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介质的UUI型组合磁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7917 阅读:2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6: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磁性电子元件的磁芯,包括两个U字形磁体与一个I字形磁体,U字形磁体设有直臂和位于直臂两端的两个折臂;其特征在于,在U字形磁体两折臂的外向端面上分别设有一段I字形介电陶瓷体,采用磁性材料与介电陶瓷的共烧技术,使两I字形介电陶瓷体与U字形磁体烧结成为一个U字形致密结合体;I字形磁体设于两个U字形致密结合体的折臂外向端面之间,两U字形致密结合体的两个折臂外向端面分别相对地贴向I字形磁体两相对的侧面,形成日字形闭合磁回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节省铜材,节省电能,提高品质因数(Q值)等优点;缩短了加工工时,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提高了器件的整体散热能力。(*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磁芯,尤其涉及线圈类电感器件和电子变压器等磁性电子元件的磁芯,可广泛应用于线圈类电感器件和电子变压器等磁性电子元件的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传统的线圈类电感器件一般是由EE型磁芯或EI型磁芯配合线圈架绕上漆包线组成。为了防止磁饱和现象发生,需要在磁路中设有磁路气隙,磁路气隙通常置于磁芯的中柱,扩散磁通主要存在于磁路气隙附近,扩散磁通使气隙附近的线圈部分失去“电-磁”的转换作用,气隙附近的部分线圈只起填充作用。气隙量越大扩散磁通就越大,无效填充的线圈也就越多,同时磁力线垂直穿过线包,引起一定的功率损耗。上述原因造成器件自身铜电阻和铜损的増加,使器件的功耗升高,浪费电能和铜材,降低使用寿命。现有技术加工的UUI型电感器和UUI型电子变压器,所采用的UUI型磁芯是由单 一的磁性材料制成的。在制作UUI型器件时,通常是在U型磁芯与I型磁芯之间,用垫制气隙介质的方式来设置磁路气隙。这样即延长了 UUI型器件的加工エ时,又降低了生产效率。而气隙介质通常采用的是PET等材料,不利于器件散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缩短UUI型器件加工エ时,提高其生产效率的陶瓷介质UUI型磁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陶瓷介质的UUI型组合磁芯,包括两个U字形磁体与ー个I字形磁体,U字形磁体设有直臂和位于直臂两端的两个折臂;其特征在于,在U字形磁体两折臂的外向端面上分别设有一段I字形介电陶瓷体,采用磁性材料与介电陶瓷的共烧技术,使两I字形介电陶瓷体与U字形磁体烧结成为ー个U字形致密结合体;1字形磁体设于两个U字形致密结合体的折臂外向端面之间,两U字形致密结合体的两个折臂外向端面分别相对地贴向I字形磁体两相对的侧面,形成日字形闭合磁回路。陶瓷介质的UUI型组合磁芯,包括两个U字形磁体与ー个I字形磁体,U字形磁体设有直臂和位于直臂两端的两个折臂;其特征在于,在I字形磁体两端面上分别设有一段I字形介电陶瓷体,采用磁性材料与介电陶瓷的共烧技术,使两I字形介电陶瓷体与I字形磁体烧结成为ー个I字形致密结合体;1字形致密结合体设于两个u字形磁体的内侧面之间,两个U字形磁体的内侧面分别贴向I字形致密结合体的两端面,形成日字形闭合磁回路。陶瓷介质的UUI型组合磁芯,包括两个U字形磁体与ー个I字形磁体,U字形磁体设有直臂和位于直臂两端的两个折臂;其特征在于,在I字形磁体两相对侧面上分别设有介电陶瓷体,采用磁性材料与介电陶瓷的共烧技术,使介电陶瓷体与I字形磁体烧结成为ー个I字形致密结合体;I字形致密结合体设于两个U字形磁体折臂外向端面之间,两U字形磁体的两个折臂外向端面分别相对地贴向I字形致密结合体的两介电陶瓷侧面,形成日字形闭合磁回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本技术制作的UUI型电感器和UUI型电子变压器,与采用EE型或EI型磁芯制作的产品相比,具有节省铜材,节省电能,提高品质因数(Q值)等优点;2.本技术与用单ー的磁性材料加工的UUI型磁芯相比较,采用本技术生产UUI型产品吋,由于不需要垫制气隙介质,因此缩短了加工エ时,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提高了器件的整体散热能力。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ー的陶瓷介质UUI型磁芯结构图;·图2为实施例ー的陶瓷介质UUI型磁芯结构分解图;图3为实施例ニ的陶瓷介质UUI型磁芯结构图;图4为实施例ニ的陶瓷介质UUI型磁芯结构分解图;图5为实施例三的陶瓷介质UUI型磁芯结构图;图6为实施例三的陶瓷介质UUI型磁芯结构分解图;图7为实施例三的陶瓷介质UUI型磁芯结构图;图8为实施例三的陶瓷介质UUI型磁芯结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陶瓷介质的UUI型组合磁芯,參见图1和图2,包括两个U字形磁体1与ー个I字形磁体2,U字形磁体设有直臂1-1和位于直臂两端的两个折臂1-2 ;其特征在于,在U字形磁体两折臂的外向端面上分别设有一段I字形介电陶瓷体3,采用磁性材料与介电陶瓷的共烧技木,使两I字形介电陶瓷体与U字形磁体烧结成为ー个U字形致密结合体4 ;1字形磁体设于两个U字形致密结合体的折臂外向端面之间,两U字形致密结合体的两个折臂外向端面分别相对地贴向I字形磁体两相对的侧面,形成日字形闭合磁回路。为防止U字形致密结合体烧结变形,可在坯加工成型时,先用磁性材料加工出U字形磁坯,再将两个U字形磁坯的外向端面分别平行相对,在两U字形磁坯之间填入I字形介电陶瓷坯,并在相互结合紧密后共烧形成ロ字形的磁芯。在使用时,在ロ字形磁芯上的介电陶瓷材料中间位置切开,从而形成两个U字形致密结合体。实施例ニ陶瓷介质的UUI型组合磁芯,參见图3和图4,包括两个U字形磁体1与ー个I字形磁体2,U字形磁体设有直臂1-1和位于直臂两端的两个折臂1-2 ;其特征在于,在I字形磁体两端面上分别设有一段I字形介电陶瓷体3,采用磁性材料与介电陶瓷的共烧技术,使两I字形介电陶瓷体与I字形磁体烧结成为ー个I字形致密结合体5 ;1字形致密结合体设于两个U字形磁体的内侧面之间,两个U字形磁体的内侧面分别贴向I字形致密结合体的两端面,形成日字形闭合磁回路。实施例三陶瓷介质的UUI型组合磁芯,參见图5和图6,包括两个U字形磁体1与ー个I字形磁体2,U字形磁体设有直臂1-1和位于直臂两端的两个折臂1-2 ;其特征在于,在I字形磁体两相对侧面上分別设有介电陶瓷体3,采用磁性材料与介电陶瓷的共烧技术,使介电陶瓷体与I字形磁体烧结成为ー个I字形致密结合体5 ; I字形致密结合体设于两个U字形磁体折臂外向端面之间,两U字形磁体的两个折臂外向端面分别相对地贴向I字形致密结合体有介电陶瓷的两个侧面,形成日字形闭合磁回路。在本实施例中,在I字形磁体两相对侧面上分別设有两介电陶瓷体,介电陶瓷呈条状,条状的介电陶瓷体的宽度窄于I字形磁体。实施例四陶瓷介质的UUI型组合磁芯,參见图7、图8和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三不同之处在于介电陶瓷体3呈片状,4个片状介电陶瓷体分别设置于I字形磁体两端的两相对侧面位置上,并与I字形磁体烧结成为ー个致密结合体5。权利要求1.陶瓷介质的UUI型组合磁芯,包括两个U字形磁体与ー个I字形磁体,U字形磁体设有直臂和位于直臂两端的两个折臂;其特征在于,在U字形磁体两折臂的外向端面上分別设有一段I字形介电陶瓷体,采用磁性材料与介电陶瓷的共烧技术,使两I字形介电陶瓷体与U字形磁体烧结成为ー个U字形致密结合体;1字形磁体设于两个U字形致密结合体的折臂外向端面之间,两U字形致密结合体的两个折臂外向端面分别相对地贴向I字形磁体两相对的侧面,形成日字形闭合磁回路。2.陶瓷介质的UUI型组合磁芯,包括两个U字形磁体与ー个I字形磁体,U字形磁体设有直臂和位于直臂两端的两个折臂;其特征在于,在I字形磁体两端面上分别设有一段I字形介电陶瓷体,采用磁性材料与介电陶瓷的共烧技术,使两I字形介电陶瓷体与I字形磁体烧结成为ー个I字形致密结合体字形致密结合体设于两个U字形磁体的内侧面之间,两个U字形磁体的内侧面分别贴向I字形致密结合体的两端面,形成日字形闭合磁回路。3.陶瓷介质的UUI型组合磁芯,包括两个U字形磁体与ー个I字形磁体,U字形磁体设有直臂和位于直臂两端的两个折臂;其特征在于,在I字形磁体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陶瓷介质的UUI型组合磁芯,包括两个U字形磁体与一个I字形磁体,U字形磁体设有直臂和位于直臂两端的两个折臂;其特征在于,在U字形磁体两折臂的外向端面上分别设有一段I字形介电陶瓷体,采用磁性材料与介电陶瓷的共烧技术,使两I字形介电陶瓷体与U字形磁体烧结成为一个U字形致密结合体;I字形磁体设于两个U字形致密结合体的折臂外向端面之间,两U字形致密结合体的两个折臂外向端面分别相对地贴向I字形磁体两相对的侧面,形成日字形闭合磁回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限育林金城徐晓辉
申请(专利权)人:南安市南磁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