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车床上车刀运行轨迹的控制装置。发动机的气门导管上的外圆台阶是在自动车床上车削而成,车刀安装在刀架上,车刀的尾部靠在模板上,刀架在滑轨上往复运动,因为模板是固定的,所以车刀只能沿着相同的轨迹往复运动,这样就使车刀在车削完工件后不能退出,而是按进刀轨迹反方向运动,因而使已加工的工件表面被车刀划伤,影响加工质量。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车刀运行轨迹的控制装置,它能有效地防止已加工的工件表面被车刀划伤,提高加工质量。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把固定在机床床身上的模板改为固定在机床床身上的可旋转的模柱,通过一个控制装置,使车刀在不同的行程中靠在模柱的不同模面上,让车刀在车削完工件后立刻与工件脱离接触,这样车刀就不会划伤已加工表面。本技术因为只需要在原设备上把固定模板改为一个模柱,同时加装控制模柱转动的装置,所以改装成本很低,改装结构很简单,改装后的车刀在完成切削工作后,并不沿着原轨迹退出,所以不会划伤已加工的工件表面,从而提高加工质量。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所示的是模柱的三视图。模柱由一个凸体(1),嵌在一个圆柱(2)上构成,凸体的外表面(8)是平面,内表面(9)是圆柱面与圆柱(2)配合,凸体(1)的高度和长度是根据进刀量和走刀行程的大小设计的。当进刀时,车刀的尾部靠在模柱的凸体上,在凸体上滑动,这时模柱固定不动,当车刀的尾部滑过凸体后,落在圆柱上时,车刀也就跟着脱离开工件,这时模柱转动一个角度,使车刀尾部在回程过程中不会碰到凸体,具体运行过程在图2至图4中说明。图2所示的是本技术在车刀还没有加工工件时的结构 ...
【技术保护点】
在自动车床上,特别是在车削气门导管外圆台阶的自动车床上,控制车刀运行轨迹的装置,该装置有一个在机床导轨上可以往复滑动的刀架,及安装在刀架上可滑动的车刀,其特征在于车刀的尾部靠在一个模柱上,模柱是由一个外表面为平面,内表面为圆柱面的凸体嵌在一个圆柱上构成,凸体尾端的位置与零件加工尺寸相应,模柱由一个转动机构带动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