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戊吡虫胍和茚虫威复配杀虫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9337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1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药制剂领域,公开了一种戊吡虫胍和茚虫威复配杀虫组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杀虫组合物由戊吡虫胍和茚虫威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戊吡虫胍和茚虫威复配杀虫剂,由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杀虫组合物和农药制剂上可以接受的辅料组成,所述杀虫组合物占所述杀虫剂的质量百分比为0.1%-90%。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杀虫组合物及其制剂对鳞翅目害虫的杀虫效果显著提高,具有明显增效作用,而且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杀虫组合物及其制剂采用多种活性成分复配,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可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药制剂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戊吡虫胍和茚虫威复配杀虫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应用
技术介绍
鳞翅目是昆虫纲中第二大的目,包括各种蝴蝶和蛾类,绝大部分属于害虫。鳞翅目害虫对农作物危害极大,几乎每一种作物都会受到一种或两种鳞翅目害虫的危害。我国农作物每年因鳞翅目害虫而损失严重,因此绝大部分农田普遍使用杀虫剂来防治鳞翅目害虫。农业害虫的防治中化学防治占主要地位。随着农药的的长期使用、用量的增加使得害虫的抗药性不断增加,抗性害虫的种类越来越多,也越难防治。而且大量使用农药还会加剧环境污染,危害人类健康。目前,国内外都积极推动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环境友好新型农药及制剂。但是开发一种新活性成分周期长、成本高,而将不同作用机制的活性成分进行混配,往往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合理的混配可以产生增效作用,可以延长单剂的使用 寿命。不同杀虫剂活性组分混合后各活性成分由于组成、结构、理化性质的差异,使得各活性成分之间的联合作用通常表示为增效作用、相加作用或拮抗作用,因此,合理选择杀虫剂种类是复配杀虫剂达到增效作用的最关键因素。茚虫威(Indoxacarb),化学名称为7_氯_2,5_ 二氢-2_茚并恶二嗪_4a(3H)_甲酸甲酯,是美国杜邦公司研制并开发的恶二嗪类钠通道阻断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通过阻断昆虫神经细胞内的钠离子通道,使神经细胞丧失功能,几乎对所有鳞翅目害虫都有效。药剂通过接触和取食进入昆虫体内,0-4小时内昆虫即停止取食,随即被麻痹,昆虫的协调能力会下降(可导致幼虫从作物上落下),一般在药后24-60小时内死亡。适用于防治甘蓝、花椰类、芥蓝、番茄、辣椒、黄瓜、小胡瓜、茄子、莴苣、苹果、梨、桃、杏、棉花、马铃薯、葡萄等作物上的甜菜夜蛾、小菜蛾、菜青虫、斜纹夜蛾、甘蓝夜蛾、棉铃虫、烟青虫、卷叶蛾类、苹果蠹蛾、叶蝉、金刚钻、马铃薯甲虫等害虫。高效的杀虫剂能够更好地保护农作物的生长,虽然茚虫威对鳞翅目害虫有优异防效,但其防治效果还不能最大程度地保护农作物不受到鳞翅目害虫的侵害,而且长期使用茚虫威也易产生抗性,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复配型的、具有更高防治效果的杀虫组合物,以便更好地保护作物免受鳞翅目害虫的侵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戊吡虫胍和茚虫威复配杀虫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应用,使其能够提高对鳞翅目害虫的防效。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戊吡虫胍和茚虫威复配杀虫组合物,由戊吡虫胍和茚虫威组成。其中,所述戊吡虫胍和茚虫威的质量比优选为1:100-100:1,进一步优选为I 90-90:1,再进一步优选为1:30-60:1,更优选为1:1-20:1,最优选为4:1。却虫威(indoxacarb),化学名称为7_氯_2,3, 4a, 5_四氢_2_茚并 恶二嗪-4a-羧酸甲酯,由美国杜邦公司开发成功噁二嗪类高效广谱杀虫剂,是钠离子通道抑制剂,结构新作用机理独特,用量低,对几乎所有鳞翅目害虫(如棉铃虫、菜青虫、烟青虫、小菜蛾等)都有效,而对人类,环境作物和非靶标生物安全等特点。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对各龄期幼虫都有效。药剂通过接触和取食进入昆虫体内,0-4小时内昆虫即停止取食,随即被麻痹,昆虫的协调能力会下降(可导致幼虫从作物上落下),一般在药后24-60小时内死亡。但茚虫威内吸作用差,基本无传导性,持效期偏短,防治成本较高。戊吡虫胍,化学名称为I-硝基-3— -4-戊亚甲基氨基胍,属硝基缩氨基胍类化合物,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全新杀虫剂,其将新烟碱类杀虫剂与缩胺脲类杀虫剂的活性结构构建到同一分子中,兼具新烟碱类杀虫剂和钠离子通道 抑制剂类杀虫剂的结构特征,因而也兼具这两类杀虫剂的杀虫谱,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具有多作用靶标的特点,会使害虫产生抗药性的速度大大降低。该产品对蚜虫、飞虱、棉铃虫等多种刺吸式口器害虫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戊吡虫胍和茚虫威复配杀虫剂,由本专利技术所述杀虫组合物和农药制剂可以接受辅料组成。其中,所述杀虫组合物占所述杀虫剂的质量百分比为O. 1%_90%,优选为10%_90%。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本专利技术可制成农业上可以接受的任何剂型,优选制剂剂型为可湿性粉剂、微乳剂、乳油或悬浮剂。本专利技术所述农药制剂可以接受辅料本领域公知的固体载体、液体稀释剂中的一种和表面活性剂组成,其中所述固体载体、液体稀释剂和表面活性剂的数量为一种或多种。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辅料,表面活性剂可以选自烷基磺酸盐、脂肪醇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钙、木质素磺酸盐、羧甲基纤维素、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农乳500#、农乳600#、农乳700#、农乳2201、农乳8209、农乳8312、农乳8210、农乳NP-10、农乳0425、农乳0408、农乳3517、农乳8220、农乳8210、NN0\BX\LS、JFC、NMP等;固体载体可以选自膨润土、白炭黑、高粘土、陶土、硅藻土、轻质碳酸钙、滑石粉等;液体稀释剂可以选自环己酮、丙酮、二甲基乙酰胺、丁基缩水甘油醚(BGE)、异戊醇、异丙醇、甲醇、油酸甲酯、大豆色拉油、二甲基亚砜、水等。不同杀虫剂活性组分混合后各活性成分由于组成、结构、理化性质的差异,使得各活性成分之间的联合作用通常表示为增效作用、相加作用或拮抗作用。所谓增效作用就是不同物质间的相互协作作用,其产生的效果大于各个成分效果的总合;而相加作用就是其产生的效果等于各个成分效果的总合;拮抗作用是指两种物质作用于生物机体时,一种物质干扰另一种物质的效果,或彼此互相干扰对方的效果,使总体效果下降的现象。本专利技术按照浸溃法进行室内毒力生物测定,以小菜蛾和甜菜夜蛾为目标害虫,计算共毒系数评价戊吡虫胍和茚虫威混用效果,结果显示共毒系数均大于120,表明二者的混合使用具有明显增效作用,且对具有抗药性的害虫具有较高防治效果。此外,在对小菜蛾和甜菜夜蛾的药效试验中,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不同配比的杀虫剂以及戊吡虫胍单剂、茚虫威单剂进行对比,在有效成分用量等于单剂的前提下,杀虫效果高于各单剂,表明本专利技术所述杀虫组合物及其制剂能够提高对鳞翅目害虫的防效,并具有增效作用。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述杀虫组合物能够应用在防治鳞翅目害虫中,所述鳞翅目害虫优选为小菜蛾和甜菜夜蛾。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所述杀虫组合物及其制剂对鳞翅目害虫的杀虫效果显著提高,具有明显增效作用,而且本专利技术所述杀虫组合物及其制剂采用多种活性成分复配,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可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戊吡虫胍和茚虫威复配杀虫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应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产品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
技术实现思路
、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产品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专利技术技术。为了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戊吡虫胍和茚虫威复配杀虫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应用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I :18. 2%戊吡虫胍·茚虫威可湿性粉剂戊吡虫胍O. 2%、茚虫威18%、甲基纤维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戊吡虫胍和茚虫威复配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戊吡虫胍和茚虫威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邦斌何普泉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星宇化学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