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高分子化学
技术介绍
聚合物刷是把聚合物分子链的一端连接到界面上或者基体表面而形成的一种超薄聚合物涂层。在高接枝密度的情况下,由于邻近分子链之间的距离很小、密度大、尺寸规整等特点,空间排斥力导致聚合物分子链向外伸展,从而使得表面连接聚合物分子链成“刷子”的构型。聚合物刷因为其独特的结构特征(在纳米级别、体积、结构和形状都能够得到 精确、灵活的控制)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已经成为高分子化学的一个研究的热点,被广泛的应用在药物输送、催化、制备纳米导线、生物传感器、表面改性、表面修饰、聚合物纳米材料等领域。聚合物刷的制备主要手段有物理吸附、化学键合(包括表面接枝graftto和表面引发聚合graft from)。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是实现活性自由基聚合,获得可控聚合物的有效方法。采用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SI-ATRP),可通过“graft from”的方式在材料表面合成高密度、聚合物分子量大小可控、分子量分布窄,聚合工艺简单的聚合物刷,并可通过功能性单体或功能性引发剂也可实现ATRP的功能性聚合。但对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来说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境友好的多羟基聚合物分子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如下:1)将基片放在浓硫酸与双氧水体积比为7∶3的混合溶液中,90℃下处理90分钟后,分别置于丙酮、去离子水中超声10分钟,再用去离子水冲洗,最后用氮气将基片表面吹干,得到羟基化的基片;2)将新制备的表面羟基化的基片置于含有1?10mmol氨基硅烷偶联剂的甲苯溶液中,加热至80℃反应24小时后,取出基片,依次用甲苯、甲醇、去离子水、丙酮冲洗三次后,用氮气将基片表面吹干,得氨基硅烷偶联剂修饰的基片;3)将表面氨基化的基片置于含有1?10mmol引发剂的三乙胺和二氯甲烷混合溶液中,三乙胺和二氯甲烷的体积比为1∶15,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铁生,许文俭,张娜,蔡丽丽,赵娜,付志华,吴养洁,崔学晨,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