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泵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73943 阅读:5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潜水泵升降装置,它包括支撑架,所述的支撑架为梯形结构的四角支架,支撑架的上部设置有滚筒,滚筒通过焊接在其两端面中心的转轴横向安装在支撑架的内部,其中一侧转轴的末端连接有手摇手柄,另一侧转轴伸出支撑架且末端安装有齿轮,齿轮与支撑架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滚筒的外壁上缠绕有牵拉绳;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降潜水泵时不会发生因失手使手柄打伤人的情况,在升潜水泵时中途能休息并根据水的深度调节泵的深度,即使力气小的人也能轻易的完成潜水泵的升降,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升降机构,尤其涉及ー种用于潜水泵的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潜水泵是深井提水的重要设备,使用时整个机组潜入水中工作。把地下水提取到地表,是生活用水、矿山抢险、エ业冷却、农田灌溉、海水提升、轮船调载的重要抽水设施。我们在日常时候中,接触最多的是农田灌溉、高山区人畜用水以及排污用的潜水泵,这种潜水泵的体积不大且扬程较高。在使用的时候均是采用人工用绳索拉着直接往深井里降或者升,在深井水位不稳定时经常需要调节潜水泵的下潜深度,这就需要反复的缠绕绳索,很不·方便,另外,升降潜水泵本身就是体力活,力气小的人很难完成升降,很容易因体力不支跌落进深井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能自由调节潜水泵的深度的潜水泵升降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ー种潜水泵升降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的支撑架为梯形结构的四角支架,支撑架的上部设置有滚筒,滚筒通过焊接在其两端面中心的转轴横向安装在支撑架的内部,其中一侧转轴的末端连接有手摇手柄,另ー侧转轴伸出支撑架且末端安装有齿轮,齿轮与支撑架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滚筒的外壁上缠绕有牵拉绳。所述的限位机构包括弹簧片,弹簧片一端安装在支撑架上,另一端伸到齿轮的齿槽内。所述的转轴是通过支座安装在支撑架上的。所述的滚筒的两端部均设置有限位挡圈。所述的牵拉绳为钢丝绳或者尼龙绳。所述的手摇手柄为Z字型结构。本技术具有以下积极效果本技术通过安装在支撑架内的滚筒、与滚筒连接的手摇手柄和齿轮、限位机构以及牵拉绳,实现对潜水泵的升降,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在降潜水泵时不会发生因失手使手柄打伤人的情况,在升潜水泵时中途能休息并根据水的深度调节泵的深度,即使カ气小的人也能轻易的完成潜水泵的升降。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潜水泵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架2、滚筒3、转轴4、手摇手柄5、齿轮6、牵拉绳7、弹簧片8、支座9、限位挡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參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I如图I所示,ー种潜水泵升降装置,包括支撑架1,所述的支撑架I为梯形结构的四角支架,支撑架I的上部设置有滚筒2,滚筒2通过焊接在其两端面中心的转轴3横向安装在支撑架I的内部,其中一侧转轴3的末端连接有手摇手柄4,另ー侧转轴3伸出支撑架I且末端安装有齿轮5,齿轮5与支撑架I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滚筒2的外壁上缠绕有牵拉绳6。本技术在使用时,将牵拉绳拴接在潜水泵上,把支撑架放置在井口上方,把潜水泵放进进内,手摇手摇手柄,将潜水泵缓缓降下或者升上,在降下或者升上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限位机构随时停止,这样在降潜水泵时不会发生因失手使手柄打伤人的情况,在升潜水泵时中途能休息并根据水的深度调节泵的深度,即使カ气小的人也能轻易的完成潜水泵的升降。 实施例2如图I所示,ー种潜水泵升降装置,包括支撑架1,所述的支撑架I为梯形结构的四角支架,支撑架I的上部设置有滚筒2,滚筒2通过焊接在其两端面中心的转轴3横向安装在支撑架I的内部,其中一侧转轴3的末端连接有手摇手柄4,另ー侧转轴3伸出支撑架I且末端安装有齿轮5,齿轮5与支撑架I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滚筒2的外壁上缠绕有牵拉绳6。所述的限位机构包括弹簧片7,弹簧片7 —端安装在支撑架I上,另一端伸到齿轮5的齿槽内。本技术在使用时,将牵拉绳拴接在潜水泵上,把支撑架放置在井口上方,把潜水泵放进进内,手摇手摇手柄,将潜水泵缓缓降下或者升上,在降下或者升上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限位机构随时停止,这样在降潜水泵时不会发生因失手使手柄打伤人的情况,在升潜水泵时中途能休息并根据水的深度调节泵的深度,即使カ气小的人也能轻易的完成潜水泵的升降。实施例3如图I所示,ー种潜水泵升降装置,包括支撑架1,所述的支撑架I为梯形结构的四角支架,支撑架I的上部设置有滚筒2,滚筒2通过焊接在其两端面中心的转轴3横向安装在支撑架I的内部,其中一侧转轴3的末端连接有手摇手柄4,另ー侧转轴3伸出支撑架I且末端安装有齿轮5,齿轮5与支撑架I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滚筒2的外壁上缠绕有牵拉绳6。所述的限位机构包括弹簧片7,弹簧片7 —端安装在支撑架I上,另一端伸到齿轮5的齿槽内。所述的转轴3是通过支座8安装在支撑架I上的。本技术在使用时,将牵拉绳拴接在潜水泵上,把支撑架放置在井口上方,把潜水泵放进进内,手摇手摇手柄,将潜水泵缓缓降下或者升上,在降下或者升上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限位机构随时停止,这样在降潜水泵时不会发生因失手使手柄打伤人的情况,在升潜水泵时中途能休息并根据水的深度调节泵的深度,即使カ气小的人也能轻易的完成潜水泵的升降。实施例4如图I所示,ー种潜水泵升降装置,包括支撑架1,所述的支撑架I为梯形结构的四角支架,支撑架I的上部设置有滚筒2,滚筒2通过焊接在其两端面中心的转轴3横向安装在支撑架I的内部,其中一侧转轴3的末端连接有手摇手柄4,另ー侧转轴3伸出支撑架I且末端安装有齿轮5,齿轮5与支撑架I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滚筒2的外壁上缠绕有牵拉绳6。所述的限位机构包括弹簧片7,弹簧片7 —端安装在支撑架I上,另一端伸到齿轮5的齿槽内。所述的转轴3是通过支座8安装在支撑架I上的。所述的滚筒2的两端部均设置有限位挡圈9。本技术在使用时,将牵拉绳拴接在潜水泵上,把支撑架放置在井口上方,把潜·水泵放进进内,手摇手摇手柄,将潜水泵缓缓降下或者升上,在降下或者升上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限位机构随时停止,这样在降潜水泵时不会发生因失手使手柄打伤人的情况,在升潜水泵时中途能休息并根据水的深度调节泵的深度,即使カ气小的人也能轻易的完成潜水泵的升降。实施咧5如图I所示,ー种潜水泵升降装置,包括支撑架1,所述的支撑架I为梯形结构的四角支架,支撑架I的上部设置有滚筒2,滚筒2通过焊接在其两端面中心的转轴3横向安装在支撑架I的内部,其中一侧转轴3的末端连接有手摇手柄4,另ー侧转轴3伸出支撑架I且末端安装有齿轮5,齿轮5与支撑架I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滚筒2的外壁上缠绕有牵拉绳6。所述的限位机构包括弹簧片7,弹簧片7 —端安装在支撑架I上,另一端伸到齿轮5的齿槽内。所述的转轴3是通过支座8安装在支撑架I上的。所述的滚筒2的两端部均设置有限位挡圈9。所述的牵拉绳6为钢丝绳或者尼龙绳。本技术在使用时,将牵拉绳拴接在潜水泵上,把支撑架放置在井口上方,把潜水泵放进进内,手摇手摇手柄,将潜水泵缓缓降下或者升上,在降下或者升上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限位机构随时停止,这样在降潜水泵时不会发生因失手使手柄打伤人的情况,在升潜水泵时中途能休息并根据水的深度调节泵的深度,即使カ气小的人也能轻易的完成潜水泵的升降。实施例6如图I所示,ー种潜水泵升降装置,包括支撑架1,所述的支撑架I为梯形结构的四角支架,支撑架I的上部设置有滚筒2,滚筒2通过焊接在其两端面中心的转轴3横向安装在支撑架I的内部,其中一侧转轴3的末端连接有手摇手柄4,另ー侧转轴3伸出支撑架I且末端安装有齿轮5,齿轮5与支撑架I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滚筒2的外壁上缠绕有牵拉绳6。所述的限位机构包括弹簧片7,弹簧片7 —端安装在支撑架I上,另一端伸到齿轮5的齿槽内。所述的转轴3是通过支座8安装在支撑架I上的。所述的滚筒2的两端部均设置有限位挡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潜水泵升降装置,包括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为梯形结构的四角支架,支撑架的上部设置有滚筒,滚筒通过焊接在其两端面中心的转轴横向安装在支撑架的内部,其中一侧转轴的末端连接有手摇手柄,另一侧转轴伸出支撑架且末端安装有齿轮,齿轮与支撑架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滚筒的外壁上缠绕有牵拉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潜水泵升降装置,包括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为梯形结构的四角支架,支撑架的上部设置有滚筒,滚筒通过焊接在其两端面中心的转轴横向安装在支撑架的内部,其中一侧转轴的末端连接有手摇手柄,另一侧转轴伸出支撑架且末端安装有齿轮,齿轮与支撑架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滚筒的外壁上缠绕有牵拉绳。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潜水泵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机构包括弹簧片,弹簧片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堂张浩
申请(专利权)人:禹州市电力工业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