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9338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1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药组合物,其中包含呋虫胺与咯菌腈两种活性组分。该组合物高效、低毒,可用于防治小麦蚜虫、全蚀病、黄矮病,具有优异的杀虫、杀菌活性,在减少用量的同时,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延长持效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对植物安全无药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药领域,具体说是以呋虫胺和咯菌腈为有效成分的农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呋虫胺(dinotefuran)是日本三井东亚化学株式会社开发、并在2002年上市的新型烟碱类杀虫剂。它是碱类杀虫剂唯一不含氯原子和芳环的.被称之为第三代烟碱类杀虫齐U,具有超高效、广谱、用量少、毒性低、药效持久、对作物无药害、使用安全等优点。该药剂具有触杀、胃毒、和根部内吸性强、速效高、持效期长、杀虫谱广等特点,且对刺吸口器 害虫有优异防效,并在很低的剂量即显示了很高的杀虫活性。主要用于防治小麦、棉花、果树、烟叶等多种作物上的蚜虫、叶蝉、飞虱、蓟马、粉虱及其抗性品系,同时对鞘翅目、双翅目和鳞翅目、双翅目、甲虫目和总翅目害虫有高效,并对蜚蠊、自蚁、家蝇等卫生害虫有高效。咯菌腈(Fludioxonil)为非内吸性苯吡咯类杀菌剂,它通过抑制葡萄糖磷酰化有关的转运来抑制菌丝生长,最终导致病菌死亡,其独特的作用机制,与其它已知的杀菌剂没有交互抗性,在种子萌发是,咯菌腈可被少量吸收,从而可以控制种子和颖果内部的病菌;同时咯菌腈在土壤中几乎不移动,因此能够一直保留在种子周围的区域,对作物根部提供长期的保护。另外咯菌腈优良的剂型使种子包衣成膜快,不脱落,咯菌腈对作物种子安全,耐受性好,包衣种子可以直接播种,在适当贮存条件下可放至下一个播种季节播种。用于小麦、大麦、玉米、豌豆、油菜、葡萄、草坪、观赏作物叶面处理,防治雪腐镰孢菌、小麦网腥黑腐菌、立枯病菌等,对全蚀病有特效;对谷物和非谷物种子处理,防治种传和土传病菌,如链格孢属、壳二孢属、曲霉属、镰孢菌属、长螺孢属、丝核菌属及青霉属菌。小麦蚜虫是小麦上的主要虫害之一,小麦蚜虫有麦长管蚜、麦二叉蚜、禾谷缢管蚜等多种,全国各地麦区均普遍发生,常以麦长管蚜和麦二叉蚜发生的数量最多。在小麦苗期,麦蚜多以成、若虫集中在小麦背面,叶鞘及心叶处,小麦拔节、抽穗后,多以成虫、若虫群集在寄主作物的茎杆、叶片及嫩穗上刺吸危害,吸取汁液使叶片出现黄斑或全枯黄,生长停滞,灌浆不足,分蘖减少,籽粒秕瘦,严重时麦穗枯白,不能结实,严重影响产量。此外,麦二叉蚜还能传播小麦黄矮病。小麦全蚀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小麦上的毁灭性根部土传真菌病害,一般苗期症状不明显,仅部分根系变黑、严重时引起植株发黄和生长不良,分蘖前后,基部老叶变黄,分蘖少,早春返青慢,黄叶多,严重的枯死,拔节以后,根部和茎基部1-2节节间严重变黑腐烂,植株矮化,在抽穗前后发病逐渐明显,主要症状是茎杆基部及叶鞘变黑脚症状,根部变黑腐烂,根表可见病菌着生的葡萄菌丝,到抽穗灌浆期,茎基部明显变黑腐烂,形成典型的“黑脚”症状,病部叶鞘容易剥离,叶鞘内侧与茎基部的表面形成灰黑色的菌丝层,由于病株根部与茎基部腐烂,病株常早枯死,形成白穗或子粒秕瘦,重者可致绝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呋虫胺与咯菌腈进行合理混配,解决在植物病害和虫害同期发生时多次重复施药给使用者带来不便,以及重复施药造成的药害等不利影响,尤其是用于小麦全蚀病和蚜虫。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用呋虫胺与咯菌腈复配而成的农药组合物,通过室内配方筛选毒力测定实验、混剂的田间药效实验,明确两种的合理配方,即呋虫胺与咯菌腈的重量比例为1:80 80:1,在较佳配方下,对小麦全蚀病、姆虫和黄矮病防治达到较好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组合物可由已知的方法制备成适合农业使用的任意一种剂型,比较好的剂型为悬浮种衣剂。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中使用的助剂包括分散剂、增稠剂、粘结剂及其他有益于有效成分在制剂中稳定和药效发挥的已知物质,都是农药制剂中常用或允许使用的各种成分,并无特别限定,具体成分和用量根据配方要求通过试验确定。 本专利技术的杀虫杀菌剂组合物可用于小麦苗期蚜虫虱、蓟马、全蚀病等的防治,尤其对蚜虫和全蚀病有很好的防效。本专利技术有如下显著效果联合优点一、呋虫胺与咯菌腈混配后,对小麦苗期的黄矮病也有明显的作用效果。能防治小麦苗期害虫和病害具有双重控制作用;二、呋虫胺与咯菌腈混配后用于小麦拌种,减少了用药成本,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三、呋虫胺与咯菌腈混配后延长了防治效果,四、呋虫胺与咯菌腈混配后,可以促进小麦幼苗生长、具有保苗、壮苗和抗病的效果。申请人:对呋虫胺与咯菌腈进行了配方筛选研究,具体实验情况及结果如下实验药剂采用95%呋虫胺原药和95%咯菌腈原药,由专利技术人配制成所需制剂,根据设定的配比浓度,配制成所需浓度药液备用。实验采用盆栽法全蚀病将药剂与种子拌种,播种到带有禾顶囊壳菌的土壤中,播种后移到光照培养箱内培养,温度27°C,湿度80% 90%,每天观察出苗情况,20天后调查病株率及其秧苗素质(包括株高、鲜重、根长、根数)病株数(%)= ■■■■■- X 1-00 I周fLSfrl数防治M CO 一划,丨麵纖—χ刚 n如对照病株ftxl°°蚜虫将药剂与种子拌种,播种后移到光照培养箱内培养,温度27°C,湿度80% 90%,待小麦长到5叶时,接种100头蚜虫于小麦叶上,15d、30d、45d后调查活虫数。虫Cl 减退率(%) =χ 100 100防治舰⑴=X 100 100 - ^.I 丨对Ri虫 I IΑ41Φ室内生测结果如下表所示表I不同复配制剂室内测定结果权利要求1.一种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由呋虫胺和咯菌腈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呋虫胺与咯菌腈的重量比为1:80 80: I。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剂型为悬浮种衣剂。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主要用于防治小麦全蚀病、蚜虫和黄矮病。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药组合物,其中包含呋虫胺与咯菌腈两种活性组分。该组合物高效、低毒,可用于防治小麦蚜虫、全蚀病、黄矮病,具有优异的杀虫、杀菌活性,在减少用量的同时,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延长持效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对植物安全无药害。文档编号A01N25/04GK102939985SQ20121039670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8日专利技术者杨会营, 刘晓娇, 王占娣, 张 浩, 马嵩岳 申请人:北京燕化永乐农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由呋虫胺和咯菌腈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会营刘晓娇王占娣张浩马嵩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燕化永乐农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