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驱动轴的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81907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6 2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驱动轴的固定装置,由主支架、导轨、辅助支撑板及限位杆构成,导轨设置在主支架顶部的中间位置,辅助支撑板有两个,对称设置在主支架顶部的两侧,限位杆设在辅助支撑板的上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限位杆及辅助支撑板来固定电梯驱动轴的位置,限定驱动轴不会左右移动,从而方便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梯驱动轴的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在制造电梯时,需要将工件进行固定后进行安装操作,现有的固定装置结构比较复杂,而且无法适应不同型号的电梯工件的安装,在改变型号时需要对固定装置做比较大的调整才能够完成工件的固定。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且能够适应不同型号电梯工装的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电梯驱动轴的固定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梯驱动轴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装置由主支架、导轨、辅助支撑板及限位杆构成,所述的导轨设置在主支架顶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辅助支撑板有两个,对称设置在主支架顶部的两侧,所述的限位杆设在辅助支撑板的上部。所述的主支架的两端各设有两个同步定位销。所述的辅助支撑板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卡设电梯驱动轴的凹槽。所述的辅助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两个轴支撑,该轴支撑设置在凹槽的两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限位杆及辅助支撑板来固定电梯驱动轴的位置,限定驱动轴不会左右移动,从而方便操作。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I为主支架、2为导轨、3为辅助支撑板、4为限位杆、5为同步定位销、6为轴支撑。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电梯驱动轴的固定装置,其结构如图I 2所示,该固定装置由主支架I、导轨2、辅助支撑板3及限位杆4构成,导轨2设置在主支架I顶部的中间位置,辅助支撑板3有两个,对称设置在主支架I顶部的两侧,限位杆4设在辅助支撑板3的上部。在主支架I的两端各设有两个同步定位销6,辅助支撑板3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卡设电梯驱动轴的凹槽,另夕卜,在辅助支撑板2的顶部还设置有两个轴支撑6,该轴支撑6设置在凹槽的两侧。使用时,将工件放置在主支架I上,通过限位杆4来定位驱动轴的左右位置,固定驱动轴使其不会左右移动,再利用辅助支撑板3辅助支撑工件·即可。权利要求1.一种电梯驱动轴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装置由主支架、导轨、辅助支撑板及限位杆构成,所述的导轨设置在主支架顶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辅助支撑板有两个,对称设置在主支架顶部的两侧,所述的限位杆设在辅助支撑板的上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电梯驱动轴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支架的两端各设有两个同步定位销。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电梯驱动轴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支撑板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卡设电梯驱动轴的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梯驱动轴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两个轴支撑,该轴支撑设置在凹槽的两侧。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驱动轴的固定装置,由主支架、导轨、辅助支撑板及限位杆构成,导轨设置在主支架顶部的中间位置,辅助支撑板有两个,对称设置在主支架顶部的两侧,限位杆设在辅助支撑板的上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限位杆及辅助支撑板来固定电梯驱动轴的位置,限定驱动轴不会左右移动,从而方便操作。文档编号B25B11/00GK102950551SQ20111023830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8日专利技术者王叶松 申请人:上海龙钰电梯配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驱动轴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装置由主支架、导轨、辅助支撑板及限位杆构成,所述的导轨设置在主支架顶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辅助支撑板有两个,对称设置在主支架顶部的两侧,所述的限位杆设在辅助支撑板的上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叶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龙钰电梯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