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8827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7:08
一种发光二极管电路,包括多条扫描线及多个发光二极管群组。每一个发光二极管群组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且每一个发光二极管群组中至少具有一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以及一第二发光二极管单元,第一端分别耦接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的阳极端与第二发光二极管单元的阴极端,第二端分别耦接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的阴极端与第二发光二极管单元的阳极端。每一个发光二极管群组的第一端耦接多条扫描线其中一条,且第二端耦接多条扫描线中的另一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发光二极管电路可将发光二极管设置在第一扫描线与第二扫描线之间,还可以将发光二极管设置在两条第一扫描线之间或者两条第二扫描线之间,藉此可以用最少的扫描线驱动最多发光二极管。(*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电路,且特别是涉及一种任两条扫描线之间都可设置有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二极管电路。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是目前广泛运用的光源种类之一,除了体积小、发光效果优良之外,还具有环保节能的特性,因此市面上已有不少的个人照明设备、大型显示广告板或背光光源设备等产品大量使用了发光二极管。—般来说,传统的发光二极管电路中至少会有一组第一扫描线、一组第二扫描线以及若干个发光二极管,每一个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端都耦接在第一扫描在线上,而每一个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端都耦接在第二扫描在线上。藉此,使用者可通过控制第一扫描线与第 二扫描线之间的工作电压差,使得发光二极管可以据以发光。然而,若以两条第一扫描线与两条第二扫描线的传统发光二极管电路为例,传统的发光二极管电路仅能控制4个发光二极管。以控制同样数量的发光二极管来说,在其他设备(例如扫描线的驱动电路)固定不变的情况下,若同样数量的扫描线可以控制更多的发光二极管,则发光二极管电路的成本应可以进一步降低。因此,为了使同样数量的扫描线控制更多的发光二极管,目前市面上可看到以图I的连接方式设置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二极管电路。请参见图1,传统的发光二极管电路9具有多条的第一扫描线90(如平行的扫描线90a、90b、90c)、多条的第二扫描线92(如垂直的扫描线92a、92b、92c)以及多个发光二极管群组940 948。在此,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940 948可根据耦接扫描线的不同,而可个别进行操作。举例来说,以发光二极管群组940为例,发光二极管940是将阴极端耦接在第一扫描线90a而阳极端耦接在第二扫描线92a上。当开关SWa与开关SWd均导通时,第二扫描线92a的工作电压被提高到一个预设的高电压(例如VCC),且第一扫描线90a上的工作电压被降低到一个预设的低电压(例如GND)时,发光二极管940可被导通而发光。换句话说,若同样以3条第一扫描线与3条第二扫描线的发光二极管电路为例,图I示出的发光二极管电路9只能控制9个发光二极管(如图I示出的发光二极管940 948),实际上,这种发光二极管电路仍不是以最有效率的方式设置发光二极管。因此,业界亟需一种在驱动大量的发光二极管时,可以用最少的扫描线驱动最多个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二极管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电路,除了可将发光二极管设置在第一扫描线与第二扫描线之间,还可以将发光二极管设置在两条第一扫描线之间或者两条第二扫描线之间,藉此可以用最少的扫描线驱动最多个发光二极管。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电路,该发光二极管电路包括多条扫描线以及多个发光二极管群组。每一个发光二极管群组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且每一个发光二极管群组中至少具有一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以及一第二发光二极管单元,第一端分别耦接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的阳极端与第二发光二极管单元的阴极端,第二端分别耦接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的阴极端与第二发光二极管单元的阳极端。其中,每一个发光二极管群组的第一端耦接所述多条扫描线的其中一条且第二端耦接所述多条扫描线中的另一条。于本技术一不范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多条扫描线区分为多条第一扫描线与多条第二扫描线,所述多条第一扫描线与所述多条第二扫描线分别由不同的驱动电路进行驱动。在此,至少有一个发光二极管群组的第一端耦接所述多条第一扫描线的其中一条且第二端耦接所述多条第二扫描线的其中一条;至少另有一个发光二极管群组的第一端耦接所述多条第一扫描线的其中一条且第二端耦接所述多条第一扫描线中的另一条;至少再有一个发光二极管群组的第一端耦接所述多条第二扫描线的其中一条且第二端耦接所述多条第二扫描线中的另一条。进一步地,每一个发光二极管群组中的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由多个发光二极管串联而成,当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的阳极端与阴极端之间的电压差大于一第一导通电压时,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中的所述发光二极管均发光。进一步地,每一个发光二极管群组中的第二发光二极管单元由多个发光二极管串联而成,当第二发光二极管单元的阳极端与阴极端之间的电压差大于一第二导通电压时,第二发光二极管单元中的发光二极管均发光。进一步地,当扫描线的数量总和为L,且所有的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以及所有的第·二发光二极管单元的数量总和为N时,则N与L的关系式为N=L2-L, N与L均为正整数。此外,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发光二极管电路,具有多条扫描线以及多个发光二极管单元。其中,在所述多条扫描线中的任两条扫描线之间均至少有一个发光二极管单元。进一步地,每一个发光二极管单元由多个发光二极管串联而成,当发光二极管单元的阳极端与阴极端之间的电压差大于一导通电压时,发光二极管单元中的发光二极管均发光。进一步地,当扫描线的数量总和为L,且发光二极管单元的数量总和为N时,则N与L的关系式为N=L2-L, N与L均为正整数。综上所述,本技术的发光二极管电路可以在任意的两条扫描线之间设置有发光二极管,并不限制所述两条扫描线是否属于同一个群组。换句话说,本技术的发光二极管电路除了可将发光二极管设置在第一扫描线与第二扫描线之间,还可以将发光二极管设置在两条第一扫描线之间或者两条第二扫描线之间,藉此可以用最少的扫描线驱动最多个发光二极管。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此等说明与所附图式仅用来说明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作任何的限制。附图说明图I为已知的发光二极管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电路的电路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I :发光二极管电路10、10a、10b、12、12a、12b :扫描线 14、140 149 :发光二极管群组140a 149a :第一端140b 149b :第二端1402 1494 :发光二极管单元2:发光二极管电路20、20a、20b、22、22a、22b :扫描线24、240a 249a、240b 249b :发光二极管单元SWa SWf、SWl SW4 :开关VCC:高电压端GND:低电压端9:发光二极管电路90、90a、90b、90c、92、92a、92b、92c :扫描线940 948 :发光二极管单元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2,图2示出了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电路I具有多条扫描线10、多条扫描线12以及多个发光二极管群组14。以图2示出的例子来说,扫描线10还可细分成扫描线10a、扫描线10b,扫描线12还可细分成扫描线12a、扫描线12b,而发光二极管群组14可根据耦接扫描线的不同,细分成发光二极管群组14(T149。以下分别就图2中的发光二极管电路I的各部元件做详细说明。所述多条扫描线10与所述多条扫描线12分别耦接于至少一个驱动电路上,使得驱动电路(未示出)所产生的工作电压可通过所述多条扫描线10与所述多条扫描线12提供给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群组14。于实务上,扫描线10a、扫描线IOb可视为第一个扫描线群组中的扫描线,并由一个独立的驱动电路(未示出)控制这一个扫描线群组中的开关SW1、Sff20另外,扫描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二极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电路包括:?多条扫描线;以及?多个发光二极管群组,每一个所述发光二极管群组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且每一个所述发光二极管群组中至少具有一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以及一第二发光二极管单元,所述第一端分别耦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的阳极端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单元的阴极端,所述第二端分别耦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的阴极端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单元的阳极端;?其中,每一个所述发光二极管群组的所述第一端耦接所述多条扫描线的其中一条且所述第二端耦接所述多条扫描线中的另一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正隆
申请(专利权)人:森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