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盘振动式螺旋自动送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3676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3:40
一种圆盘振动式螺旋自动送料机由驱动电磁体,料盘,出料导管、弹性支架构成,驱动电磁体安装在料盘的下方并固定在底座上,料盘上设置有螺旋轨道,螺旋轨道一端与料盘底部相连,另一端与出料导管相连,料盘通过弹性支架与底座连接,出料导管两端分别与料盘的螺旋轨道和磨床入料口连接,料盘振动过程中通过出料导管本身具有的弹性或出料导管与磨床的活动连接来保持整个系统的连接进行物料传输,物料通过出料导管进入磨床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即节约了人工成本及人工作业的随意及不规则性,大大降低了制造难度,且可控制每批量次的数量和有稳定性的要求及所加工材料的同一外圆直径的品质标准,跨越式的提高了加工效率,切实有效的降低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专利涉及加工外圆金属材料的加工设备配套,特别是涉及一种内外圆磨床送料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磨削成型内外圆金属材料工业的发展和需求及不断普及完善,对加工各种所需求的内外圆金属材料工艺的精度及要求标准越来越高,目前此产业针对所需求的精度及要求加工标准一般都采用人工控制和人工喂送材料至所加工的内外圆加工设备,且人工成本越来越高,并且存在着每批次批量的人工随意性送料的时间有误差和导致作业方式无固定的稳定性,容易造成被加工的每批次批量金属材料无法达到同一的标准要求,且报废率偏大,人工成本居高,生产成本和被加工工件的要求由人工的送料时间差和随意性而无法确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物料投送装置,解决了人工送料随意性的时间有误差和导致作业方式无固定的稳定性的问题。本圆盘振动式螺旋自动送料机由驱动电磁体、料盘、出料导管、弹性支架构成,驱动电磁体安装在料盘的下方并固定在底座上,料盘上设置有螺旋轨道,螺旋轨道一端与料盘底部相连,另一端与出料导管相连,螺旋轨道与料盘夹角小于30度,优选为30度,料盘通过弹性支架与底座连接,出料导管两端分别与料盘的螺旋轨道和磨床入料口连接,料盘振动过程中通过出料导管本身具有的弹性或出料导管与磨床的活动连接来保持整个系统的连接进行物料传输,物料通过出料导管进入磨床中。驱动电磁体竖直安装在底座上,并与料盘垂直,弹性支架竖直方向上与料盘中心线平行,即弹性支架上下两点距离料盘中心线相等,且与底座成一定夹角,夹角为50-85度,实际安装中以60度、65度为佳。本自动送料机料盘直径大小为50mm_1000mm。物料在出料口位置处设置传感器,通过控制电路连接蜂鸣器,当物料正常输出停止时,反馈信号,通过蜂鸣声提示系统空载需要添加物料。该传感器可以为接近开关,在感应状态的同时也具有计数功能,通过记录物料的传输速度,可以控制旋转速度,达到调节进料量的功能。该方案还可以在自动送料机上方设置储料舱,替代蜂鸣提示人工加料的功能,储料舱倾斜设置在自动送料机上方,步进电机通过传动箱连接蜗杆控制阀门开启。蜗杆阀门有助于减小关闭阀门时来自物料的阻力。本技术是即节约了人工成本及人工作业的随意及不规则性,大大降低了制造难度,且可控制每批量次的数量和有稳定性的要求及所加工材料的同一外圆直径的品质标准,跨越式的提高了加工效率,切实有效的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圆盘振动式螺旋自动送料机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圆盘振动式螺旋自动送料机带送料机构整体视图;图3为本技术圆盘振动式螺旋自动送料机俯视图。图中I为弹性支架、2为驱动电磁体、3为料盘、4为螺旋轨道、5为出料导管、6为连接座、7为阀门、8为蜗杆、9为传动箱、10为步进电机、11为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本圆盘振动式螺旋自动送料机由驱动电磁体2,料盘3,出料导管5、弹性支架I构成,驱动电磁体2安装在料盘3的下方并固定在底座上,料盘3上设置有螺旋轨道4,螺旋轨道4 一端与料盘3底部相连,另一端与出料导管5相连,螺旋轨道4与料盘3夹角小于30度,角度过大则由于电磁力作用较小,物料不能沿螺旋轨道4上升,优选为30度,料盘3通过弹性支架I与底座连接,出料导管5两端分别与料盘3的螺旋轨道4和磨床入料口连接,料盘3振动过程中通过出料导管5本身具有的弹性或出料导管5与磨床的活动连接来保持整个系统的连接进行物料传输,物料通过出料导管5进入磨床中。驱动电磁体2竖直安装在底座上,并与料盘3垂直,弹性支架I竖直方向上与料盘3中心线平行,即弹性支架I上下两点距离料盘3中心线相等,且与底座成一定夹角,夹角为50-85度,实际安装中以60度、65度为佳。角度过大会使弹性支架I变形较小,而影响振动效果,角度过小则不便于弹性支架I的安装。本自动送料机料盘3直径大小为50mm-1000mm,料盘3过小则不能放入物料,太大则由于电磁力振动作用较小不能实现该送料过程。工作时物料放入料盘3内,电磁铁接通交流电后,电磁铁磁极方向则随正弦交流电变化,以每秒50次的频率转换N极和S极的方向。因料盘3底板材料为厚钢板,具有一定弹性,且底板中间无支撑,同时电磁铁上铁芯固定在料盘3下,这样料盘3及内部物料便会随着铁芯的吸合、排斥而上下振动起来。由于振动从中心向周围传递,物料便会移向能量较低的圆盘周围;另一方面,料盘3与底座是通过倾斜的弹性支架I连接固定,则电磁铁吸合时弹性支架I向下变形使倾斜角度加大,与之连接的料盘3便会沿顺时针方向产生一个微小的扭转,而此时盘内物料由于振动迟后还处于空中,没有随盘转动,这样物料和料盘3再次接触时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比前一次振动时产生了一个很小的位移,作用效果是物料相对于料盘3逆时针转动了一个位移。由于较高的振动频率,则位移叠加后物料便会沿着料盘3侧壁螺旋轨道4向上爬升,通过出料导管5直至出料口。物料在出料口位置处设置传感器11,通过控制电路连接蜂鸣器,当物料正常输出停止时,反馈信号,通过蜂鸣声提示系统空载需要添加物料。该传感器11可以为接近开关,在感应状态的同时也具有计数功能,通过记录物料的传输速度,可以控制旋转速度,达到调节进料量的功能。该方案还可以在自动送料机上方设置储料舱,替代蜂鸣提示人工加料的功能,储料舱倾斜设置在自动送料机上方,步进电机10通过传动箱9连接蜗杆8控制阀门7开启,这样方便阀门7的控制,储料舱设置阀门7,当传感器11提示系统空载时,控制电路打开阀门7补充物料,物料补充量通过控制阀门7打开时间控制,在实施例中阀门7为螺杆旋转阀门7,由步进电机10通过传动箱9中的齿轮或蜗轮传动控制。在具体实施时,可以将阀门7设置为液压或气动控制阀门7。本技术关键技术是,在任何一种加工内外圆金属材料的加工设备上加装圆盘振动式自动送料机,利用螺旋轨道4的导向和马达的振动同时产生作用,并结合投喂材料的大小而设计制做的u型导管产生固定轨迹将每批次批量的金属材料由一支一支的顺沿着每批次而设计制做的u型导管结合螺旋的导向和振动马达固定振动导致需加工的材料 在上部圆盘内抖起,源源不断并顺沿着按固定轨迹和规律地输送到所加工的内外圆磨床设备上加工,直接取代人工送料,且本技术专利直接简化了人工送料的时间差和随意性,再者它可以按需加工同一外圆直径大小的材料按批量一次性倒入本圆盘容器内,因传统作业模式是人工随意性并无规律及规则性地一支一支频繁投喂送料。本技术是即节约了人工成本及人工作业的随意及不规则性,大大降低了制造难度,且可控制每批量次的数量和有稳定性的要求及所加工材料的同一外圆直径的品质标准,跨越式的提高了加工效率,切实有效的降低成本。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盘振动式螺旋自动送料机,由驱动电磁体(2),料盘(3),出料导管(5)、弹性支架(1)构成,其特征在于:驱动电磁体(2)安装在料盘(3)的下方并固定在底座上,料盘(3)上设置有螺旋轨道(4),螺旋轨道(4)一端与料盘(3)底部相连,另一端与出料导管(5)相连,螺旋轨道(4)与料盘(3)夹角小于30度,料盘(3)通过弹性支架(1)与底座连接,出料导管(5)两端分别与料盘(3)的螺旋轨道(4)和磨床入料口连接,料盘(3)振动过程中通过出料导管(5)本身具有的弹性或出料导管(5)与磨床的活动连接来保持整个系统的连接进行物料传输,物料通过出料导管(5)进入磨床中,驱动电磁体(2)竖直安装在底座上,并与料盘(3)垂直,弹性支架(1)竖直方向上与料盘(3)中心线平行,料盘(3)直径大小为50mm?1000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盘振动式螺旋自动送料机,由驱动电磁体(2),料盘(3),出料导管(5)、弹性支架(I)构成,其特征在于驱动电磁体(2)安装在料盘(3)的下方并固定在底座上,料盘(3)上设置有螺旋轨道(4),螺旋轨道(4) 一端与料盘(3)底部相连,另一端与出料导管(5)相连,螺旋轨道(4)与料盘(3)夹角小于30度,料盘(3)通过弹性支架(I)与底座连接,出料导管(5)两端分别与料盘(3)的螺旋轨道(4)和磨床入料口连接,料盘(3)振动过程中通过出料导管(5)本身具有的弹性或出料导管(5)与磨床的活动连接来保持整个系统的连接进行物料传输,物料通过出料导管(5)进入磨床中,驱动电磁体(2)竖直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勇
申请(专利权)人:麻城市正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