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过压关断电源电路,包括电源供电单元、保护单元、稳压单元、电压可调单元;所述电源供电单元的供电端连接一电压Vin,电源供电单元的输出端输出一工作电压,电源供电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保护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所述保护单元的供电端连接所述电压Vin,保护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电压可调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稳压单元的正极端与所述电压可调单元的可调端相连,所述稳压单元的负极端接地;所述电压可调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Vin。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过压关断电源电路使用器件少、结构简单、可靠性强、功能全面,可以直接使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开关电源保护
,特别是涉及ー种过压关断电源电路。
技术介绍
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电压会产生变化。当电压变化幅度较大时,如果变压器没有过压保护,容易将变压器元件烧毁。因此,在开关电源的输入端,一般都有输入滤波器电路、输入电压欠压或过压保护功能。国外的产品如VPT、VIC0R、Interpoint公司等产品都有输入电压欠压或过压保护功能,国内个别产品也有此功能,但大都是利用集成电路控制器来完成,结果较复杂。如图1所示,该具有过压保护的开关电源电路包括输入电路、变压器变换电路、开关控制电路、反馈电路、输出滤波电路,开关控制电路的控制1C为控制芯片U1,所示控制芯片U1的RI脚连接一光耦U3的次级,所述光耦U3的初级连接一稳压ニ极管的正极,所述稳压ニ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输出滤波电路的正极输出端。当产品某个零件失效·导致输出电压升高,升高电压达到稳压ニ极管的击穿电压,使稳压ニ极管Z1击穿导通,所述光耦U3的初级有电流流过,光耦U3的次级输出小于IV的电压至所述控制芯片U1的RI脚,所述控制芯片U1的内部就会锁定GATE脚,使整个产品无输出。该具有过压保护的开关电源电路采用了控制芯片,组成元件较多,结构复杂,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过压关断电源电路,用于实现在输入过压时会自动关断保护的功能。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过压关断电源电路。一种过压关断电源电路,包括电源供电单元、保护单元、稳压单元、电压可调单元;所述电源供电单兀的供电端连接ー电压Vin,电源供电单兀的输出端输出ー工作电压,电源供电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保护単元的输出端相连;所述保护単元的供电端连接所述电压Vin,保护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电压可调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稳压単元的正极端与所述电压可调单元的可调端相连,所述稳压単元的负极端接地;所述电压可调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Vin。优选地,所述过压关断电源电路还包括一滤波单元,所述滤波単元的输入端接所述电压Vin,所述滤波単元的输出端接地。优选地,所述滤波单元为电容。优选地,所述滤波単元包括至少2个并联的电容。优选地,所述电源供电单元为一三极管,所述电源供电单元的供电端为三极管的发射极,电源供电单元的输入端为三极管的基极,电源供电单元的输出端为三极管的集电扱。优选地,所述保护单元为一三极管,所述保护単元的供电端为三极管的发射极,保护单元的输入端为三极管的基极,保护单元的输出端为三极管的集电极。优选地,所述稳压単元为ー稳压ニ极管。优选地,所述电压可调单元为一可调电阻。优选地,所述电压可调单元包括至少2个串联的电阻。如上所述,本技术所述的过压关断电源电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过压关断电源电路使用器件少、结构简单、可靠性强、功能全面,可以直接使用。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一种现有的具有过压保护的开关电源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技术所述的过压关断电源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显示为实施例ニ所述的ー种过压关断电源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显不为实施例ニ所述的另一种过压关断电源电路的结构不意图。元件标号说明1电源供电单元;2保护单元;3稳压单元;4电压可调单元;5滤波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參阅附图。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掲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掲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过压关断电源电路,如图2所示,包括电源供电单元1、保护单元2、稳压单元3、电压可调单元4、滤波单元5 ;所述电源供电单元1的供电端连接ー电压Vin,电源供电单元1的输出端输出ー工作电压,电源供电单元1的输入端与所述保护单元2的输出端相连;所述保护単元2的供电端连接所述电压Vin,保护单元2的输入端与所述电压可调单元4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稳压単元3的正极端与所述电压可调单元4的可调端相连,所述稳压単元3的负极端接地;所述电压可调单元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Vin。所述滤波単元5的输入端接所述电压Vin,所述滤波単元5的输出端接地。本技术所述的过压关断电源电路使用器件少、结构简单、可靠性强、功能全面,可以直接使用。实施例ニ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过压关断电源电路,如图3所示,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滤波単元包括至少2个并联的电容C26和C27;所述电源供电单元为一三极管Q2,所述电源供电单元的供电端为三极管Q2的发射极,电源供电单元的输入端为三极管Q2的基极,电源供电单元的输出端为三极管Q2的集电极;所述保护单元为一三极管Q1,所述保护単元的供电端为三极管Q1的发射极,保护单元的输入端为三极管Q1的基极,保护单元的输出端为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稳压単元为ー稳压ニ极管D5 ;所述电压可调单元包括至少2个串联的电阻R26、R27。图3中,Q2为电源中供电的三极管,Q1为保护三极管。将D5设置为5. 6V的稳压管,且设Ql、Q2的导通电压为0. 7V,则在Vin为5V时,Q1关闭,Q2导通,Q2集电极电压为Vin;当Vin大于6. 3V时,Q1导通Q2关闭,Q2集电极无电压输出,电路过压保护。D5为设定输出的稳压管。D5稳定Q1基极的电压,使其电压在5. 6V,从而控制Ql、Q2的导通与否。电源输入端的两个并联的电容是输入滤波用,2个串联的电阻R26、R27是限流用。·本实施例所述的过压关断电源电路过压保护点是D5的稳压值加上Q1的导通电压。实施例三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过压关断电源电路,如图4所示,其与实施例ニ的区别在于所述滤波单元为一个电容C1 ;所述电压可调单元为一可调电阻RL。本实施例所述的过压关断电源电路的工作原理同实施例二相同,即图4中,Q2为电源中供电的三极管,Q1为保护三极管。将D5设置为5. 6V的稳压管,且设Ql、Q2的导通电压为0. 7V,则在Vin为5V时,Q1关闭,Q2导通,Q2集电极电压为Vin ;当Vin大于6. 3V时,Q1导通Q2关闭,Q2集电极无电压输出,电路过压保护。D5为设定输出的稳压管。D5稳定Q1基极的电压,使其电压在5. 6V,从而控制Q1、Q2的导通与否。电源输入端的电容C1是输入滤波用,可调电阻RL是限流用。本实施例所述的过压关断电源电路过压保护点是D5的稳压值加上Q1的导通电压。本技术所述的过压关断电源电路的结构不限于实施例所述的内容,凡是利用本技术所述的过压关断电源电路的工作原理提出的与本技术所列举的电路结构近似的用于过压关断的电路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综上所述,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过压关断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压关断电源电路包括电源供电单元、保护单元、稳压单元、电压可调单元;所述电源供电单元的供电端连接一电压Vin,电源供电单元的输出端输出一工作电压,电源供电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保护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所述保护单元的供电端连接所述电压Vin,保护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电压可调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稳压单元的正极端与所述电压可调单元的可调端相连,所述稳压单元的负极端接地;所述电压可调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Vi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艳周,张凌颖,杨晓锋,王永和,张凤德,刘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信耀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