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功率充电电池集电器及其充电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8161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6: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池产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功率充电电池集电器及其充电电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与电极极芯端面固定连接的主板和与该主板相连的极耳,所述极耳与充电电池的电池盖板相固定;所述主板上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开口槽,所述开口槽从该主板边缘向中心延伸,所述开口槽的边缘向下翻边形成突肋,在每两个相邻的开口槽之间的主板上连接有一个极耳,所述开口槽沿该主板周向均匀分布,其包括长开口槽和短开口槽;所述突肋上设有断口,所述断口位于两条相邻的所述短开口槽底部的连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电流能均匀地通过每个极耳的到达盖板,克服了大电流充放电时电流通过集电器的瓶颈问题,满足大电流充放电和大功率的要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产品领域,具体涉及ー种大功率充电电池集电器及其充电电池
技术介绍
随着高新科技的迅速发展,各种大功率的电动设备,如电动车等,也得到快速普及与应用,因此市面上对充电电池的大电流充放电性能以及高功率特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提高工具大功率充电电池的大电流性能,普遍采用对电极极芯的端面与集电器进行焊接的方法。对进行端面焊接时,集电器的形状和结构对电池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中国技术专利公开号为CN03224363的专利文件说明书公开了ー种充电电池,其采用了一种集电器,该集电器的主板部分开设有多个径向的长方形的开ロ槽,该开ロ槽从外周边缘延伸到中心附近,开ロ槽的边缘形成的突肋,该突肋与涡旋状电极极芯的端面彼此交叉·咬合并焊接,同时ー个极耳从主板弓I出,与盖板彼此焊接而电连通。但是,该突肋与电极极芯端面的焊点在电极极芯端面上的分布不均匀,即电极内圈的焊点要比外圈密集,这导致了电流在电极极芯端面上分布不均,从而容易造成部分活性物质过充过放。主板没有极耳的部分的电流要到达电池的盖板上,须先经过中心孔附近的主板部分才能到达极耳上,在电池大电流充放电时,中心孔附近的主板部分限制大量的电流通过。并且,对开ロ槽的边缘形成的突肋与电极极芯端面焊接来说,电极极芯端面的平齐度也是影响端面焊效果的重要因素,电极极芯端面越平齐,端面焊效果越好。但对于电极极芯端面不平齐的电极芯来说,由于上述专利中的其集电器不可弯曲,影响了电极极芯端面部分的焊接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即在于提供ー种大功率充电电池集电器及其充电电池。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ー种大功率充电电池集电器,设置在充电电池内,包括与电极极芯端面固定连接的主板和与该主板相连的极耳,所述极耳与充电电池的电池盖板相固定;所述主板上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开ロ槽,所述开ロ槽从该主板边缘向中心延伸,所述开ロ槽的边缘向下翻边形成突肋,在每两个相邻的开ロ槽之间的主板上连接有ー个极耳,所述开ロ槽沿该主板周向均匀分布,其包括长开ロ槽和短开ロ槽;所述突肋上设有断ロ,所述断ロ位于两条相邻的所述短开ロ槽底部的连线上。进ー步,所述长开ロ槽的长度为该主板中心到边缘距离的65%_90% ;在每两个相邻的所述长开ロ槽之间开设有一个所述短开ロ槽,该短开ロ槽的长度为该主板中心到边缘距离的15%-65%。进ー步,所述短开ロ槽的长度为该主板中心到边缘距离的50%。进ー步,所述长开ロ槽的数目为2-8个。本技术ー种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所述的大功率充电电池集电器、电极极芯、金属壳和盖板;所述电极极芯为涡旋状,其由隔膜纸插在正电极板与负电极板之间组成;所述金属壳内容置有该电极极芯和该大功率充电电池集电器,所述盖板密封固定在该金属壳ー端;所述正电极板的上端面与该大功率充电电池集电器的主板上的突肋彼此交叉咬合固定并电连通,该盖板的周缘与该金属壳的内壁之间密封地固定连接,在该金属壳的内腔装有电解液,所述盖板的一端凸设有极柱,另一端凸设有环筒,所述大功率充电电池集电器的极耳与该环筒相固定并电连通。进ー步,所述电极极芯的另一端也固定有大功率充电电池集电器,该大功率充电电池集电器的主板上的突肋与所述负电极板的下端面彼此交叉咬合固定并电连通。本技术的集电器及其充电电池由于在集电器的每两个相邻的开ロ槽之间的主板上均连接有ー个极耳,使电流能均匀地通过每个极耳的到达盖板,克服了大电流充放电时电流通过集电器的瓶颈问题;并且,由于在相邻的长开ロ槽之间设有短开ロ槽,使集电器与电极端子的焊点分布均匀,有效地防止部分活性物质过充过放;而在长开ロ槽的突肋上开设有断ロ,使主板可小幅弯曲,有效提高了端面的焊接的效果,使得本技术的满足大电流充放电和大功率的要求。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I为本技术的集电器的极耳展平状态俯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集电器的极耳折起状态的剖视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充电电池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歩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參阅图I与图2,本技术大功率充电电池集电器5包括中心带圆孔的主板52和与该主板52相连的极耳51。该主板52周向均匀开设有四条径向的长开ロ槽53,该长开ロ槽53的底端靠近该主板2的中心孔附近,其长度为该主板52的中心到边缘的距离的65%-90% ;并且在每两条相邻的该长开ロ槽53之间开设有径向的短开ロ槽55,该短开ロ槽55沿该主板52的周向均匀分布,其长度为该主板52的中心到边缘的距离的15%-65%,该长开ロ槽53和该短开ロ槽55的开ロ端设在该主板52的边缘;在每个相邻的该长开ロ槽53和该短开ロ槽55之间的主板52向外延伸形成极耳51,当然,该极耳51也可以压接、焊接等方式连接到该主板52上,为防止极耳折起焊接到该盖板6上后,该极耳51接触到该金属壳4引起短路,在该极耳51的侧边与该主板52之间开设有开槽57,使该极耳51的折起处能离开主板的边缘,该长开ロ槽53和该短开ロ槽55的边缘向下翻边形成突肋54,该突肋54可与涡旋状的电极极芯10的端面彼此交叉咬合焊接并电连通,为使该主板52可小幅度弯折,在该长开ロ槽53的突肋54上开设有断ロ 56,该断ロ 56位于两条相邻的短开ロ槽55的底部的连线上。其中,主板52部分的具体形状可根据需要为方形或多边形等其它形状。进ー步,所述短开ロ槽55的长度为该主板52中心到边缘距离的50%进ー步,所述长开ロ槽53的数目为2-8个。请參阅图3,本技术的具有上述电池集电器5的充电电池,它包括由正电极板、负电极板和隔膜纸组成涡旋状的电极极芯10,焊接于电极极芯10的两端面的电池集电器5,容置该电极极芯10和该电池集电器5的金属壳4,密封固定在该金属壳4两端的盖板6,隔膜纸插在正电极板与负电极板之间,两个电池集电器5分别设在该电极极芯10的两端,该正电极板的上端面与其中一个电池集电器5的主板52上的突肋54彼此交叉咬合焊接并电连通,该负极板的下端面与另ー个电池集电器5的主板52上的突肋54彼此交叉咬合焊接并电连通;该盖板6的一端凸设有极柱61,另一端凸设有环状的环筒62,该电池集电器5的极耳51与该盖板6的环筒62焊接并电连通;该金属壳4的两端内侧设有卡槽,该盖·板6的周缘设有密封圈63并卡入该卡槽,使该盖板6固定连接在该金属壳4的内侧壁上,该密封圈63和该盖板6将该金属壳4的内腔与外界隔绝,在该金属壳4的内腔装有碱性电解液。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大功率充电电池集电器,设置在充电电池内,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电极极芯端面固定连接的主板和与该主板相连的极耳,所述极耳与充电电池的电池盖板相固定;所述主板上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开口槽,所述开口槽从该主板边缘向中心延伸,所述开口槽的边缘向下翻边形成突肋,在每两个相邻的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功率充电电池集电器,设置在充电电池内,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电极极芯端面固定连接的主板和与该主板相连的极耳,所述极耳与充电电池的电池盖板相固定;所述主板上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开口槽,所述开口槽从该主板边缘向中心延伸,所述开口槽的边缘向下翻边形成突肋,在每两个相邻的开口槽之间的主板上连接有一个极耳,所述开口槽沿该主板周向均匀分布,其包括长开口槽和短开口槽;所述突肋上设有断口,所述断口位于两条相邻的所述短开口槽底部的连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嘉遥吴合年姜明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三俊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