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水炮泥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83265 阅读:3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7 0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水炮泥及其制备方法,由下列原料组成:刚玉骨料15~25%,刚玉粉料10~20%,红石10~15%,碳化硅10~15%,氮化硅铁0~8%,可塑粘土12~16%,焦炭粉13~18%,高温沥青4~8%,外加硼砂或硼酸1~2%,外加焦油:14~20%。生产设备采用强力搅拌机,将上述原料配好后在搅拌机里先干混1~2分钟,然后边搅拌边加入焦油80~90%,搅拌2~10分钟后根据炮泥情况微调焦油加入量,再继续搅拌15~30分钟,用挤泥机压制成型。本发明专利技术炮泥具有良好的快速烧结性和高温性能,烧后收缩较小,应用过程中减少了大潮泥、断铁口、长时间喷溅、快速扩孔等不良现象。采用新的生产工艺,保证了产品质量的长期稳定,炮泥具有良好的作业性和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耐火材料和冶金
,涉及高炉出铁口用高性能无水炮泥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焦油-浙青结合的Al2O3-SiO2-SiC-C质的高性能无水炮泥及其新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炮泥是高炉冶炼过程中,关系到高炉是否顺利运行的一种关键耐火材料。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高炉不断向大型化、长寿化、强化冶炼方向发展, 对出铁口无水炮泥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今要求其具备多个性能良好的作业性(充填性、开口性)、透气性、烧结性、新旧炮泥的结合性、耐侵蚀性和抗冲刷性等,尤其是要求出铁过程喷溅时间短、扩孔速度慢。设计炮泥配方的过程中,在满足某些性能要求时,难免对别的某些性能要求有所不利,为了尽可能实现所有要求,必须引入多种组分并限制其加入量(如结合剂、烧结剂,膨胀剂、抗蚀剂等),最终取得一个较好的平衡。为了提高炮泥的透气性而引入了大量的焦炭,为了提高炮泥抗冲刷磨损性引入了碳化硅,这些都导致炮泥烧结性能差,主要靠结合粘土等的烧结产生中温强度,早期强度低;若大量引入粘土则导致烧结收缩大、产生断铁口、降低高温强度。长期以来,提高炮泥的烧结性能和高温性能,以及减少炮泥烧后收缩是炮泥工作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水炮泥,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原料按质量百分比组成:刚玉骨料:15~25%刚玉粉料:10~20%红石:10~15%碳化硅:10~15%氮化硅铁:0~8%可塑粘土:12~16%焦炭粉:13~18%高温沥青:4~8%外加硼砂或硼酸:1~2%外加焦油:14~2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富范咏莲刘兴平赵军张君博陈博邱海龙张雯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冶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