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3197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3:13
一种儿童推车,其推车车架包括左前架、右前架、与左前架的上部通过左第一轴相转动连接的左推杆、与右前架的上部通过右第一轴相转动连接的右推杆、部与左推杆的下部通过左第二轴相转动连接的左后架、与右推杆的下部通过右第二轴相转动连接的右后架、转动连接于左前架与左后架之间的左座杆、转动连接于右前架与右后架之间的右座杆、能够横向折叠的底撑架、能够横向折叠的后撑架、能够横向折叠的推杆横撑。折叠时,当将左推杆与右推杆分别向前翻倒,左推杆与左后架分别向左前架靠拢,右推杆与右后架分别向右前架靠拢,同时,底撑架、后撑架与推杆横撑分别横向收拢,推车车架折叠,折叠后体积较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儿童推车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儿童推车,包括具有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的推车车架、设置于所述的推车车架下部的前轮组件与后轮组件、设置于所述的推车车架上的能够支撑人体的人体支撑装置、用于将所述的推车车架锁定于展开位置下的锁定装置。现有的推车车架的种类繁多,推车车架的杆件的数目不同,各杆件之间连接关系、连接位置不同,从而折叠原理与折叠方式各不相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儿童推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推车,包括具有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的推车车架、左前轮组件、右前轮组件、左后轮组件、右后轮组件、用于将所述的推车车架锁定于展开位置下的锁定装置、设置于所述的推车车架上的座位,所述的推车车架包括左前架,所述的左前轮组件设置于所述的左前架的下部;右前架,所述的右前轮组件设置于所述的右前架的下部;左推杆,所述的左推杆与所述的左前架的上部通过左第一轴相转动连接;右推杆,所述的右推杆与所述的右前架的上部通过右第一轴相转动连接;左后架,所述的左后架的上部与所述的左推杆的下部通过左第二轴相转动连接;右后架,所述的右后架的上部与所述的右推杆的下部通过右第二轴相转动连接;左座杆,所述的左前架通过左第三轴与所述的左座杆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左后架通过左第四轴与所述的左座杆相转动地连接;右座杆,所述的右前架通过右第三轴与所述的右座杆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右后架通过右第四轴与所述的右座杆相转动地连接;能够横向折叠的底撑架,所述的底撑架是由第一底撑杆与所述的第二底撑杆相交叉并在交叉处相枢轴连接构成的,所述的第一底撑杆的前部与所述的左前架通过左前转动关节能够在两个相交的平面方向上相转动地设置,所述的第一底撑杆的后部与所述的右后架通过右后转动关节能够在两个相交的平面方向上相转动地设置,所述的第二底撑杆的前部与所述的右前架通过右前转动关节能够在两个相交的平面方向上相转动地设置,所述的第二底撑杆的后部与所述的左后架通过左后转动关节能够在两个相交的平面方向上相转动地设置;能够横向折叠的后撑架,所述的后撑架是由第一后撑杆与所述的第二后撑杆相交叉并在交叉处相枢轴连接构成的,所述的第一后撑杆的上部与所述的左座杆通过左上转动关节能够在两个相交的平面方向上相转动地设置,所述的第一后撑杆的下部与所述的右后架通过右下转动关节能够在两个相交的平面方向上相转动地设置,所述的第二后撑杆的上部与所述的右座杆通过右上转动关节能够在两个相交的平面方向上相转动地设置,所述的第二后撑杆的下部与所述的左后架通过左下转动关节能够在两个相交的平面方向上相转动地设置;能够横向折叠的推杆横撑,所述的推杆横撑设置于所述的左推杆的上部与所述的右推杆的上部之间。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左前转动关节位于所述的左第三轴的下方,所述的左后转动关节位于所述的左第四轴的上方,所述的右前转动关节位于所述的右第三轴的下方,所述的右后转动关节位于所述的右第四轴的上方。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述的左上转动关节位于所述的左第四轴的后方,所述的左下转动关节位于所述的左第四轴的下方,所述的右上转动关节位于所述的右第四轴的后方,所述的右下转动关节位于所述的右第四轴的下方。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左第一轴的轴心线与所述的右第一轴的轴心线相重合,所述的左第二轴的轴心线与所述的右第二轴的轴心线相重合,所述的左第三轴的轴心线与所述的右第三轴的轴心线相重合,所述的左第四轴的轴心线与所述的右第四轴的轴心线相重合。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左第一轴的轴心线、所述的左第二轴的轴心线、所述的左第三轴的轴心线与所述的左第四轴的轴心线相平行。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锁定装置设置于所述的左第一轴与所述的右第一轴处;或者设置于所述的左第二轴与所述的右第二轴处。以上所涉及到的上、下、前、后等方位名词是在推车车架处于展开位置下作定义的,前轮组件所在的位置为前,后轮组件所在的位置为后。本技术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坐寸o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折叠时,左前架、左推杆、左后架与左座杆构成四连杆,右前架、右推杆、右后架与右座杆构成四连杆,当将左推杆与右推杆分别向前翻倒,左推杆与左后架分别向左前架靠拢,右推杆与右后架分别向右前架靠拢,同时,底撑架、后撑架与推杆横撑分别横向收拢,推车车架折叠,折叠后体积较小、便于携带。附图说明附图I为本技术的主视图(推车车架处于展开位置下,实施例一);附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推车车架在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的转换过程中,实施例一);附图3为本技术的主视图(推车车架处于展开位置下,实施例一);附图4为本技术的立体图(推车车架处于展开位置下,实施例一);附图5为本技术的立体图(推车车架处于折叠位置下,实施例一);附图6为本技术的立体图(推车车架处于展开位置下,实施例二);其中1、推车车架;2、左前轮组件;3、右前轮组件;4、左后轮组件;5、右后轮组件;11、左前架;12、左推杆;13、左后架;14、左座杆;15、左第一轴;16、左第二轴;17、左第三轴;18、左第四轴;21、右前架;22、右推杆;23、右后架;24、右座杆;25、右第一轴;26、右第二轴;27、右第三轴;28、右第四轴;30、底撑架;31、第一底撑杆;32、第二底撑杆;33、左前转动关节;34、左后转动关节;35、右前转动关节;36、右后转动关节; 40、后撑架;41、第一后撑杆;42、第二后撑杆;43、左上转动关节;44、左下转动关节;45、右上转动关节;46、右下转动关节;50、推杆横撑;51、第一横杆;52、第二横杆;53、第一轴;54、第二轴;55、第三轴。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I-附图5所示,一种儿童推车,包括具有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的推车车架I、左前轮组件2、右前轮组件3、左后轮组件4、右后轮组件5、用于将推车车架I锁定于展开位置下的锁定装置、设置于推车车架I上的座位。推车车架I包括左前架11,左前轮组件2设置于左前架11的下部;右前架21,右前轮组件3设置于右前架21的下部;左推杆12,左推杆12与左前架11的上部通过左第一轴15相转动连接;右推杆22,右推杆22与右前架21的上部通过右第一轴25相转动连接;左后架13,左后架13的上部与左推杆12的下部通过左第二轴16相转动连接;右后架23,右后架23的上部与右推杆22的下部通过右第二轴26相转动连接;左座杆14,左前架11通过左第三轴17与左座杆14相转动地连接,左后架13通过左第四轴18与左座杆14相转动地连接;右座杆24,右前架21通过右第三轴27与右座杆24相转动地连接,右后架23通过右第四轴28与右座杆24相转动地连接;能够横向折叠的底撑架30,底撑架30是由第一底撑杆31与第二底撑杆32相交叉并在交叉处相枢轴连接构成的,第一底撑杆31的前部与左前架11通过左前转动关节33能够在两个相交的平面方向上相转动地设置,第一底撑杆31的后部与右后架23通过右后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儿童推车,包括具有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的推车车架(1)、左前轮组件(2)、右前轮组件(3)、左后轮组件(4)、右后轮组件(5)、用于将所述的推车车架(1)锁定于展开位置下的锁定装置、设置于所述的推车车架(1)上的座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车车架(1)包括:左前架(11),所述的左前轮组件(2)设置于所述的左前架(11)的下部;右前架(21),所述的右前轮组件(3)设置于所述的右前架(21)的下部;左推杆(12),所述的左推杆(12)与所述的左前架(11)的上部通过左第一轴(15)相转动连接;右推杆(22),所述的右推杆(22)与所述的右前架(21)的上部通过右第一轴(25)相转动连接;左后架(13),所述的左后架(13)的上部与所述的左推杆(12)的下部通过左第二轴(16)相转动连接;右后架(23),所述的右后架(23)的上部与所述的右推杆(22)的下部通过右第二轴(26)相转动连接;左座杆(14),所述的左前架(11)通过左第三轴(17)与所述的左座杆(14)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左后架(13)通过左第四轴(18)与所述的左座杆(14)相转动地连接;右座杆(24),所述的右前架(21)通过右第三轴(27)与所述的右座杆(24)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右后架(23)通过右第四轴(28)与所述的右座杆(24)相转动地连接;能够横向折叠的底撑架(30),所述的底撑架(30)是由第一底撑杆(31)与所述的第二底撑杆(32)相交叉并在交叉处相枢轴连接构成的,所述的第一底撑杆(31)的前部与所述的左前架(11)通过左前转动关节(33)能够在两个相交的平面方向上相转动地设置,所述的第一底撑杆(31)的后部与所述的右后架(23)通过右后转动关节(36)能够在两个相交的平面方向上相转动地设置,所述的第二底撑杆(32)的前部与所述的右前架(21)通过右前转动关节(35)能够在两个相交的平面方向上相转动地设置,所述的第二底撑杆(32)的后部与所述的左后架(13)通过左后转动关节(34)能够在两个相交的平面方向上相转动地设置;能够横向折叠的后撑架(40),所述的后撑架(40)是由第一后撑杆(41)与所述的第二后撑杆(42)相交叉并在交叉处相枢轴连接构成的,所述的第一后撑杆(41)的上部与所述的左座杆(14)通过左上转动关节(43)能够在两个相交的平面方向上相转动地设置,所述的第一后撑杆(41)的下部与所述的右后架(23)通过右下转动关节(46)能够在两个相交的平面方向上相转动地设置,所述的第二后撑杆(42)的上部与所述的右座杆(24)通过右上转动关节(45)能够在两个相交的平面方向上相转动地设置,所述的第二后撑杆(42)的下部与所述的左后架(13)通过左下转动关节(44)能够在两个相交的平面方向上相转动地设置;能够横向折叠的推杆横撑(50),所述的推杆横撑(50)设置于所述的左推杆(12)的上部与所述的右推杆(22)的上部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推车,包括具有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的推车车架(I)、左前轮组件(2)、右前轮组件(3)、左后轮组件(4)、右后轮组件(5)、用于将所述的推车车架(I)锁定于展开位置下的锁定装置、设置于所述的推车车架(I)上的座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车车架(I)包括 左前架(11),所述的左前轮组件(2)设置于所述的左前架(11)的下部; 右前架(21),所述的右前轮组件(3)设置于所述的右前架(21)的下部; 左推杆(12),所述的左推杆(12)与所述的左前架(11)的上部通过左第一轴(15)相转动连接; 右推杆(22),所述的右推杆(22)与所述的右前架(21)的上部通过右第一轴(25)相转动连接; 左后架(13),所述的左后架(13)的上部与所述的左推杆(12)的下部通过左第二轴(16)相转动连接; 右后架(23),所述的右后架(23)的上部与所述的右推杆(22)的下部通过右第二轴(26)相转动连接; 左座杆(14),所述的左前架(11)通过左第三轴(17)与所述的左座杆(14)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左后架(13)通过左第四轴(18)与所述的左座杆(14)相转动地连接; 右座杆(24),所述的右前架(21)通过右第三轴(27)与所述的右座杆(24)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右后架(23)通过右第四轴(28)与所述的右座杆(24)相转动地连接; 能够横向折叠的底撑架(30),所述的底撑架(30)是由第一底撑杆(31)与所述的第二底撑杆(32)相交叉并在交叉处相枢轴连接构成的,所述的第一底撑杆(31)的前部与所述的左前架(11)通过左前转动关节(33)能够在两个相交的平面方向上相转动地设置,所述的第一底撑杆(31)的后部与所述的右后架(23 )通过右后转动关节(36 )能够在两个相交的平面方向上相转动地设置,所述的第二底撑杆(32)的前部与所述的右前架(21)通过右前转动关节(35)能够在两个相交的平面方向上相转动地设置,所述的第二底撑杆(32)的后部与所述的左后架(13)通过左后转动关节(34)能够在两个相交的平面方向上相转动地设置; 能够横向折叠的后撑架(40),所述的后撑架(40)是由第一后撑杆(41)与所述的第二后撑杆(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宏兵
申请(专利权)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