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铝催化材料的改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81344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6 2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硅铝催化材料的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将铝源与碱溶液在室温至85℃下中和成胶,成胶终点pH为7~11;(2)按照SiO2∶Al2O3=1∶(1~6)的重量比加入硅源,在室温至90℃下陈化1~10小时;(3)将所得固体沉淀物进行铵交换或酸交换除去杂质离子;(4)将滤饼重新打浆后按照氟硅酸∶材料干基=(0.01~0.12)∶1的重量比与氟硅酸混合,在室温至80℃下反应0.5~2小时;(5)过滤水洗后,在100℃~150℃下干燥10~20小时。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改性方法得到的酸性硅铝催化材料中孔特性明显,孔分布集中,同时含有B酸和L酸中心,且B酸与L酸比例明显提高,材料具有更好的轻油微反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催化材料的改性方法,更进一步说是涉及一种酸性硅铝催化材料的改性方法
技术介绍
催化裂化和加氢裂化是石油炼制过程中两个非常重要的工艺过程,广泛应用于石油加工工业中,在炼油厂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催化裂化和加氢裂化工艺中,重质馏分如减压馏分油或更重组分的渣油在催化剂存在下发生反应,转化 为汽油、馏出液和其他液态裂化产品以及较轻的四碳以下的气态裂化产品,在这些反应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具有高酸性和高裂化活性的催化材料。微孔分子筛材料由于具有较强的酸性以及很高的催化反应活性而被广泛地应用于石油炼制和加工工业中。但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耗竭以及原油重质化、劣质化和掺渣比例不断提高的变化趋势,特别是市场对轻质油品的大量需求,近年来在石油加工中越来越重视对重油、渣油的深加工,部分炼厂已开始掺炼减压渣油,甚至直接以常压渣油为裂化原料。传统的微孔分子筛孔道较小,孔道直径一般小于2nm,孔道的限制作用比较明显,不适用于重油或渣油等大分子的催化反应。无定形硅铝材料同样是一种酸性材料,既具有B酸中心又具有L酸中心,是早期催化裂化催化剂中的主要活性组分,但由于其裂化活性较低且所需要的反应温度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硅铝催化材料的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将铝源与碱溶液在室温至85℃下中和成胶,成胶终点pH为7~11;(2)按照SiO2∶Al2O3=1∶(1~6)的重量比加入硅源,在室温至90℃下陈化1~10小时;(3)将所得固体沉淀物进行铵交换或酸交换除去杂质离子;(4)将滤饼重新打浆后按照氟硅酸∶材料干基=(0.01~0.12)∶1的重量比与氟硅酸混合,在室温至80℃下反应0.5~2小时;(5)过滤水洗后,在100℃~150℃下干燥10~20小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金玉罗一斌舒兴田闫荣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