾未及时有效清除,极易造成水质污染。现河(湖)水面浮游垃圾常规采用人工打捞作业方法进行清理,由于缺少专用清理装置,导致清理水面垃圾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清理不彻底等诸多问题,成为河(湖)水面污染治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清理水面浮游垃圾自动化控制装置。解决人工打捞作业存在的问题。水面浮游垃圾清理装置安装于船体上,其结构简单,体积较小,操作方便。实现水面浮游垃圾清理、过滤、回收、运输等连续自动化作业,省时省力,提高作业效率,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I、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水面浮游垃圾清理装置,大体包括四个组成部分。(I)清污部分清污部分由潜水吸盘、吸入口、伸缩管、吸入管、排出管、水泵组成。潜水吸盘为扁圆片状凹形体设计,盘体选用轻便铝塑复合材料,吸盘边薄内厚为流线型,利于吸盘水下缓慢移动,减少水流波动和水面垃圾漂移。盘体中心位置呈凹形,设置的吸入口与伸缩管密封连接,水面浮游垃圾由此吸入。同时,利用伸缩管(塑料材质)长度自行可调的特点,实现潜水吸盘在水下可控范围内水平移动。水泵提供动力,将水面浮游垃圾经过吸入、排出管道进入过滤槽内进行过滤清理。水面浮游垃圾体积过大需进行人工打捞筛选处理,以满足水泵正常工作要求。(2)控制部分控制部分由托架、电机、减速器、极限开关、托杆、液压缸、活塞移动杆、定位支架、电磁阀、底座组成。托架选用具有一定强度和耐蚀的材料,适应水下环境作业。托架前端托动潜水吸盘摆动,臂长短尺寸决定摆动范围,可根据需要进行设计调整。托架后端与减速器连接,电机连接减速器控制托架水平缓慢摆动,其摆角为0° -180°,使潜水吸盘在有效的清污区域内灵活移动。极限开关镶嵌在减速器凹槽内端部两侧,托架摆动触碰极限开关进行正向(顺时)或反向(逆时)摆动自动切换,实现船体与水面垃圾近距离进行调整。同时,减速器与托杆连接,托杆固定在活塞移动杆上,通过液压缸活塞杆垂直移动,调整潜水吸盘入水深度(150-200MM)。定位支架孔与液压活塞杆滑动配合同心对中,保持液压活塞杆上下滑移。底座与船体固定连接,保持装置整体安装的稳步性。(3)过滤部分过滤部分由过滤槽、垃圾回收放车、过滤网,排水口、垃圾回收车活动门、输送轨道、液压缸组成。过滤槽为长方体,开口一侧为垃圾回收车运行通道。过滤槽开口底侧加焊密封挡板,使过滤槽的底槽留有足够盛水空间(盛水空间根据水泵电机的功率、单位时间内排水的容量等因素选定),使过滤水液存入于内,通过排水口排入河(湖)内。垃圾回收车安装在过滤槽的底槽密封档板上方输送轨道上,避免垃圾回收车过滤的水液溢出船体内。垃圾回收车内侧三面镶嵌过滤网(可根据垃圾过滤要求,选定不同规格过滤网),车体于过滤槽之间留有固定距离。保证过滤水液顺流至过滤槽内。垃圾回收车旁侧设计为单轴翻转活动门(活动门关闭为密封状态,周边镶嵌密封条,防止过滤水液渗出),便于过滤后残留垃圾的清理卸运。垃圾回收车的输送轨道设计为凸型,中间凸起部位与垃圾存放车底轮接触滑 动,两侧为V形槽,使垃圾存放车运输过程残余水液流回过滤槽内,避免多余水液外流,垃圾回收车与液压缸活塞连接,通过活塞杆滑动,实现车体进或出移动。(4)操作部分操作部分由吸盘升降控制、吸盘摆动控制、垃圾回收车进出控制及水泵操作组成控制台。装置电源采用小型380V交流发电机,电路设计总体上遵循电气控制线路绘制的基本原理,通过接触器、电磁阀线圈、位置开关、熔断器等常用电气元件的配合使用以及开关逻辑的综合运用,对潜水吸盘升降位置及水平摆动进行调整控制,利用减速器及极限开关对托架连带潜水吸盘摆动速度及0° -180°范围内正向或反向缓慢平移进行控制,选用IKff功率水泵作为输送液体的原动力,即将机械能转化为输送液体的的能量;操作“垃圾回收车”控制按钮,实现垃圾回收车进入(向过滤槽方向移动)或退出(向过滤槽反向移动)在输送轨道自动移动,采用上述控制系统,实现水面浮游垃圾清理、过滤、回收、运输等连续自动化作业。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I)装置提供一种清理水面垃圾专用设备,采用自动化控制,安全可靠;(2)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与控制;(3)适用各种小型船体(动力或木船)的安装,使用灵活,安装方便,;(4)装置不受水质和区域限制,潜水吸盘、托架等尺寸设计可根据水域、清污类型不同等情况随意调整,便于扩大水面垃圾清理范围;(5)装置可选用不同规格、型号过滤网,满足不同种类浮游垃圾的清理;应用范围广泛;(6)装置垃圾清理全过程采用自动化流水式作业,劳动强度低,作业效率高;(7)装置工作状态下,不受船体静止或移动条件限制,机动灵活性强;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图I :水面浮游垃圾清理装置简单结构立体图图2 :水面浮游垃圾清理装置电路3 :水面浮游垃圾清理装置电路控制参数图中潜水吸盘I吸入口 2托架3电机4减速器5极限开关6托杆7定位支架8活塞移动杆9液压缸10电磁阀11底座12垃圾回收车13过滤槽14过滤网15垃圾回收车活动门16排水口 17输送轨道18液压缸19排水管20水泵21吸入管22伸缩管23控制台24 五具体实施例方式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加以详细描述。I.将水面浮游垃圾清理装置安装固定于船体上,水泵(21)安装船体底部,高度低于潜水吸盘潜水(I)深度的最低位置,保持水泵(21)前吸入管(22)内存留足够水量,满足水泵(21)启动条件。排水口(17)置于船体外侧,便于过滤水排船体外。2.将清污船体开至河(湖)内垃圾清理区域,根据水面浮游垃圾位置和水位,操作控制台(24) “吸盘升降控制”扳钮,将潜水吸盘⑴潜入水平面以下约200-300MM,接近浮游垃圾底层位置。做好潜水吸盘(I)启动前准备工作。3.操作控制台(24) “水泵”启动按扭,对水面浮游垃圾进行清理。此时,水面浮游垃圾由潜水吸盘内的吸入口(2),途径伸缩管(23)、吸入管(22)、经水泵(21)的排出管(20),进入过滤槽(14)内的垃圾回收车(13)中。4.浮游垃圾装入垃圾回收车(13)中,经过滤网(15)过滤后存留在回收车(13)内,过滤水随过滤网(15)缝隙流入过滤槽(14)的底槽内,通过排水口(17)排入河(湖)内。5.在船体缓慢移动及水面浮游垃圾的清理过程中,利用控制台(24) “摆动控制”扳扭,调整托架(3)连带潜水吸盘(I)水平位置,正向或反向操作时,托架(3)水平摆动0°或180°位置时,触碰减速器(5)内极限开关¢),托架(3)摆动自动换向切换。通过托架(3)往复摆动,潜水吸盘(I)在清污区域内进行水面浮游垃圾的清理作业。6.重复3-5款作业,清理垃圾量逐渐增多,垃圾回收车(13)装满时,停止水泵(21)运行,将垃圾回收车(13)原位暂停片刻,待垃圾回收车(13)内存水溢流过滤槽(17)结束后。利用控制台(24) “垃圾回收车开进、出控制”扳扭,将垃圾回收车(13)开离过滤槽(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清理水面浮游垃圾自动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水吸盘外观新颖,托架横向摆动,托杆垂直移动,过滤槽结构布局、多功能垃圾回收车及输送轨道等设计,具有其独特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煜,
申请(专利权)人:付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