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动力分配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69376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8 2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马达动力分配设备(10,10A),该马达动力分配设备包括第一绝缘保持件(91,141,211,231)和第二绝缘保持件(92,142,212,232)。布置第一绝缘保持件(91,141,211,231)来保持多个堆叠动力分配部件(50,60,70,80)中的每个其它的,该多个堆叠动力分配部件由插入模制联合。布置第二绝缘保持件(92,142,212,232)来保持动力分配部件(50,60,70,80),除了由第一绝缘保持件(91,141,211,231)保持的动力分配部件(50,60,70,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通常涉及一种马达动力分配设备。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绝缘保持件的马达动力分配设备,配置成以能够改善漏电绝缘的方式保持汇流排。
技术介绍
马达动力分配设备通常配置来分配电流到马达的绕阻线上。例如,日本专利 No. 3733316描述一种马达动力分配设备,该设备包括用来整体地支持U相、V相和W相金属汇流排的模制树脂。该金属汇流排起马达通电路径的作用。在该模制过程期间,当汇流排暂时被保持在绝缘保持件中时,模制树脂被插入马达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一些情况中,该模制的树脂和该绝缘保持件在插入模制过程期间可以不完全粘合。因此,在一个或多个绝缘保持件和模制的树脂之间可以形成小间隙。因此,为了使绝缘保持件的表面部分相对于金属汇流排作为漏电绝缘,代替起稳固绝缘作用的模制树月旨,增加该绝缘保持件的壁的高度。但是,这会增加该动力分配系统的尺寸。相应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马达动力分配设备,该设备具有足够的漏电绝缘距离,无需增加任何绝缘保持件的壁的高度。鉴于已知技术的状态,本公开一方面提供马达动力分配设备,该设备基本包括第一绝缘保持件和第二绝缘保持件。布置该第一绝缘保持件来保持多个堆叠动力分配部件中的每个其它的,这些元件由插入模制联合。布置该第二绝缘保持件来保持动力分配部件,除了由第一绝缘保持件保持的动力分配部件。附图说明现在参考形成该原始公开的一部分的附图图I示出包括在三相AC集中绕阻发动机中的定子的实例;图2是示出定子的电路的实例的示意图;图3是示出定子的V相线圈的线连接部分的放大视图;图4示出根据包括在该定子中的公开实施例的马达动力分配设备的实例;图5示出包括在该定子中的U相汇流排的实例;图6示出包括在该定子中的V相汇流排的实例;图7示出包括在该定子中的W相汇流排的实例;图8示出包括在该定子中的中性汇流排的实例;图9示出图4中示出的在执行树脂模制之前的马达动力分配设备的部件的实例;图10示出包括在马达动力分配设备中的绝缘保持件的配置的实例;图11示出取自图4中示出的马达动力分配设备的剖视图的位置的实例;图12示出图11中沿线12-12取得的剖视图;图13示出图11中沿线13-13取得的剖视图;图14示出根据另一公开实施例的第一绝缘保持件和第二绝缘保持件的示例性形状;图15示出取自图14中所示的包括第一绝缘保持件和第二绝缘保持件的马达动力分配设备的剖视图的位置的实例; 图16示出图15中沿线16-16取得的剖视图;图17示出图15中沿线17-17取得的剖视图;图18示出包括在定子中的图14中示出的包括第一绝缘保持件和第二绝缘保持件的马达动力分配设备的视图的实例;图19示出图18中的在执行树脂模制之前的马达动力分配设备的部件的实例;图20示出插入模的静止模中定位第一绝缘保持件的突起的实例;图21是在包括第一绝缘保持件的平面中所得的、根据另一公开实施例的缺少中性汇流排的动力分配结构部件的剖视图;图22是在包括第二绝缘保持件的平面中所得的、缺少中性汇流排的动力分配结构部件的剖视图;图23是在垂直于定子轴线中心的剖面中所得的、根据另一公开实施例的动力分配结构部件的剖视图;以及图24示出由第三绝缘保持件保持的最外V相总线和最内中性总线的实例。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解释选择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本公开内容清楚可知,该实施例下面的描述只为示出,并不为限制由所附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内容限定的本专利技术。图I示出包括在三相AC集中绕阻马达中的定子的实例。该马达可用在例如车辆或任何其它合适的设备中。如本领域公知,未示出的齿,从保持在外壳I中的环形定子芯部伸到周边侧的内部。铜线被缠绕在每个齿上以形成线圈。这些线圈可称为U相线圈2,V相线圈3和W相线圈4。根据第一公开实施例,从电源(未示出)向动力分配结构部件10供给电流。该动力分配结构部件10,也可称为马达动力分配设备,分别通过,例如,U相终端11、V相终端12和W相终端13分配电流到U相线圈2,V相线圈3和W相线圈4。特别地,在该实例中,每相的线圈2至4通过每相的接头5至7连接到该动力分配结构部件10。图2是不出该定子的等效电路的不意图。U相线圈2、V相线圈3和W相线圈4分别通过U相总线51、V相总线61和W相总线71,分别在一端连接到U相终端11、V相终端12和W相终端13。每相的终端11至13连接到未示出的电源,并由该电源供给动力。线圈2至4的另一末端也一起耦合到处在规定电势的中性总线81。图3是V相线圈3的线连接部分的放大视图。但是,U相线圈2和W相线圈4可采用相似方式配置。如先前所述,V相线圈3通过V相接头6连接到动力分配结构部件10上。每相2至4的线圈和每相2至4的接头5至7在维持电连续性同时可由焊接、铜焊、力口压焊等方法连接。由于线圈2至4和接头5至7的连接部分通常也缺少足够机械力量来支持动力分配结构部件10,该动力分配结构部件10由固紧元件14例如螺栓,如图I中示出,固紧到外壳I上。但是,该固紧元件14可以是螺钉、铆钉或任何其它类型合适的固紧元件。图4示出该动力分配结构部件10的实例的整体视图。图5至8分别示出包括在该动力分配结构部件10中的U相汇流排50、V相汇流排60、W相汇流排70和中性相汇流排80。这些汇流排50、60、70和80可由电导体例如合适的金属形成。如图5中示出,U相汇流排50包括U相终端11,多个U相接头5和U相总线51。相似地,如图6中示出,V相汇流排60包括V相终端12,多个V相接头6和V相总线61。如图7中示出,W相汇流排70包括W相终端13,多个W相接头7和W相总线71。为U相汇流排50、V相汇流排60和W相汇流排70分别设置切口 52、62和72,并因此缺少闭环形状。但 是,U相汇流排50、V相汇流排60和W相汇流排70可配置为闭环或任何其它合适的形状。该实例的中性汇流排80不连接于电源,并因此无需为该中性汇流排80设置终端。特别地,如图8中示出,该中性汇流排80包括中性接头8和中性总线81。也为该中性汇流排80设置切口 82。但是,该中性汇流排80可配置为闭环或任何其它合适的形状。U相汇流排50、V相汇流排60、W相汇流排70和中性汇流排80在互相绝缘同时能够被树脂模制,并能够以本领域公知的方式插入模制为图4示出的形状。也可以完整地插入模制用于拴住该动力分配结构部件10的套管,以及用于连接每相汇流排50至70的终端11至13到未示出的电源线的螺母。图9示出在执行树脂模制之前的动力分配结构部件10的部件的实例。特别地,图10示出如图4中箭头Yl指出的在页面后侧看到的动力分配结构部件10。以V相汇流排60,U相汇流排50、W相汇流排70和中性汇流排80如示出从外周边侧向内移动的顺序布置汇流排50至80。每个汇流排50至80由绝缘保持件91和92固紧,其可以是绝缘体并互相相同或互相不同。特别地,每个汇流排50至80在由绝缘保持件91和92固紧的同时经受插入模制。由此,在插入模制过程期间,尽管由模制树脂承受压力,汇流排50至80不移动或基本不移动。因此,汇流排50至80能够被固定定位。如进一步示出,该绝缘保持件91和绝缘保持件92以互不接触、交替模式布置。如图9中示出,该实例中该绝缘保持件91和92没形成完全的交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6.02 JP 2010-1269591.一种马达动力分配设备,包括 第一绝缘保持件,所述第一绝缘保持件设置用于保持马达的多个叠置动力分配部件中的每个其它部件,其由插入模制联合; 第二绝缘保持件,所述第二绝缘保持件设置用于保持动力分配部件,除了由第一绝缘保持件保持的动力分配部件。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马达动力分配设备,其中, 所述多个叠置动力分配部件包括三个汇流排,其将电流分配到定子的与所述马达的多个相的每个相对应的绕阻线,以及连接所述绕组线的每个的中性点的中性汇流排; 所述第一绝缘保持件在所述定子的径向上保持最外周边汇流排和从最外开始的第三周边汇流排;以及 所述第二绝缘保持件在所述定子的径向上保持从最外开始的第二周边汇流排和最内周边汇流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动力分配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绝缘保持件和所述第二绝缘保持件分别包括三个狭槽,用于保持所述动力分配部件;以及 在第一和第二绝缘保持件的中心处的所述狭槽比在第一和第二绝缘保持件任一侧处的所述狭槽在宽度上更大,在深度上更深。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马达动力分配设备,其中, 所述多个叠置动力分配部件包括三个汇流排,所述汇流排分配电流到定子的与所述发动机的多个相的每个相对应的绕阻线。所述第一绝缘保持件在定子径向上保持最外周边汇流排和最内周边汇流排;以及 所述第二绝缘保持件保持径向地布置在最内和最外周边汇流排之间的中心汇流排。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达动力分配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绝缘保持件包括三个狭槽,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新井健嗣
申请(专利权)人: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