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架空乘人装置,尤其是架空乘人装置乘人间距控制器。
技术介绍
架空乘人设施因其运输方便独特的特性,已被众多矿井应用,但在方便的同时,也存在许多不确定的隐患,例如当提升运输人员多的时候,人员之间间距小,达到最大运载能力,单边载重量大,加之设备湿滑,容易出现“飞车”现象。因此,需要研发一种架空乘人装置乘人间距控制器,在人员乘坐高峰期,控制乘人间距,避免乘坐人员超过最大提升载荷而造成风车伤亡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架空乘人装置乘人间距控制器,以解决架空乘人设施提升人员时乘人间距不能太密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架空乘人装置乘人间距控制器,它是在乘人上车的位置设置有定时打开的阻挡器,阻挡器是一个由电磁换向阀控制的气缸,气缸固定在巷道顶部的钢梁上,气缸的伸出端上安装有阻挡吊椅的卡爪,在架空乘人装置入口处的巷道上设有第一位置开关,沿着架空乘人装置走向,在巷道上再设置第二位置开关,两个位置开关间隔安全距离,两个位置开关与电磁换向阀连接,控制电磁阀的动作。工作原理是当第一人乘坐吊椅碰触第一位置开关时,电磁换向阀接到信号后打开气源,气缸卡爪伸出阻挡下一个吊椅运行,第一人乘坐吊椅碰触第二个位置开关时,电磁换向阀接到信号后关闭气源,气缸卡爪松开吊椅,此后人员才能通过。本专利技术保证了人员乘坐间隙保持一定距离,彻底解决乘人间距缩小带来的超载和安全问题。一般设置10米的间距,确保索车安全运转,人员乘坐安全。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示意图。图中I-钢梁,2-气缸,3-卡爪,4-电磁换向阀,5-第一位置开关,6-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架空乘人装置乘人间距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它是在乘人上车的位置设置有定时打开的阻挡器,阻挡器是一个由电磁换向阀控制的气缸,气缸固定在巷道顶部的钢梁上,气缸的伸出端上安装有阻挡吊椅的卡爪,在架空乘人装置入口处的巷道上设有第一位置开关,沿着架空乘人装置走向,在巷道上再设置第二位置开关,两个位置开关间隔安全距离,两个位置开关与电磁换向阀连接,控制电磁阀的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殿振,朱德跃,李洪国,陈强,胡继峰,
申请(专利权)人: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孙村煤矿,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