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头电连接器、插座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8302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6: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插头电连接器、插座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插头电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本体,第一绝缘本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部,插座连接器包括与第一绝缘本体对接的第二绝缘本体,第二绝缘本体包括分别对应第一侧部设置的两个第二侧部,至少一第一侧部包括自第一侧部朝插头电连接器对接方向延伸形成的导向臂,其中一导向臂包括自导向臂沿插头电连接器对接的反方向凹陷形成的凹槽,第二侧部包括自第二侧部凹陷形成用以收容导向臂的导向槽,导向槽内设置有对接凹槽的凸筋。通过在插头连接器上设置导向臂和凹槽、以及在插座上设置用以收容导向臂的导向槽和对接凹槽的凸筋,从而实现电连接器组合的快速对接以及实现防止发生反插现象。(*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插头电连接器、插座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技术背景电连接器是实现电路连接和转换的机电元件,是一种可分离的电接触元件。线对板电连接器是电连接器中的一种,用于各种民用移动通讯设备及各类个人终端设备(如手机、笔记本电脑、GPS、MP3/MP4、数码相机、手持游戏机等),是实现此类设备内部各功能性器件与主机板之间信号或电源连接或传递,最终完成功能性器件性能的实现。在线对板电连接器的使用中,需要插头电连接器和插座电连接装配后才能使用。但是插头电连接器在装配到插座电连接器上时,由于插头电连接器一般为对称形状,所以很容易造成反插,从而使电路错误。并且,发生反插现象之后,会对插头电连接器和插座电连接器造成一定的损坏。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插头电连接器、插座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快速对接且有效的防止反插的插头电连接器。为实现前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插头电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本体,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部,至少一所述第一侧部包括自第一侧部朝所述插头电连接器对接方向延伸形成的导向臂,其中一所述导向臂包括自导向臂沿所述插头电连接器对接反方向凹陷形成的凹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臂包括第一导向臂和第二导向臂,所述第二导向臂沿与插头电连接器对接方向的垂直方向的厚度大于第一导向臂沿与插头电连接器对接方向的垂直方向的厚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位于第一导向臂。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导向臂为两个且呈镜像设置在两个第一侧壁上。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上述插头连接器配合装配的插座电连接器。为实现前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插座电连接器,包括第二绝缘本体,所述第二绝缘本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侧部,至少一所述第二侧部包括自第二侧壁沿所述插座电连接器对接反方向凹陷形成的导向槽,其中一所述导向槽内设置有自第二侧部朝所述插座电连接器对接方向凸伸的凸筋。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槽包括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沿与插头电连接器对接方向的垂直方向的槽宽大于第一导向槽沿与插头电连接器对接方向的垂直方向的槽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筋位于第一导向槽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导向槽为两个且呈镜像设置在两个第二侧壁上。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插头电连接器和插座电连接器对接后组成的电连接器组合。为实现前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包括插头电连接器和与插头电连接器对接的插座电连接器,所述插头电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本体,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部,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对接的第二绝缘本体,所述第二绝缘本体包括分别对应所述第一侧部设置的两个第二侧部,至少一所述第一侧部包括自第一侧部朝所述插头电连接器对接方向延伸形成的导向臂,其中一所述导向臂包括自导向臂沿所述插头电连接器对接的反方向凹陷形成的凹槽, 所述第二侧部包括至少一自第二侧部凹陷形成用以收容导向臂的导向槽,其中一所述导向槽内设置有对接凹槽的凸筋。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臂包括第一导向臂和第二导向臂,所述第二导向臂沿与插头电连接器对接方向的垂直方向的厚度大于第一导向臂沿与插头电连接器对接方向的垂直方向的厚度,所述导向槽包括收容第一导向臂的第一导向槽和用以收容第二导向臂的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沿与插头电连接器对接方向的垂直方向的槽宽大于第一导向槽沿与插头电连接器对接方向的垂直方向的槽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位于第一导向臂。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臂为两个且呈镜像设置在两个第一侧壁上,所述导向槽为与导向臂相对设置的两个,且呈镜像设置在两个第二侧壁上。本技术通过在插头连接器上设置导向臂和凹槽、以及在插座上设置用以收容导向臂的导向槽和对接凹槽的凸筋,从而实现电连接器组合的快速对接以及实现防止发生反插现象。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插头电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插头电连接器于另一方向上的观察图。图3为图I中插头电连接器于第三方向上的观察图。图4为与图I中插头电连接器对接的插座电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插座电连接器于另一方向上的观察图。具体实施方式请结合图3、图4,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组合包括插头电连接器(未图示)和与插头电连接器对接的插座电连接器200。插头电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本体I、设置在第一绝缘本体I上的插头端子(未图示)。插座电连接器200包括与第一绝缘本体I对接的第二绝缘本体2、以及设置在第二绝缘本体2上且与插头端子对接后实现电性连接的插座端子3。在对接插头电连接器和插座电连接器200时,由于插座电连接器200为固定不动,所以对接时,只需移动插头电连接器。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插头电连接器的对接方向和插座电连接器200的对接方向相反。请参见图I至图3,插头连接器的第一绝缘本体I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且用以安装插头端子的第一安装部11、连接第一安装部11且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部12、以及由上述两个第一安装部11和两个第一侧部12围设形成的第一对接空间13。第一安装部11包括用以收容插头端子的第一端子收容槽111,该的第一端子收容槽111间隔设置,每个第一端子收容槽111由两个相邻且相对设置的第一间隔栏112形成。第一侧部12包括自第一侧部12朝插头电连接器对接方向延伸形成的导向臂121。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导向臂121为两个,包括分为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侧部12上的左侧导向臂1214和右侧导向臂1215。当然,该导向臂121也可以仅设置一个。其中一导向臂121包括自该导向臂121沿插头电连接器对接反方向凹陷形成的凹槽1211。在本实施例中,该凹槽1211仅设置在左侧导向臂1214上,并且自左侧导向臂1214的上表面1216沿插头电连接器对接反方向凹陷。该凹槽121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槽侧壁1217、连接两个槽侧壁1217的槽底壁1218、以及由槽侧壁1217和槽底壁1218形成的槽腔1219。在本实施例中,·该两个槽侧壁1217为相互平行的直面。左侧导向臂1214和右侧导向臂1215均包括第一导向臂1212和第二导向臂1213,该第二导向臂1213沿与插头电连接器对接方向的垂直方向的厚度大于第一导向臂1212沿与插头电连接器对接方向的垂直方向的厚度,并且第二导向臂1213呈镜像设置在左侧导向臂1214和右侧导向臂1215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向臂1212也同样呈镜像设置。上述所说的第二导向臂1213呈镜像设置即为第二导向臂1213位于左侧导向臂1214和右侧导向臂1215的同一位置。上述第二导向臂1213与第一安装部11连接,并且两个第二导向臂1213分别与第一安装部11最外侧的两个第一间隔栏112形成两个用以收容插头端子的第三端子收容槽113。上述第一导向臂1212也同样与第一安装部11连接,并且同第二导向臂1213 —样,两个第一导向臂1212分别与第一安装部11最外侧的两个第一间隔栏112形成两个用以收容插头端子的第三端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头电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本体,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所述第一侧部包括自第一侧部朝所述插头电连接器对接方向延伸形成的导向臂,其中一所述导向臂包括自导向臂沿所述插头电连接器对接反方向凹陷形成的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文
申请(专利权)人:乔讯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