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热装置,包括藉由两端电瓷头固为一体的电热丝、石英管、聚光镜和反光罩,其中:该电热丝装设于所述石英管管体内,该反光罩呈弧状并以开口态势设于所述石英管外围,该聚光镜紧靠所述开口安装,藉由此等形状、结构及其结合,实现了该发热装置的设计构造。(*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家电领域,尤指适于烘烤食品的一种发热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发热装置一般是采用具有电热丝的碳素管或石英管组成,此等碳素管或石英管虽然能烘烤食品,但不符合当今市场倡导的环保节能、快速加热的用户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集中火力快速加热,又能节省能源的适于发热装置。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应用的技术是一种发热装置,包括藉由两端电瓷头固为一体的电热丝、石英管、聚光镜和反光罩,其中该电热丝装设于所述石英管的管体内,该反光罩呈弧状并以开口态势设于所述石英管的外围,该聚光镜紧靠所述开口安装。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聚光镜是石英玻璃材料成型的凸透镜,且与所述石英管一体成型,其中该凸透镜包括上弧面和下弧面,该石英管包括内弧面和外弧面;所述上弧面与所述内弧面连成一体;所述下弧面与所述外弧面共同连成圆形表面;所述石英管相对于装设在外围的反光罩具有间距,所述凸透镜照应所述反光罩的开口装设。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聚光镜是石英玻璃材料成型的凸透镜,该凸透镜是插入所述石英管管体安装的结合机构,其中所述凸透镜包括上弧面和下弧面,所述石英管包括内弧面和外弧面,所述下弧面抵靠所述内弧面安装,所述上弧面向管体中套装的所述电热丝方向凸出;所述凸透镜透过抵靠的该内弧面及其外弧面位置,以照射所述开口的态势装设。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石英管包括凹进的弧形部,该弧形部容所述聚光镜抵接;所述聚光镜的尺寸大小是可封合所述反光罩开口的尺寸大小;所述聚光镜包括上弧面和下弧面,该上弧面与所述弧形部抵接,该下弧面与所述反光罩的外表面共同形成圆形表面。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聚光镜是石英玻璃材料成型的凹透镜,包括处于镜像态势的凹陷上弧面和下弧面,该上弧面抵接所述石英管的外弧面;所述凹透镜的尺寸大小是能装入并封合所述反光罩开口的尺寸大小。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一是能集中火力;二是可节省能源。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图2是图I中A — A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之第二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之第三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之第四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之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使熟习该项技艺者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请参阅图I并结合参阅图2所示,本技术之一种发热装置,包括由两端电瓷头10从里至外依序固定为一体的电热丝20、石英管30、聚光镜40和反光罩50,其中该电热丝20装设于所述石英管30的管体31内,该反光罩50呈弧状并以开口 51态势设于所述石英管30的外围,该聚光镜40紧靠所述开口 51安装。请继续参阅图I所示,所述聚光镜40是石英玻璃材料成型的凸透镜,且与所述石英管30系一体成型,其中该凸透镜包括上弧面41和下弧面42,该石英管30包括内弧面32和外弧面33 ;所述上弧面41凸起于所述管体31并与所述内弧面32连成一体;所述下弧·面42背向该上弧面41向外凸起,并与所述外弧面33共同连成圆形表面;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该一体成型的石英管及其凸透镜,相对于装设在外围的反光罩50具有间距,且所述凸透镜照应所述反光罩50的开口 51装设。请参阅图3所示,是本技术之一种发热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其中,所述聚光镜40是石英玻璃材料成型的凸透镜,该凸透镜是插入所述石英管30管体31进行安装的结合机构;所述凸透镜包括上弧面41和下弧面42,所述石英管30包括内弧面32和外弧面33 ;组装时,该下弧面42抵靠所述内弧面32藉由所述电瓷头10固定,此时,置于所述石英管30管体31中的所述凸透镜的上弧面41向套装于管体31中心的所述电热丝20方向凸出;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凸透镜及其下弧面42透过抵靠的所述内弧面32及其该外弧面33位置,具有间距地照应所述反光罩50的开口 51装设,藉此增加聚热强度。请参阅图4所示,是本技术之一种发热装置的第三实施例,其中,所述石英管30包括向管体31内凹进的弧形部34,该弧形部34恰好是容所述聚光镜40上弧面41抵接的配套机构,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该聚光镜40的尺寸大小恰好是套进并封合所述反光罩50开口 51的尺寸大小,当套进该聚光镜40时,该聚光镜40的上弧面41与所述石英管30凹进的弧形部34抵接,此时的该聚光镜40下弧面42则与所述反光罩50的外表面52共同形成圆形表面。请参阅图5所示,是本技术之一种发热装置的第四实施例,其中,所述聚光镜40是石英玻璃材料成型的凹透镜,包括处于镜像态势凹陷的上弧面41和下弧面42,所述上弧面41以包围态势抵接所述石英管30的外弧面33,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凹透镜的尺寸大小是可装入并封合所述反光罩50开口 51的尺寸大小。综上,仅为本技术之实施例,凡依本技术之精神所作的简易修饰及等效变化的设计,应涵盖于以下之申请专利的权利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发热装置,包括藉由两端电瓷头固为一体的电热丝、石英管、聚光镜和反光罩,其特征在干该电热丝装设于所述石英管的管体内,该反光罩呈弧状并以开ロ态势设于所述石英管的外围,该聚光镜紧靠所述开ロ安装。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镜是石英玻璃材料成型的凸透镜,且与所述石英管一体成型,其中该凸透镜包括上弧面和下弧面,该石英管包括内弧面和外弧面;所述上弧面与所述内弧面连成一体;所述下弧面与所述外弧面共同连成圆形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英管相对于装设在外围的反光罩具有间距,所述凸透镜照应所述反光罩的开口装设。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镜是石英玻璃材料成型的凸透镜,该凸透镜是插入所述石英管管体安装的结合机构,其中所述凸透镜包括上弧面和 下弧面,所述石英管包括内弧面和外弧面,所述下弧面抵靠所述内弧面安装,所述上弧面向管体中套装的所述电热丝方向凸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透镜透过抵靠的该内弧面及其外弧面位置,以照射所述开ロ的态势装设。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英管包括凹进的弧形部,该弧形部容所述聚光镜抵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镜的尺寸大小是可封合所述反光罩开ロ的尺寸大小。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镜包括上弧面和下弧面,该上弧面与所述弧形部抵接,该下弧面与所述反光罩的外表面共同形成圆形表面。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镜是石英玻璃材料成型的凹透镜,包括处于镜像态势的凹陷上弧面和下弧面,该上弧面抵接所述石英管的外弧面。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透镜的尺寸大小是能装入并封合所述反光罩开ロ的尺寸大小。专利摘要一种发热装置,包括藉由两端电瓷头固为一体的电热丝、石英管、聚光镜和反光罩,其中该电热丝装设于所述石英管管体内,该反光罩呈弧状并以开口态势设于所述石英管外围,该聚光镜紧靠所述开口安装,藉由此等形状、结构及其结合,实现了该发热装置的设计构造。文档编号H05B3/44GK202759610SQ20122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热装置,包括藉由两端电瓷头固为一体的电热丝、石英管、聚光镜和反光罩,其特征在于:该电热丝装设于所述石英管的管体内,该反光罩呈弧状并以开口态势设于所述石英管的外围,该聚光镜紧靠所述开口安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庆,
申请(专利权)人:李文庆,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