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填充式抗冲击水下浮筒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82632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6 23:33
一种内填充式抗冲击水下浮筒平台,所述水下浮筒平台包括承载浮筒和导流翼板;其中承载浮筒是整个水下浮筒平台的刚性骨架及搭载平台,包括连接环、泡沫、密封挡板、两个耐压筒体;所述导流翼板是整个水下浮筒平台的外层防护罩和导流罩,包括填充层、支撑架和橡胶包覆层;所述导流翼板包覆在承载浮筒外侧,包覆面截面呈流线型;依据不同使用情况,多个承载浮筒可通过其上的金属连接法兰顺序连接组成不同长度的水下浮筒平台。所述水下浮筒平台可进行探测设备搭载,在水中具有一定的搭载能力及减振效果,可抵御一定的冲击,流线型结构减小了流体阻力系数,提高了其在水流及涌浪环境下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填充式抗冲击水下浮筒平台的设计与制造。
技术介绍
“9. 11”恐怖袭击发生后,国际社会逐步加大了打击恐怖活动的力度,然而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恐怖活动的种类和形式也有了新的变化。与传统恐怖活动相比,水下恐怖袭击具备隐蔽性高、成本低、破坏能力强、易攻难防等特点,特别是近年来微型潜器、蛙人装备的迅速发展为水下恐怖活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使得通过水下发起对核电厂水源入口和排放口,大桥基础、水电站、大坝、港口、码头装置以及海军设施等关键目标的攻击成为可能。在缺少水下安保系统的水域,微型潜器、蛙人可以携带爆炸物、化学生物制剂等破坏性物品轻易地躲过水面监控,从容地对确定的目标进行攻击。正因为存在这种非对称性恐怖 袭击的可能,近几年来,水下防御的发展也呈水涨船高之势,各国纷纷加速水下防务建设。据资料显示,目前国内外水下监测措施主要是通过水下系留平台搭载声、光、电、磁等探测设备,对一定范围内的水域进行全天候水下探测与监视。但此类水下系留平台多由金属框架和浮球等部分组成,搭载能力有限、抗冲击能力差,在水流及涌浪环境下,抖动严重,稳定性较差,且多为单点式系泊平台,对系统探测精度及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填充式抗冲击水下浮筒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浮筒平台包括承载浮筒(1)和导流翼板(2);所述导流翼板(2)包覆在承载浮筒(1)外侧,包覆面截面呈流线型;所述承载浮筒(1)包括连接环(3)、泡沫(4)、密封挡板(5)、两个耐压筒体,分别为耐压筒体A(6)和耐压筒体B(12);其中两个耐压筒体A(6)、B(12)平行排列,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连接环(3)固定连接成一体,所述连接环(3)沿耐压筒体A(6)、B(12)的轴向均布;耐压筒体A(6)、B(12)内部均填充泡沫,两端部通过密封挡板(5)密封;两个耐压筒体A(6)、B(12)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金属连接法兰(7);所述导流翼板(2)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栋刘金标秦亚军高频袁晓宇仝志永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