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记录后视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3074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行车记录后视镜,其包括:壳体;微处理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以及分别与所述微处理器电性连接的数据存储器、时钟模块、影像撷取装置、麦克风、供电单元,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综上所述,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后视镜集成了行车记录功能,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行车记录仪的缺陷,既保留了后视镜的功能确保了行车的安全,同时实现了行车记录功能,改善了整体外观,提高了驾驶舒适性。此外,提供了多种安全保障技术,大大提高了车辆及人员安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安全
,且特别涉及一种车辆用行车记录后视镜
技术介绍
汽车后视镜反映汽车后方、侧方和下方的情况,使驾驶者可以间接看清楚这些位置的情况。起着“第二只眼睛”的作用,扩大了驾驶者的视野范围。汽车后视镜属于重要安全件,它的镜面、外形和操纵都颇讲究。后视镜以安装位置划分,分有外后视镜、下后视镜和内后视镜。以用途划分,外后视镜反映汽车后侧方,下后视镜反映汽车前下方,内后视镜反映汽车后方及车内情况。用途不一样,镜面结构也会有所不同。一般后视镜镜面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平面镜,顾名思义镜 面是平的,用术语表述就是“表面曲率半径R无穷大”,这与一般家庭用镜一样,可得到与目视大小相同的映像,这种平面镜常用做内后视镜。另一种是凸面镜,镜面呈球面状,具有大小不同的曲率半径,它的映像比目视小,但视野范围大,好像相机“广角镜”的作用,这种凸面镜常用做外后视镜和下后视镜。轿车及其它轻型乘用车一般装配外后视镜和内后视镜,大型商用汽车(大客车和大货车)一般装配外后视镜、下后视镜和内后视镜。然而现有的后视镜,仅限于通过镜面图像反射起到一点安全作用,其功能作用单一,适用范围非常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行车记录后视镜,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缺失。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行车记录后视镜,其包括壳体;微处理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以及分别与所述微处理器电性连接的数据存储器、时钟模块、影像撷取装置、麦克风、供电单元,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进一步的,所述的行车记录后视镜包括视频音频输入输出接口,与所述微处理器电线连接,并设置于所述壳体上。进一步的,所述供电单元为电池或车辆电源。进一步的,所述行车记录后视镜包括无线传输模块,与所述微处理器电线连接,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进一步的,所述数据存储器包括可移动式存储介质。进一步的,所述行车记录后视镜包括前置摄像头,与微处理器电性连接,并设置于壳体上。进一步的,所述微处理器与车内传感器电性连接,以接收并处理传感器的信号。综上所述,利用本技术提供的行车记录后视镜集成了行车记录功能,使行车记录相对隐蔽、牢固,且处于车内行车记录后视镜位置,使行车记录的位置较高视角范围较大,可以更加清楚全面地记录车辆路面交通信息情况,保证了拍摄的影像质量,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行车记录仪的缺陷,既保留了行车记录后视镜的功能确保了行车的安全,同时实现了行车记录功能,改善了整体外观,提高了驾驶舒适性。此外,提供了多种安全保障技术,大大提高了车辆及人员安全。附图说明图I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行车记录后视镜的功能方块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行车记录后视镜的功能方块图。图3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装有行车记录后视镜车辆组成的无线局域网的不意图。图4所示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装有行车记录后视镜车辆组成的无线局域网的示意图。·图5所示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行车记录后视镜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特征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请参见图1,其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行车记录后视镜的功能方块图。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行车记录后视镜包括壳体100 ;微处理器110,设置于所述壳体100内,以及分别与所述微处理器110电性连接的数据存储器120、时钟模块130、影像撷取装置140、麦克风150、供电单元160,均设置于所述壳体100内。其具体的运作过程如下,当开启电源供电单元160给微处理器110供电,控制影像撷取装置140工作进行图像摄取,并将所摄取的图像存至数据存储器120中,同时控制麦克风150获取声音信号,并提取时钟模块130的时钟信息,存入数据存储器120中。相比较而言,现有的行车记录仪靠在前挡玻璃,具有如下缺点1、独立安装需占用车内空间,影响车辆整体装饰布局;2、从车外可清楚看到,停车时,易被窃贼破窗盗取;3、暴露在外,在阳光照射后会迅速升高温度,易影响电池和整机的使用寿命,而且结构容易脱落和损坏;4、由于存在安装结构的弊病,导行车记录仪会随着车辆行进时的震动而抖动,特别是受发动机震动影像,影像拍摄质量。利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行车记录后视镜集成了行车记录功能,使行车记录相对隐蔽、牢固,且处于车内行车记录后视镜位置,使行车记录的位置较高视角范围较大,可以更加清楚全面地记录车辆路面交通信息情况,保证了拍摄的影像质量,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行车记录仪的缺陷,既保留了行车记录后视镜的功能确保了行车的安全,同时实现了行车记录功能,改善了整体外观,提高了驾驶舒适性。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还包括视频音频输入输出接口,与所述微处理器电线连接,并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以方便展示存储的声音视频信息。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供电单元为电池或车辆电源。例如,使用车辆电源作为供电电源,同时使用电池作为后备电源,当车辆出现故障或遇到事故,车辆电源无法供电时,将切换到电池供电,保证了车辆在紧急情况下不间断记录行车数据。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存储器包括可移动式存储介质。例如SD卡、移动硬盘等,以方便进行携带安装更换升级。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所示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行车记录后视镜的功能方块图其,行车记录后视镜还包括无线传输模块210,与所述微处理器110电线连接,并设置于所述壳体100内。通过该无线传输模块210,使安装有该行车记录后视镜的车辆与数据中心形成一无线局域网。该无线传输模块可为基于移动网络的无线模块,也可以是基于Zigbee无线局域网的无线模块。以移动网络为例,请参见图3。安装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行车记录后视镜的车辆310通过该无线传输模块 与移动基站300进行通信,与移动基站300形成链路,当需要数据下载和上传时,数据资料通过移动网络传输至数据中心320,此外,车辆310还可以通过移动基站300确定所处的位置,并与行车记录后视镜记录的行车资料进行匹配形成完整的行车记录。以Zigbee网络为例,请参见图4。在通讯范围内,车辆410与主节点数据中心400,以及车辆之间形成无线局域网。如果主节点数据中心400与车辆410处于通讯范围时,行车记录的数据资料通过Zigbee网络传输至主节点数据中心400。当车辆430超越主节点数据中心400的通讯范围时,便通过Zigbee网络与通讯范围内的车辆进行通信,并由处于主节点数据中心400通讯范围内且处于该车辆通讯范围的车辆420作为Zigbee网络的主节点,接收该车辆430的行车记录数据并传输至主节点数据中心400,从而保证了数据的传输。此外,Zigbee网络组成节点数大,接入网络的速度很快,可满足数据较大的车辆行车记录数据的上传。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请参见图5,其所示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行车记录后视镜的结构示意图。行车记录后视镜还包括前置摄像头510,与微处理器110电性连接,并设置于壳体100上。监测并记录驾驶人员面部特征,以实现面部识别功能。例如当开启发动机,摄像头打开,撷取驾驶人员的头像提取面部特征与存储在数据存储器的面部特征值进行比对,判断是不是合法的驾驶者驾驶。否则将控制熄灭发动机并发出警报,保证了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行车记录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微处理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以及分别与所述微处理器电性连接的数据存储器、时钟模块、影像撷取装置、麦克风、供电单元,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车记录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微处理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以及 分别与所述微处理器电性连接的数据存储器、时钟模块、影像撷取装置、麦克风、供电单元,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行车记录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视频音频输入输出接口 与所述微处理器电线连接,并设置于所述壳体上。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行车记录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单元为电池或车辆电源。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涵柏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