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遮荫保湿棚架,包括立柱、拉杆和支撑线,支撑线包括第一层支撑线和第二层支撑线,立柱上端套接有快速接头Ⅱ,立杆顶端套接快速快速接头Ⅰ,拉杆通过快速接头Ⅰ横向连接于立柱顶端,拉杆中部固定连接双层连接接头,立柱包括主立柱和边立柱,主立柱顶端的快速接头Ⅰ上纵向连接主赛钢线,双层连接接头顶端连接纵向第一层支撑线,双层连接接头末端连接纵向第二层支撑线和调节赛钢线,边立柱间通过快速接头Ⅰ与位于周边的拉杆连接,横向第一层支撑线每隔12米连接有地埋支撑杆,所有边立柱上端上固定设置有背线,该遮荫棚架搭建速度快,强度高,适于大规模生产且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业设施,尤其涉及一种专用于三七生产的遮荫保湿棚架。
技术介绍
现有许多有价值的植物和药材的生产都采用高效的大棚化生产,很多植物和药材如三七,由于生性喜荫,这样就需要有专门的调光遮荫棚来遮挡阳光,使棚内喜阴植物更好的生长,遮荫棚由遮阳网和遮荫棚架组成。传统的遮荫棚架多用直径为ecnTlOcm新杉木桩,按I. 7X (I. Tl. Om)打点栽叉,铺上大杆(或8号铁丝)固定,每空放置4飞根小杆,铺盖杉树叶,在顶面加2 3根压条,调整透光率在109^12%之间后将小杆固定。但木桩体积笨重,打点栽插十分不便,钢丝缠绕过程繁琐且不易拆卸更改,木桩除预埋在红壤外,其余全部暴露在长时间干燥、紫外线强烈的长时间日照中,容易腐烂,使用寿命低,另外大量山林的砍伐对环境也造成了破坏,无法适用于长时间的大规模生产,该遮荫棚架建造缓慢,费时费力,效率十分低,适用率低,无法长期大规模生产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专用于三七生产的遮荫保湿棚架,由可循环利用材料制成,通过全新的结构和搭建方法,解决了传统遮荫棚架搭建时需砍伐大量山林的矛盾;解决了传统遮荫棚架搭建缓慢,费时费力,效率底下的弊端;解决了不同坡度的各种地质条件大规模生产化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遮荫保湿棚架,包括立柱、拉杆和支撑线,所述支撑线包括第一层支撑线和第二层支撑线,立柱上端套接有快速接头II,立柱顶端套接快速接头I,拉杆通过快速接头I横向连接于立柱顶端,拉杆包括主拉杆和边拉杆,主拉杆中部固定连接杆双层连接接头,立柱包括主立柱和边立柱,主立柱顶端的快速接头I上纵向连接主支撑线,杆双层连接接头顶端纵向连接纵向第一层支撑线,杆双层连接接头末端连接调节线和纵向第二层支撑线,边立柱间通过快速接头I与位于周边的边拉杆连接,主支撑线和纵向第一层支撑线中部分别连接有线双层连接接头,线双层连接接头顶端横向连接横向第一层支撑线,线双层连接接头末端连接纵向第二层支撑线,横向第一层支撑线上连接有地埋支撑杆,所述所有边立柱上端上固定设置有背线。该遮荫保湿棚架通过设置快速接头I、快速接头II、杆双层连接接头和线双层连接接头,大大加快了遮荫棚架的搭建速度,使遮荫棚架的搭建具有规则的连接方式,方便拆卸更换,且立柱、拉杆、地埋支撑杆等遮荫棚架的各个连接件采用标准化结构设计,适用于大规模产业化生产,使三七的生产更具标准化、规模化。作为优选,所述快速接头I通过铆钉与立柱固定连接,快速接头I十字方向的端部分别设置有用于铰接的连接头,连接头处连接有螺丝,连接头处通过螺丝分别铰接有可相对连接头上下转动的一字封头和拉脚轴套,一字封头套接拉杆的一端,拉脚轴套固定连接主支撑线。通过快速接头I实现拉杆和主支撑线的快速连接,相邻连接的立柱和拉杆间可成角度大最大达60度,适用于各个坡度的地形。作为优选,所述快速接头II通过铆钉与立柱固定连接,快速接头II的十字端部分别设置有接口,接口处插接有带有内螺纹的调节螺母,调节螺母内螺纹连接端部带有外螺纹的调节线的一端,调节线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带有内螺纹的调节接头,调节接头螺纹连接调节线和端部带有外螺纹的第二层支撑线。二层采用的快速接头II实现了横纵方向的支撑线的快速连接,考虑了二层调整线间预涨紧和完工涨紧,在结构上留有更大的调节空间。作为优选,所述杆双层连接接头包括固定夹头和双十字接头,固定夹头和双十字接头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标尺,固定夹头顶部设置有支撑线夹口,固定夹头中部设置有拉杆穿孔口,拉杆穿孔口和支撑线夹口的轴线呈十字交错,支撑线夹口内夹有纵向第一层支撑线,固定夹头通过铆钉固定连接主拉杆,双十字接头处设置有相连的两个支撑口,两个支撑 口的轴线呈十字交错,两个支撑口内固定连接调节线和纵向第二层支撑线。杆双层连接接头连接固定拉杆中部的纵向第一层支撑线、横向第二层支撑线和纵向第二层支撑线。作为优选,所述地埋支撑杆连接于横向第一层支撑线和纵向第一层支撑线交接处,且沿着横向第一层支撑线按间隔12米分布,所有主立柱横向和纵向均间隔4米,边立柱间隔4米,且所有立柱底端设置有埋土端,埋土端埋入土壤深度为3(T45cm。通过地埋支撑杆的合理分布,增强整个遮荫蓬架的抗外力载荷能力。作为优选,所述横向第一层支撑线和纵向第一层支撑线分别采用横向第一层支撑赛钢线和纵向第一层支撑赛钢线,主支撑线、调节线和纵向第二层支撑线分别采用主赛钢线、调节赛钢线和纵向第二层支撑赛钢线,背线采用赛钢线。通过该结构增加第一层和第二层支撑线的承载负荷并满足双层遮阳网调光要求。作为优选,所述主立柱、边立柱、主拉杆、边拉杆和地埋支撑杆采用高分子防腐杆。通过该结构延长立柱、拉杆和地埋支撑杆的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所述背线通过拉脚轴套固定设置于边立柱的快速接头I,背线与边立柱所成的角度为30度。选择最佳角度,提高整个遮荫蓬架的抗外力载荷能力。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遮荫保湿棚架解决了立柱、拉杆等的反复利用问题,搭建速度快,强度高,环保、经济可反复利用,适于大规模生产且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 图2是图I中A处放大的一种结构示意 图3是图2的左视 图4是图I中B处放大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左视的一种剖视 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双层连接接头的一种剖视 图7是图6的一种左视 图中1、主拉杆,2、防风赛钢线,3、纵向第一层支撑赛钢线,4、主赛钢线,5、线双层连接接头,6、调节赛钢线,7、边拉杆,8、背线,9、主立柱,10、边立柱,11、横向第一层支撑赛钢线,12、地埋支撑杆,13、螺丝,14、一字封头,15、快速接头I,16、拉脚轴套,17、快速接头II,18、铆钉,19、调节螺母,20、调节接头,21、固定夹头,22、销轴,23、连接标尺,24、双十字接头,25、纵向第二层支撑赛钢线,26、杆双层连接接头。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实施例如附图1-7所示,一种遮荫保湿棚架,包括立柱、拉杆和支撑线,支撑线包括第一层支撑线和第二层支撑线,立柱上端套接有快速接头II 17,立柱顶端套接快速接头I 15,拉杆通过快速接头I横向连接于立柱顶端,拉杆包括主拉杆I和边拉杆7,主拉杆中部固定连接杆双层连接接头26,立柱包括主立柱9和边立柱10,主立柱顶端的快速接头I上纵向连接主支撑线,杆双层连接接头顶端纵向连接纵向第一层支撑线,杆双层连接接头末端连接调节线和纵向第二层支撑线,边立柱间通过快速接头I与位于周边的边拉杆连 接,主支撑线和纵向第一层支撑线中部分别连接有线双层连接接头5,线双层连接接头顶端横向连接横向第一层支撑线,线双层连接接头末端连接纵向第二层支撑线,横向第一层支撑线上连接有地埋支撑杆12,所有边立柱上端上固定设置有背线8,快速接头I通过铆钉18与立柱固定连接,快速接头I十字方向的端部分别设置有用于铰接的连接头,连接头处连接有螺丝13,连接头处通过螺丝分别铰接有可相对连接头上下转动的一字封头14和拉脚轴套16,一字封头套接拉杆的一端,拉脚轴套固定连接主支撑线,快速接头II通过铆钉与立柱固定连接,快速接头II的十字端部分别设置有接口,接口处插接有带有内螺纹的调节螺母19,调节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遮荫保湿棚架,包括立柱、拉杆和支撑线,其特征是,所述支撑线包括第一层支撑线和第二层支撑线,立柱上端套接有快速接头Ⅱ,立柱顶端套接快速接头Ⅰ,拉杆通过快速接头Ⅰ横向连接于立柱顶端,拉杆包括主拉杆和边拉杆,主拉杆中部固定连接杆双层连接接头,立柱包括主立柱和边立柱,主立柱顶端的快速接头Ⅰ上纵向连接主支撑线,杆双层连接接头顶端纵向连接纵向第一层支撑线,杆双层连接接头末端连接调节线和纵向第二层支撑线,边立柱间通过快速接头Ⅰ与位于周边的边拉杆连接,主支撑线和纵向第一层支撑线中部分别连接有线双层连接接头,线双层连接接头顶端横向连接横向第一层支撑线,线双层连接接头末端连接纵向第二层支撑线,横向第一层支撑线上连接有地埋支撑杆,所述所有边立柱上端上固定设置有背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艳防,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德裕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