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8309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6: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接地端子,其包括一环形本体,环形本体卷圆形成,具有一接口,接口处延伸形成至少一接地脚;一信号端子,具有一基部位于环形本体的下方,基部一端设有一焊接部,另一端向上延伸形成一接触部位于环形本体的中央,基部与接口的投影面不重叠;一绝缘本体,包覆接地端子和信号端子,且接地脚和焊接部伸出所述绝缘本体外,在连接器整体高度降低的情况下,既能保证在接口处埋入绝缘本体的厚度较深,也能保证基部与位于其上方的环形本体之间的间隙较大,接地端子与信号端子不会接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连接器,尤指ー种射频类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目前业界常用的射频连接器,如美国公开专利US20110275243所示,通常包括一接地端子,所述接地端子包括ー环形本体,所述环形本体卷圆形成,具有一接ロ,于所述接ロ两侧且距离所述接ロー定位置处分别延伸形成一接地脚,一信号端子具有一基部,所述基部一端设有ー焊接部,另一端向上延伸一接触部位于所述环形本体的中央,所述基部位于所述环形本体的下方且与所述接ロ的投影面重叠,所述基部设于ニ所述接地脚之间,且与所述接地脚位于同一平面。由于所述基部位于所述接ロ的正下方,为了保证所述环形本体的底缘与所述基部不接触,所述环形本体的底缘与所述基部之间的间隙要足够大,此间隙亦提供足够的塑胶嵌入成型包覆所述接ロ,以防止所述接ロ在对接连接器插接或外力作用下开裂。然而在目前电子产品轻薄小的发展趋势下,降低连接器的整体高度成为必然的设计方向,因此所述绝缘本体的厚度会降低,所述环形本体的底缘与所述基部之间的间隙也会变小,所述环形本体很有可能接触到所述信号端子,导致短路,且包覆所述接ロ处的塑胶厚度也降低,在对接连接器插接或外力作用下,所述接ロ容易开裂变形。因此,有必要设计ー种更好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所面临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既能保证接地端子与信号端子不接触,又能保证接ロ不开裂的电连接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ー种电连接器,包括一接地端子,其包括ー环形本体,所述环形本体卷圆形成,具有一接ロ,所述接ロ处延伸形成至少ー接地脚;一信号端子,具有一基部位于所述环形本体的下方,所述基部一端设有ー焊接部,另一端向上延伸形成一接触部位于所述环形本体的中央,所述基部与所述接ロ的投影面不重叠;ー绝缘本体,包覆所述接地端子和所述信号端子,且所述接地脚和所述焊接部伸出所述绝缘本体外。进ー步,所述接地脚设于所述接ロ处。进ー步,所述接地脚的侧面与所述接ロ的侧缘平齐。进一歩,所述接地端子和所述信号端子嵌入成型于所述绝缘本体内。进ー步,所述基部与所述环形本体的底缘之间具有ー间隙。进ー步,所述基部设有至少一通孔,所述通孔内充满所述绝缘本体。进ー步,所述接触部具有一中空腔,至少ー凹ロ位于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基部相邻处,所述凹ロ与所述中空腔连通。进ー步,所述接地脚有两个,位于所述接ロ的两侧。进一步,所述环形本体的底缘设有至少一固持脚,所述固持脚埋入所述绝缘本体内。进一步,所述环形本体的底缘设有一缺口,所述缺口对应所述基部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环形本体卷圆形成,具有一接口,所述环形本体底缘延伸形成至少一接地脚,所述信号端子具有一基部位于所述环形本体的下方,所述基部与所述接口的投影面不重叠,在所述连接器整体高度降低的情况下,既能保证在接口处埋入所述绝缘本体的厚度较深,也能保证所述基部与位于其上方的所述环形本体之间的间隙较大,所述接地端子与所述信号端子不会接触。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3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局部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电连接器另一实施例的端子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电连接器100接地端子I环形本体11接口 12侧缘121第一接地脚13侧面131底缘14第二接地脚15连料部16缺口 17固持脚18信号端子2基部21通孔211焊接部22接触部23中空腔231圆弧部24凹口 241绝缘本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I,本技术电连接器100包括一接地端子I,一信号端子2及一绝缘本体3包覆所述接地端子I和所述信号端子2。如图I至图3,所述接地端子I包括一环形本体11,所述环形本体11是由一金属板材(未图示)卷圆形成,卷圆末端形成一接口 12,所述环形本体11于所述接口 12处侧向弯折延伸二第一接地脚13,所述第一接地脚13位于所述接口 12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地脚13的侧面131与所述接口 12的侧缘121平齐,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地脚13位于所述接口 12附近即可,所述环形本体11还包括一第二接地脚15自所述环形本体11的底缘14侧向弯折延伸,所述第二接地脚15与所述第一接地脚13相对设置,以及一连料部16自所述环形本体11的所述底缘14侧向弯折延伸,且位于所述第一接地脚13和所述第二接地脚15之间。所述环形本体11还设有一缺口 17自所述底缘14向上凹设形成,位于所述第一接地脚13与所述第二接地脚15之间,且与所述连料部16相对,所述缺口17两侧分别设有一固持脚18,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固持脚18可以有一个或多个,也可设置在其它位置,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固持脚18侧向弯折设置。如图I、图4和图5,所述信号端子2具有一基部21位于所述环形本体11的下方,与所述接ロ 12的投影面不重叠,即所述接ロ 12并非位于所述基部21的正上方,而是与所述基部21在上下方向错位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部21位于所述缺ロ 17的正下方,且与所述环形本体11的所述底缘14之间具有ー间隙,所述固持脚18位于所述基部21的两侦牝所述基部21 —端设有ー焊接部22,另一端向上延伸形成一接触部23位于所述环形本体11的中央,所述接触部23具有一中空腔231,所述接触部23与所述基部21相连处形成一圓弧部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部21设有一通孔211,所述通孔211与所述中空腔231连通,在另ー实施例中所述圆弧部24设有ニ凹ロ 241临近所述基部21,所述凹ロ 241与所述中空腔231连通。如图2,所述绝缘本体3以嵌入成型的方式成型于所述接地端子I和所述信号端子2的底部,该嵌入成型方式一般是insert molding,所述绝缘本体3部分包覆所述接地端子I和所述信号端子2,所述接地脚和所述焊接部22露出所述绝缘本体3以与ー电路板(未图示)焊接。如I至图3,组装时,首先定位好所述接地端子I和所述信号端子2,将所述接触部23置于所述环形本体11的正中央,所述基部21位于所述缺ロ 17的正下方,所述焊接部22与所述接地脚位于同一平面。然后,在所述接地端子I和所述信号端子2的底部insertmolding所述绝缘本体3,所述绝缘本体3会部分包覆所述接地端子I和所述信号端子2。如图4,在本实施例中,液态的所述绝缘本体3会充满所述通孔211并顺着所述通孔211流入所述中空腔231内,部分填充所述中空腔231,如图5,在另ー实施例中,液态的所述绝缘本体3会进入所述凹ロ 241,并顺着所述凹ロ 241进入所述中空腔231内,部分填充所述中空腔231,以将所述信号端子2更好的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3内。如图I、图3和图4,由于所述接ロ 12处延伸形成所述第一接地脚13,所述第一接地脚13埋入所述绝缘本体3内的高度较深,所述接ロ 12处的所述环形本体11埋入所述绝缘本体3中的高度与所述绝缘本体3的厚度相等,所述接ロ 12能够稳定的保持于所述绝缘本体3内,在对接连接器插接或外力作用下,所述接ロ 12不会开裂。同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接地端子,其包括一环形本体,所述环形本体卷圆形成一接口,所述接口处延伸形成至少一接地脚;??一信号端子,具有一基部位于所述环形本体的下方,所述基部一端设有一焊接部,另一端向上延伸形成一接触部位于所述环形本体的中央,所述基部与所述接口的投影面不重叠;??一绝缘本体,固持所述接地端子和所述信号端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尚儒袁延显李垚
申请(专利权)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