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高炉炉顶吊车梁系统整体吊装的连接件及其使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382910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6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固定构件或机器零件用的或防止构件或机器元件之间相对运动用的器件及其使用方法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高炉炉顶吊车梁系统整体吊装的连接件及其使用方法。一种用于高炉炉顶吊车梁系统整体吊装的连接件,包括下传力连接板(11),其特征是:还包括中传力连接板(12)、上传力连接板(13)、销轴(2)、下螺母(31)和下垫圈(41)等销轴(2)套在三块连接板的通孔内。一种用于高炉炉顶吊车梁系统整体吊装的连接件的使用方法,包括地面组装、垂直起吊、角度调整和就位固定这四个依次进行的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施工周期短,施工质量高,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固定构件或机器零件用的或防止构件或机器元件之间相对运动用的器件及其使用方法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高炉炉顶吊车梁 系统整体吊装的连接件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高炉是用于冶铁的关键设备,为了提高冶炼效率,高炉日益向大型化发展,通常容积超过1,OOOm3的为大型高炉,容积超过4,OOOm3的为特大型高炉。高炉的炉顶吊车梁系统是高炉的辅助设备之一,由于安装位置高,质量大,如大型高炉的炉顶吊车梁系统质量超过IOOt,安装位置标高约80m,施工难度很大。目前采用的是分件安装和分部安装方法,这种方法存在如下缺陷1.炉顶吊车梁系统包括吊车梁、辅助桁架、平台板、斜撑、轨道等,构件数量多,分件或分部高空安装,高处作业量大;2.需要投入较多的辅助设施,如临时加固、吊装机具、索具等;3.高空进行空间定位难度大,施工质量难以控制;4.安装完成后,还需高空拆除辅助设施,拆除难度大;5.高空作业危险性高,不确定因素多,安全隐患大;6.高空作业效率低,大型起重设备使用时间长,施工成本高;7.施工工期长,施工平面受限,对整个生产现场物流等影响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施工作业方便、施工质量高、施工安全性高、施工成本低的构件安装设备和方法,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专利技术目的 一种用于高炉炉顶吊车梁系统整体吊装的连接件,包括下传力连接板,下传力连接板的一端开有通孔,其特征是还包括中传力连接板、上传力连接板、销轴、下螺母、上螺母、下垫圈和上垫圈,中传力连接板和上传力连接板的一端都开有通孔,下传力连接板、中传力连接板和上传力连接板从下至上依次叠放且各自一端的通孔互相对齐,下传力连接板、中传力连接板和上传力连接板一端的通孔都和销轴形成间隙配合,销轴套在下传力连接板、中传力连接板和上传力连接板的通孔内,销轴的两端都攻有外螺纹,下螺母旋在销轴的下端,下螺母和下传力连接板之间垫有下垫圈,上螺母旋在销轴的下端,上螺母和上传力连接板之间垫有上垫圈。所述的用于高炉炉顶吊车梁系统整体吊装的连接件,其特征是下传力连接板、中传力连接板、上传力连接板的一侧都开有凹槽,凹槽的截面为矩形,下垫圈和上垫圈都选用弹簧垫圈。所述的用于高炉炉顶吊车梁系统整体吊装的连接件,其特征是下传力连接板和上传力连接板的一条边为半圆弧,下传力连接板上的通孔和上传力连接板上的通孔分别位于所述半圆弧的圆心;中传力连接板的一组对边互相平行,另一组对边一条为斜边另一条为半圆弧,中传力连接板的通孔位于所述半圆弧的圆心,所述斜边和所述平行对边的夹角在 15° 90°。所述的用于高炉炉顶吊车梁系统整体吊装的连接件的使用方法,包括地面组装、垂直起吊、角度调整和就位固定这四个依次进行的步骤,地面组装时,将梁体、辅助桁架、平台和轨道组装成炉顶吊车梁,其特征是地面组装时,在炉顶吊车梁组装完毕后,将炉顶吊车梁和两根斜撑通过四套连接件连接成整体,连接时,将下传力连接板和上传力连接板的一边分别与炉顶吊车梁焊接固定,中传力连接板的一边和斜撑焊接固定,销轴依次穿过下传力连接板、中传力连接板和上传力连接板的通孔,销轴的下端依次套上下垫圈和下螺母,销轴的上端依次套上上垫圈和上螺母,中传力连接板绕销轴自由旋转。起吊时,用起重机垂直提升炉顶吊车梁,使炉顶吊车梁沿铅垂线匀速上升。角度调整时,斜撑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带动中传力连接板绕销轴转动,直至斜撑的上沿抵住炉顶吊车梁的下沿。就位固定时,起重机垂直提升并水平移动炉顶吊车梁,使炉顶吊车梁和高炉炉顶钢架上的内吊车梁对接后固定,使斜撑和支座对接后固定,完成完成高炉炉顶吊车梁系统的整体吊装。本专利技术使用时,将炉顶吊车梁和斜撑用连接件连接成整体,随后用起重机垂直提 升炉顶吊车梁,在提升过程中,连接件中的中传力连接板带动斜撑旋转并定位,从而起到自动调整角度的作用,随后再用起重机经垂直提升和水平移动即可方便的完成炉顶吊车梁和内吊车梁、斜撑和支座的对接,从而完成高炉炉顶吊车梁系统整体吊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安装就位耗时短,对施工平面的物流问题要求低,影响小。2.高空作业量少,安全性高。3.施工质量易于保证。4.大型起重设备的作业时间断。5.辅助设施投入量少,避免了先投入后拆除的重复作业。6.施工周期短,施工成本低。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装配示意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轴测 图3是本专利技术使用时炉顶吊车梁和斜撑组装后的俯视 图4是本专利技术使用时炉顶吊车梁和斜撑组装后的主视 图5是图4中I部分的局部放大 图6是图5中的A-A向视 图7是本专利技术使用时起吊炉顶吊车梁的结构示意 图8是本专利技术使用时斜撑自动调整到位后的结构示意 图9是本专利技术使用时炉顶吊车梁和高炉炉顶钢架对接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 一种用于高炉炉顶吊车梁系统整体吊装的连接件,包括下传力连接板11、中传力连接板12、上传力连接板13、销轴2、下螺母31、上螺母32、下垫圈41和上垫圈42,如图I和图2所示,具体结构是下传力连接板11、中传力连接板12和上传力连接板13的一端都开有通孔,为便于焊接,下传力连接板11、中传力连接板12、上传力连接板13的一侧都开有凹槽,凹槽的截面为矩形,下传力连接板11、中传力连接板12和上传力连接板13从下至上依次叠放且各自一端的通孔互相对齐,下传力连接板11、中传力连接板12和上传力连接板13—端的通孔都和销轴2形成间隙配合,销轴2套在下传力连接板11、中传力连接板12和上传力连接板13的通孔内,销轴2的两端都攻有外螺纹,下螺母31旋在销轴2的下端,下螺母31和下传力连接板11之间垫有下垫圈41,上螺母32旋在销轴2的下端,上螺母32和上传力连接板13之间垫有上垫圈42。为防止销轴2两端螺纹连接松脱,下垫圈41和上垫圈42都选用弹簧垫圈。下传力连接板11、中传力连接板12和上传力连接板13的形状要求是下传力连接板11和上传力连接板13的一条边为半圆弧,下传力连接板11上的通孔和上传力连接板13上的通孔分别位于所述半圆弧的圆心。中传力连接板12的一组对边互相平行,另一组对边一条为斜边另一条为半圆弧,中传力连接板12的通孔位于所述半圆弧的圆心,所述斜边和所述平行对边的夹角根据炉顶吊车梁系统中炉顶吊车梁和斜撑的位置要求而定,一般在15。 90。,本实施例取75°。本实施例使用时,包括地面组装、垂直起吊、角度调整和就位固定这四个依次进行·的步骤,具体如下所述 地面组装时,将梁体、辅助桁架、平台和轨道组装成炉顶吊车梁51,组装完毕后,如图3 图6所示,将炉顶吊车梁51和两根斜撑52通过四套连接件连接成整体,连接时,将下传力连接板11和上传力连接板13的一边分别与炉顶吊车梁51焊接固定,中传力连接板12的一边和斜撑52焊接固定,销轴2依次穿过下传力连接板11、中传力连接板12和上传力连接板13的通孔,销轴2的下端依次套上下垫圈41和下螺母31,销轴2的上端依次套上上垫圈42和上螺母32,中传力连接板12绕销轴2自由旋转。起吊时,如图7所示,用起重机6沿箭头a所示方向垂直提升炉顶吊车梁51,使炉顶吊车梁51沿铅垂线匀速上升。角度调整时,如图7所示,斜撑52在箭头b所示的自身重力作用下,带动中传力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高炉炉顶吊车梁系统整体吊装的连接件,包括下传力连接板(11),下传力连接板(11)的一端开有通孔,其特征是:还包括中传力连接板(12)、上传力连接板(13)、销轴(2)、下螺母(31)、上螺母(32)、下垫圈(41)和上垫圈(42),中传力连接板(12)和上传力连接板(13)的一端都开有通孔,下传力连接板(11)、中传力连接板(12)和上传力连接板(13)从下至上依次叠放且各自一端的通孔互相对齐,下传力连接板(11)、中传力连接板(12)和上传力连接板(13)一端的通孔都和销轴(2)形成间隙配合,销轴(2)套在下传力连接板(11)、中传力连接板(12)和上传力连接板(13)的通孔内,销轴(2)的两端都攻有外螺纹,下螺母(31)旋在销轴(2)的下端,下螺母(31)和下传力连接板(11)之间垫有下垫圈(41),上螺母(32)旋在销轴(2)的下端,上螺母(32)和上传力连接板(13)之间垫有上垫圈(4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雄吴圣杰崔海军钟录平徐柯锋向勇付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