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药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3591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药机,包括发药机外壳及设置于发药机外壳内以进行发药动作的机械装置,所述发药机外壳包括设置于所述发药机外壳一侧的至少一个上药窗口、设置于与所述发药机外壳另一侧的至少一个出药窗口、以及一开闭所述出药窗口的推拉门,所述推拉门通过上导轨和下导轨实现往复移动,所述上、下导轨至少有一个设置为浮动导轨,所述浮动导轨上设置有一限位部件及一在导轨上进行移动的移动部件,所述移动部件与所述推拉门相连接,所述限位部件和所述移动部件之间存在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发药机的推拉门阻力小,方便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医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药机
技术介绍
现今的各大医院,普遍运用各种药品发放设备,该种设备往往需要操作人员通过上药窗口将药品放置于机械设备之上,然后通过机械设备对药品进行上药、储存或者发放, 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而上药窗口不可能一直敞开,在现有技术中,在上药窗口均设置相配合的门体。现有技术中,上药窗口上设置的门体通过相应设置的导轨进行开启和关闭的动作。而上述相配合的导轨包括上下设置的上导轨和下导轨,而上导轨和下导轨在安装到发药机外壳上时,不免出现上、下导轨在竖直方向上存在一定的偏差,这样势必给上述门体的安装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发药机。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一种发药机,其包括发药机外壳及设置于发药机外壳内以进行发药动作的机械装置,所述发药机外壳包括设置于所述发药机外壳一侧的至少一个上药窗口、设置于与所述发药机外壳另一侧的至少一个出药窗口、以及一开闭所述出药窗口的推拉门,所述推拉门通过上导轨和下导轨实现往复移动,所述上、下导轨至少有一个设置为浮动导轨,所述浮动导轨上设置有一限位部件及一在导轨上进行移动的移动部件,所述移动部件与所述推拉门相连接,所述限位部件和所述移动部件之间存在间隙。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部件设有与所述限位部件横截面相配合的贯穿部,所述移动部件通过所述贯穿部与所述限位部件连接并且在所述贯穿部内形成所述间隙。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部件通过所述贯穿部连接于所述限位部件上并可沿限位部件轴向移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部件设有止动板,所述止动板设置于所述限位部件两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止动板相对于所述移动部件的一面设有缓冲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部件大致呈圆柱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药机外壳一侧设置有一门体,所述门体上设置有一磁性开关,所述推拉门上设有与所述磁性开关配合的配合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药机外壳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药窗口的感应光幕。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械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机械手。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拉门上设有推拉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发药机上推拉门相配合的导轨可浮动,推拉门的安装更为方便,且能够保证安装精度。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发药机的后视图;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发药机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发药机的立体图;图4是图3中A位置的放大图; 图5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浮动导轨的俯视图;图6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浮动导轨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参图I至图6所不,一种发药机,其包括发药机外壳100及设置于发药机外壳100内以进行发药动作的机械装置40,发药机外壳100包括设置于所述发药机外壳一侧的至少一个上药窗口 20、设置于发药机外壳一侧并可水平移动的推拉门50、以及设置于与所述发药机外壳另一侧的至少一个出药窗口 30,推拉门50通过上导轨601和下导轨实602现往复移动,上、下导轨至少有一个设置为浮动导轨70,浮动导轨70上设置有一限位部件701及一在导轨70上进行移动的移动部件702,移动部件702与所述推拉门50相连接,限位部件701和移动部件702之间存在间隙704。优选地,本技术中上导轨601和下导轨602都设置为浮动导轨70。参考图4、图5和图6,移动部件702设有与限位部件701横截面相配合的贯穿部705,移动部件702通过该贯穿部705与限位部件701连接并且在贯穿部705内形成间隙704,即间隙704设置于移动部件702和限位部件701之间。在本技术中,移动部件702通过贯穿部705连接于限位部件701上并可沿限位部件701轴向移动,即推拉门50带动移动部件702沿着限位部件701的轴向方向来回移动。优选地,限位部件701设有止动板703,所述止动板703设置于限位部件701两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止动板703相对于移动部件702的一面设有缓冲部7031,优选地,该缓冲部7031为柔性材料。当推拉门50移动至限位部件701 —端时,缓冲部7031接触推拉门50,起到缓冲作用,避免推拉门50与止动板703因剧烈撞击而使任何一方受到损伤。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将限位部件701设置大致呈圆柱状,以增加限位部件701与移动部件702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两者之间的磨损降低,延长使用寿命。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再次参考图I、图2和图3所示,发药机外壳100—侧设置有一门体10,门体10上设置有一磁性开关80,推拉门50上设有与磁性开关80配合的配合部(图未示),磁性开关80与配合部相互配合以控制机械装置40的开关运作。优选地,发药机外壳100还包括设置于上药窗口 20的感应光幕201,感应光幕201感应上药窗口 20的障碍物情况,来控制机械装置40的开关运作。在工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将推拉门50拉开至远离上药窗口 20位置,推拉门50遇到止动板703才停止移动,此时磁性开关70断开,使得机械装置40停止工作以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在机械装置40停止工作的情况下,操作人员将药品通过上药窗口 20放置于机械装置40之上;然后,操作人员再将推拉门50推移至上药窗口 20处,遇到止动板703则停止移动,此时磁性开关导通,使得机械装置40开始作用。在技术中,所述机械装置40包括至少两个机械手401。特别地,推拉门50上设有推拉杆501以方便操作人员实现推拉运动。在本技术中,通过间隙704的作用,使得移动部件702在限位部件701上来回滑动时可以上下左右浮动,如此,以避免因滑动过程中的不精确造成的阻力。因为上导轨601和下导轨602在装配过程中肯定存在一定的差别,这种差别在一定程度上对推拉门50的移动造成了阻碍,所以本技术间隙704的存在,使得上导轨601和下导轨602可以自由地调节推拉门50的位置,使其总是处于移动时的阻力最小的状态。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发药机上推拉门相配合的导轨可浮动,推拉门的安装更为方便,且能够保证安装精度。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技术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技术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药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发药机外壳及设置于发药机外壳内以进行发药动作的机械装置,所述发药机外壳包括设置于所述发药机外壳一侧的至少一个上药窗口、设置于与所述发药机外壳另一侧的至少一个出药窗口、以及一开闭所述出药窗口的推拉门,所述推拉门通过上导轨和下导轨实现往复移动,所述上、下导轨至少有一个设置为浮动导轨,所述浮动导轨上设置有一限位部件及一在导轨上进行移动的移动部件,所述移动部件与所述推拉门相连接,所述限位部件和所述移动部件之间存在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药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发药机外壳及设置于发药机外壳内以进行发药动作的机械装置,所述发药机外壳包括设置于所述发药机外壳一侧的至少一个上药窗口、设置于与所述发药机外壳另一侧的至少一个出药窗口、以及一开闭所述出药窗口的推拉门,所述推拉门通过上导轨和下导轨实现往复移动,所述上、下导轨至少有一个设置为浮动导轨,所述浮动导轨上设置有一限位部件及一在导轨上进行移动的移动部件,所述移动部件与所述推拉门相连接,所述限位部件和所述移动部件之间存在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发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件设有与所述限位部件横截面相配合的贯穿部,所述移动部件通过所述贯穿部与所述限位部件连接并且在所述贯穿部内形成所述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发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件通过所述贯穿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楚明轩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艾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