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槽托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3147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3:11
一种深槽托轮,包括有通过顶紧螺栓(5)、缩紧螺母(6)、管箍(7)固定在外部钢管上的整个托轮组,所述的管箍(7)的前端设置有一圆轴,上套有两盘轴承(8);轴承(8)上还套有轮体(2),轮体(2)的外部固定有轮衬(4),并设置有压盖(3);所述的轮衬(4)上设置有放置钢丝绳(1)的圆弧轮槽。所述轮体(2)外侧的轮衬(4)的直径与轮体(2)内侧轮沿的高度相同,均设置为38mm。本深槽托轮加大了托轮的外侧轮衬压盖的直径,与内侧轮沿的高度相同,远大于钢丝绳直径,钢丝绳不能从托轮中掉出,大大提高了运行的安全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机械设备产品的
,具体涉及ー种深槽托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乘人装置托轮均为浅绳槽 结构,内侧带轮沿用于防止钢丝绳向管箍方向掉落。传统托轮绳槽的深度为软质轮衬上的圆弧槽深,一般为8 12mm,小于钢丝绳的直径。卡钢丝绳的抱索器通过时,如出现左右摆动,或托轮安装位置与钢丝绳不对齐,或其他偶然因素,则钢丝绳极易从托轮上掉下,影响乘人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托轮钢丝绳容易脱落等不足,提供了一种有效防止钢丝绳从托轮内脱落、大大提高安全性的深槽托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ー种深槽托轮,包括有通过顶紧螺栓、锁紧螺母、管箍固定在外部钢管上的整个托轮组,所述的管箍的前端设置有一圆轴,上套有两盘轴承;轴承上还套有轮体,轮体的外部固定有轮衬,并设置有压盖;所述的轮衬上设置有放置钢丝绳的圆弧轮槽。所述轮体外侧的轮衬的直径与轮体内侧的轮沿高度相同,均设置为38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本深槽托轮加大了托轮的外侧轮衬压盖的直径,与内侧轮沿的高度相同,远大于钢丝绳直径,钢丝绳不能从托轮中掉出,大大提高了运行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视图;图中,ト钢丝绳,2-轮体,3-压盖,4-轮衬,5-顶紧螺栓,6-锁紧螺母,7_管箍,8_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ー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图2中所示的一种深槽托轮,包括有通过顶紧螺栓5、锁紧螺母6、管箍7固定在外部钢管上的整个托轮组,所述的管箍7的前端设置有ー圆轴,上套有两盘轴承8 ;轴承8上还套有轮体2,轮体2的外部固定有轮衬4,并设置有压盖3 ;所述的轮衬4上设置有放置钢丝绳1的圆弧轮槽。这样设置,本深槽托轮主要用于托起乘人装置的钢丝绳1。整套托轮通过管箍7、顶紧螺栓5和锁紧螺母6把整个托轮组固定在外部钢管上。管箍7 —是用于箍住外部钢管,ニ是其前端为ー圆轴,上套有两盘轴承8,使托轮进行旋转。轮体2套在轴承8上,外部固定有软质的轮衬4,通过压盖3压住软质的轮衬4,使之随轮体转动。钢丝绳1落在软质的轮衬4上的圆弧轮槽内。所述轮体2外侧的轮衬4的直径与轮体2内侧的轮沿高度相同,均设置为38mm。这样设置,远大于钢丝绳1的直径,钢丝绳1不能从托轮中掉出,大大提高了运行的安全性。相比传统的乘人装置托轮均为浅绳槽结构,本技术内侧带轮沿用于防止钢丝绳1向管箍7的方向掉落。 总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效防止钢丝绳从托轮内脱落、大大提高安全性的深槽托轮。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一部分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深槽托轮,包括有通过顶紧螺栓(5)、锁紧螺母(6)、管箍(7)固定在外部钢管上的整个托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箍(7)的前端设置有一圆轴,上套有两盘轴承(8);轴承(8)上还套有轮体(2),轮体(2)的外部固定有轮衬(4),并设置有压盖(3);所述的轮衬(4)上设置有放置钢丝绳(1)的圆弧轮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槽托轮,包括有通过顶紧螺栓(5)、锁紧螺母(6)、管箍(7)固定在外部钢管上的整个托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箍(7)的前端设置有一圆轴,上套有两盘轴承(8);轴承(8)上还套有轮体(2),轮体(2)的外部固定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兴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