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级淋漏冷却的柴油冷却液箱,包括由上而下的第一层油箱(1)、第二层油箱(2)和第三层油箱(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冷却液箱,通过隔板,将第一、二层油箱分别隔离成第一、二沉淀室、第三、四沉淀室,将第三层油箱隔离成第五沉淀室和净油舱,在第一层油箱的溢出口与第二层油箱的入口之间设置由斜置的孔板构成的第一级淋漏冷却坡道,在第二层油箱的溢出口与第三层油箱的入口之间设置由斜置的孔板构成的第二级淋漏冷却坡道,将回油入口设置在第一层油箱的第一沉淀室的上面的技术方案,通过多级淋漏冷却坡道加速柴油冷却液的冷却,使柴油冷却液箱达到了降低成本、减少占用空间的目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却液容器,具体是指数控机床用于存储循环使用的主轴柴油冷却液的一种多级淋漏冷却的柴油冷却液箱。技术背景 数控机床工作时,需要用柴油作为冷却液对数控机床高速运转的主轴进行循环冷却,由于数控机床的主轴工作产生的温度高,致使柴油冷却液温升快,当柴油冷却液温升至70°C时,数控机床须停止工作,否则主轴将受到损坏;现有技术采用大容量的储油箱,容装大量柴油,利用室温来自然冷却柴油冷却液,大容量的储油箱柴油占用量多使得成本加大,同时,大容量储油箱占用生产空间大,不利于生产运作;因此,现有技术存在成本高、占用空间大的问题与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技术采用由上而下设置第一层油箱、第二层油箱、第三层油箱的三层叠加的箱式结构,通过隔板,将第一层油箱隔离为第一沉淀室和第二沉淀室,将第二层油箱隔离为第三沉淀室和第四沉淀室,将第三层油箱隔离为第五沉淀室和净油舱,在第一层油箱的溢出口与第二层油箱的入口之间设置由斜置的孔板构成的第一级淋漏冷却坡道,在第二层油箱的溢出口与第三层油箱的入口之间设置由斜置的孔板构成的第二级淋漏冷却坡道,将回油入口设置在第一层油箱的第一沉淀室的上面,将油泵设置在第三层油箱的净油舱的上面,油泵的汲头位于净油舱内,工作时,冷却主轴而被加热的柴油冷却液,依次由回油入口、第一沉淀室、第二沉淀室、第一层溢出口,经第一级淋漏冷却坡道、第二层入口、第三沉淀室、第四沉淀室、第二层溢出口,再经第二级淋漏冷却坡道、第三层入口、第五沉淀室漫入净油舱中由油泵泵出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多级淋漏冷却的柴油冷却液箱,旨在通过多级淋漏冷却坡道加速柴油冷却液的冷却,使柴油冷却液箱达到降低成本、减少占用空间的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级淋漏冷却的柴油冷却液箱,包括由上而下的第一层油箱、第二层油箱和第三层油箱构成,其中所述的第一层油箱为中空有顶矩形箱状的薄壁钢质构件,隔板将第一层油箱的内部分隔形成上部相通的左右二个室腔;其中,位于第一层油箱右部的室腔称为第一沉淀室,位于第一层油箱左部的室腔称为第二沉淀室,所述隔板为矩形的薄钢板;所述第一沉淀室的上面设有与外界相通的圆柱管形的回油入口 ;所述第二沉淀室的左侧面的上部设有与外界相通的第一层溢出口 ;所述的第二层油箱为位于第一层油箱下面的中空有顶矩形箱状的薄壁钢质构件,第二层油箱也由隔板将内部分隔为上部相通的左右二个室腔;其中,位于第二层油箱左部的室腔称为第三沉淀室,位于第二层油箱右部的室腔称为第四沉淀室;所述第三沉淀室的上面的左部设有与外界相通的第二层入口,所述第四沉淀室的右侧面的上部设有与外界相通的第二层溢出口 ;所述的第三层油箱为位于第二层油箱下面的中空有顶矩形箱状的薄壁钢质构件,第三层油箱也由隔板将内部分隔为上部相通的左右二个室腔;其中,位于第三层油箱右部的室腔称为第五沉淀室,位于第三层油箱左部的室腔称为净油舱;所述第五沉淀室的上面的左部设有与外界相通的第三层入口,所述净油舱的上面设有油泵,油泵的汲头位于净油舱内下部;第三层油箱的外底面的四个拐角处设有脚轮;第一层油箱的所述第一层溢出口与第二层油箱的所述第二层入口之间设有由上向下斜置的孔板构成的第一级淋漏冷却坡道,所述孔板为表面均布设有排列成阵列的圆通孔的钢板;第二层油箱的所述第二层溢出口与第三层油箱的所述第三层入口之间设有由上向下斜置的所述孔板构成的第二级淋漏冷却坡道。 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工作时,冷却主轴而被加热的柴油冷却液,经由与回油入口连接的软管进入本装置,流经依次为,第一沉淀室,漫过隔板进入第二沉淀室从第一层溢出口溢出,经第一级淋 漏冷却坡道冷却,从第二层入口进入第三沉淀室,漫过隔板进入第四沉淀室再从第二层溢出口溢出,经第二级淋漏冷却坡道再次冷却,从第三层入口进入第五沉淀室,漫过隔板进入净油舱中由油泵通过油泵出口泵出;本装置通过第一级淋漏冷却坡道与第二级淋漏冷却坡道对柴油冷却液进行淋漏冷却,加速了柴油冷却液的冷却,避免了大容量储油箱自然冷却的弊端,使柴油冷却液箱减小了体积,降低了成本。上述,本技术采用由上而下设置第一层油箱、第二层油箱、第三层油箱的三层叠加的箱式结构,通过隔板,将第一层油箱隔离为第一沉淀室和第二沉淀室,将第二层油箱隔离为第三沉淀室和第四沉淀室,将第三层油箱隔离为第五沉淀室和净油舱,在第一层油箱的溢出口与第二层油箱的入口之间设置由斜置的孔板构成的第一级淋漏冷却坡道,在第二层油箱的溢出口与第三层油箱的入口之间设置由斜置的孔板构成的第二级淋漏冷却坡道,将回油入口设置在第一层油箱的第一沉淀室的上面,将油泵设置在第三层油箱的净油舱的上面,油泵的汲头位于净油舱内,工作时,冷却主轴而被加热的柴油冷却液,依次由回油入口、第一沉淀室、第二沉淀室、第一层溢出口,经第一级淋漏冷却坡道、第二层入口、第三沉淀室、第四沉淀室、第二层溢出口,再经第二级淋漏冷却坡道、第三层入口、第五沉淀室漫入净油舱中由油泵泵出的技术方案,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成本高、占用空间大的问题与不足,所提供的一种多级淋漏冷却的柴油冷却液箱,通过多级淋漏冷却坡道加速柴油冷却液的冷却,使柴油冷却液箱达到降低成本、减少占用空间的目的。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一种多级淋漏冷却的柴油冷却液箱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多级淋漏冷却的柴油冷却液箱的右视轴测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多级淋漏冷却的柴油冷却液箱的左视轴测剖视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中第一层油箱I、第一沉淀室11、回油入口 111、第二沉淀室12、第一层溢出口13、第一级淋漏冷却坡道14、第二层油箱2、第三沉淀室21、第二层入口 211、第四沉淀室22、第二层溢出口 23、第二级淋漏冷却坡道24、第三层油箱3、第五沉淀室31、第三层入口 311、净油舱32、油泵33、油泵出口 331、隔板4、脚轮5。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I 图3,本技术的一种多级淋漏冷却的柴油冷却液箱,包括由上而下的第一层油箱I、第二层油箱2和第三层油箱3构成,其中所述的第一层油箱I为中空有顶矩形箱状的薄壁钢质构件,隔板4将第一层油箱I的内部分隔形成上部相通的左右二个室腔;其中,位于第一层油箱I右部的室腔称为第一沉淀室11,位于第一层油箱I左部的室腔称为第二沉淀室12,所述隔板4为矩形的薄钢板;所 述第一沉淀室11的上面设有与外界相通的圆柱管形的回油入口 111 ;所述第二沉淀室12的左侧面的上部设有与外界相通的第一层溢出口 13 ;所述的第二层油箱2为位于第一层油箱I下面的中空有顶矩形箱状的薄壁钢质构件,第二层油箱2也由隔板4将内部分隔为上部相通的左右二个室腔;其中,位于第二层油箱2左部的室腔称为第三沉淀室21,位于第二层油箱2右部的室腔称为第四沉淀室22 ;所述第三沉淀室21的上面的左部设有与外界相通的第二层入口 211,所述第四沉淀室22的右侧面的上部设有与外界相通的第二层溢出口 23 ;所述的第三层油箱3为位于第二层油箱2下面的中空有顶矩形箱状的薄壁钢质构件,第三层油箱3也由隔板4将内部分隔为上部相通的左右二个室腔;其中,位于第三层油箱3右部的室腔称为第五沉淀室31,位于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级淋漏冷却的柴油冷却液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而下的第一层油箱(1)、第二层油箱(2)和第三层油箱(3)构成,其中:所述的第一层油箱(1)为中空有顶矩形箱状的薄壁钢质构件,隔板(4)将第一层油箱(1)的内部分隔形成上部相通的左右二个室腔;其中,位于第一层油箱(1)右部的室腔称为第一沉淀室(11),位于第一层油箱(1)左部的室腔称为第二沉淀室(12),所述隔板(4)为矩形的薄钢板;所述第一沉淀室(11)的上面设有与外界相通的圆柱管形的回油入口(111);所述第二沉淀室(12)的左侧面的上部设有与外界相通的第一层溢出口(13);所述的第二层油箱(2)为位于第一层油箱(1)下面的中空有顶矩形箱状的薄壁钢质构件,第二层油箱(2)也由隔板(4)将内部分隔为上部相通的左右二个室腔;其中,位于第二层油箱(2)左部的室腔称为第三沉淀室(21),位于第二层油箱(2)右部的室腔称为第四沉淀室(22);所述第三沉淀室(21)的上面的左部设有与外界相通的第二层入口(211),所述第四沉淀室(22)的右侧面的上部设有与外界相通的第二层溢出口(23);所述的第三层油箱(3)为位于第二层油箱(2)下面的中空有顶矩形箱状的薄壁钢质构件,第三层油箱(3)也由隔板(4)将内部分隔为上部相通的左右二个室腔;其中,位于第三层油箱(3)右部的室腔称为第五沉淀室(31),位于第三层油箱(3)左部的室腔称为净油舱(32);所述第五沉淀室(31)的上面的左部设有与外界相通的第三层入口(311),所述净油舱(32)的上面设有油泵(33),油泵(33)的汲头位于净油舱(32)内下部;第三层油箱(3)的外底面的四个拐角处设有脚轮(5);第一层油箱(1)的所述第一层溢出口(13)与第二层油箱(2)的所述第二层入口(211)之间设有由上向下斜置的孔板构成的第一级淋漏冷却坡道(14),所述孔板为表面均布设有排列成阵列的圆通孔的钢板;第二层油箱(2)的所述第二层溢出口(23)与第三层油箱(3)的所述第三层入口(311)之间设有由上向下斜置的所述孔板构成的第二级淋漏冷却坡道(24)。...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多级淋漏冷却的柴油冷却液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而下的第一层油箱(I)、第二层油箱(2)和第三层油箱(3)构成,其中所述的第一层油箱(I)为中空有顶矩形箱状的薄壁钢质构件,隔板(4)将第一层油箱(I)的内部分隔形成上部相通的左右二个室腔;其中,位于第一层油箱(I)右部的室腔称为第一沉淀室(11),位于第一层油箱(I)左部的室腔称为第二沉淀室(12),所述隔板(4)为矩形的薄钢板;所述第一沉淀室(11)的上面设有与外界相通的圆柱管形的回油入口(111);所述第二沉淀室(12)的左侧面的上部设有与外界相通的第一层溢出口(13); 所述的第二层油箱(2)为位于第一层油箱(I)下面的中空有顶矩形箱状的薄壁钢质构件,第二层油箱(2)也由隔板(4)将内部分隔为上部相通的左右二个室腔;其中,位于第二层油箱(2)左部的室腔称为第三沉淀室(21),位于第二层油箱(2)右部的室腔称为第四沉淀室(22);所述第三沉淀室(21)的上面的左部设有与外界相通的第二层入口(211),所述第四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善辉,冯统旭,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凯盛高科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