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高压包安全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67665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8 07: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集成式高压包安全模块,该高压包安全模块包含:依次电路连接的输入总正、输入总正跨接片、电流传感器、第一内部跨接片、整流模块、第一继电器、输出总正跨接片和输出总正;依次电路连接的输入总负、输入总负跨接片、保险丝、第二内部跨接片、第二继电器、输出总负跨接片和输出总负;电池管理单元,电流传感器输出电流信号至该电池管理单元;直流转直流电源模块,其分别采集第一继电器与第二继电器的信号;断路器,其分别电路连接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并控制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导通或断开。本发明专利技术集成度高,结构强度大、体积小重量轻、功能齐全、易于安装拆卸和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动力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集成式高压包安全模块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锂电池需求量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而逐年递增,市场增长空间巨大,目前我国锂电池行业已逐步向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储能电站等领域拓展。现今电动自行车电池技术已趋于成熟稳定,随着整车和电驱动系统厂家更多的投入锂电池关键零部件的开发,锂电池必将快速成为电动汽车行业的主流电池。储能方面,随着最近几年国际电力储能产业的迅速发展,目前年增长9%左右,远高于全球电力2. 5%的增 长率,储能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随着我国电网容量的不断增大,谷峰差不断增加,可再生能源、分布式供能和智能电网飞蓬勃发展,对大规模发展储能产业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该系列高压包应用于各种储能装置,是一款体积小,重量轻,功能齐全,标识清晰,无环境污染的高压控制系统。作为电源系统与负载的总控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成式高压包安全模块,该高压包模块集成度高,结构强度大、体积小重量轻、功能齐全、易于安装拆卸和维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成式高压包安全模块,其特点是,该高压包安全模块包含 依次电路连接的输入总正、输入总正跨接片、电流传感器、第一内部跨接片、整流模块、第一继电器、输出总正跨接片和输出总正; 依次电路连接的输入总负、输入总负跨接片、保险丝、第二内部跨接片、第二继电器、输出总负跨接片和输出总负; 电池管理单元,上述电流传感器输出电流信号至该电池管理单元;该电池管理单元输出端分别电路连接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控制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导通或断开;直流转直流电源模块,其分别采集第一继电器与第二继电器的信号; 断路器,其电路连接所述电池管理单元,并输出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导通信号或断开信号至电池管理单元。上述高压包安全模块还包含 分别电路连接上述电池管理单元的第一 FCI接插件和第二 FCI接插件; 通信输入端,其电路连接上述第一 FCI接插件; 通信输出端,其电路连接上述第二 FCI接插件。上述高压包安全模块还包含 壳体以及设置在上述的壳体上的上盖;上述的输入总正、输入总正跨接片、电流传感器、第一内部跨接片、整流模块、第一继电器、输出总正跨接片、输出总正、输入总负、输入总负跨接片、保险丝、弟~■内部跨接片、弟二继电器、输出总负跨接片、输出总负、电池管理单元、直流转直流电源模块、第一 FCI接插件、第二 FCI接插件、通信输入端、通信输出端、断路器集成设置在壳体与上盖中; 上述上盖结合壳体对设置在壳体中的电气元件进行卡夹限位。 上述通信输入端和通信输出端分别具有多路CAN接口和一路485接口。上述壳体和上盖采用阻燃绝缘塑料ABS。上述壳体的四个顶角分别设有竖筋,每个竖筋中通过UPS金属轴环设置安装孔; 上述上盖上对应上述壳体的安装孔分别设有螺孔,通过螺孔与安装孔中对应串设螺钉,实现壳体与上盖紧密固定。上述壳体内设有卡槽、内嵌螺母和侧筋的结构,对壳体内设置电气元件进行固定。上述电池管理单元还电路连接外接的烟雾传感器,烟雾传感器中预设有烟雾浓度阈值,烟雾传感器实时检测环境中烟雾浓度,当烟雾浓度达到烟雾传感器中预设的烟雾浓度阈值,则烟雾传感器传输报警信号至电池管理单元,电池管理单元控制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断开,并控制烟雾传感器进行报警。本专利技术一种集成式高压包安全模块和现有技术高压包相比,其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集成度高,结构强度大、体积小重量轻、功能齐全、易于安装拆卸和维修; 本专利技术设有直流转直流电源模块,采用自供电系统,内置的PCB板通过电源系统内部电路转化为PCB板的电源,无需额外配置电源;本专利技术正负极之间设有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以及与继电器连接的断路器,断路器控制继电器开关,只需闭合控制系统的断路器开关,高压控制系统便开始工作,操作简单;本专利技术外接烟雾传感器,实现具有至少一路烟雾采样的功能,当检测到的烟雾浓度超过烟雾传感器设定值时,变化对外输出电平信号,使得烟雾传感器报警,同时切断电源系统对负载的输出; 本专利技术通信输入端和通信输出端分别具有多路CAN接口和一路485接口,通信方式多样,可以与多种接口设备进行通信; 本专利技术适用的电压、电流范围宽,对外具备一路16V、5A对外输出电源。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集成式高压包安全模块的外部结构示意 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集成式高压包安全模块的结构分解 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集成式高压包安全模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如图I结合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式高压包安全模块,其包含外部的壳体I,以及设置在壳体I上的上盖2。壳体I形成一个开口向上的半封闭腔室,上盖2盖合在壳体I腔室的开口上,形成封闭空间。该壳体I和上盖2采用阻燃绝缘塑料ABS制成,阻燃等级为UL94-V0,介电强度大于12KV/mm,拉伸强大于30/MPa,可使用温度在-40° 120°。本实施例中,壳体I的半封闭腔室设为矩形,其四个顶角分别设有一个竖筋26,该四个竖筋26增加了结构强度的同时,也改善了整体外观。每个竖筋26中通过UPS金属轴环设置安装孔。在上盖2上,对应壳体I的各个安装孔分别设有螺孔,通过螺孔与安装孔中对应串设螺钉,实现壳体I与上盖2紧密固定。如图3所示,集成式高压包安全模块还包含输入总正20、输入总正跨接片5、电流传感器7、第一内部跨接片10、整流模块9、第一继电器14、输出总正跨接片13、输出总正22、输入总负21、输入总负跨接片3、保险丝19、第二内部跨接片18、第二继电器17、输出总负跨接片15、输出总负23、电池管理单元(BMU板)8、直流转直流电源模块(DC/DC板)16、第一 FCI接插件6、第二 FCI接插件12、通信输入端24、通信输出端25、断路器4。上述这些电气元件都采用品牌电气元器件,产品可靠性高,器件符合储能系统产品的标准。输入总正20、输出总正22、输入总负21、输出总负23、断路器4、通信输入端24、通信输出端25分别固定在壳体I的侧壁上,用于连接外接设备。并且都分别清晰标识了其与 电源系统以及负载系统电气连接。输入总正20、输入总正跨接片5、电流传感器7、第一内部跨接片10、整流模块9、第一继电器14、输出总正跨接片13和输出总正22依次电路连接。输入总负21、输入总负跨接片3、保险丝19、第二内部跨接片18、第二继电器17、输出总负跨接片15和输出总负23依次电路连接。电池管理单元8 (BMU板)与电流传感器7通过线束11电路连接,该电流传感器7实时采集输入总正跨接片5与第一内部跨接片10之间的电流信号,并输出电流信号至该电池管理单元8。电池管理单元8的输出端还分别电路连接第一继电器14和第二继电器17,控制第一继电器14和第二继电器17导通或断开。断路器4电路连接电池管理单元8,并输出第一继电器14和第二继电器17导通信号或断开信号至电池管理单元8。直流转直流电源模块16分别采集第一继电器14与第二继电器17的信号。第一 FCI接插件6和第二 FCI接插件12分别电路连接电池管理单元8,第一 FCI接插件6与通信输入端24电路连接,第二 FCI接插件12与通信输出端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成式高压包安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高压包安全模块包含:依次电路连接的输入总正(20)、输入总正跨接片(5)、电流传感器(7)、第一内部跨接片(10)、整流模块(9)、第一继电器(14)、输出总正跨接片(13)和输出总正(22);依次电路连接的输入总负(21)、输入总负跨接片(3)、保险丝(19)、第二内部跨接片(18)、第二继电器(17)、输出总负跨接片(15)和输出总负(23);电池管理单元(8),所述电流传感器(7)输出电流信号至该电池管理单元(8);该电池管理单元(8)输出端分别电路连接所述的第一继电器(14)和第二继电器(17),控制第一继电器(14)和第二继电器(17)导通或断开;直流转直流电源模块(16),其分别采集第一继电器(14)与第二继电器(17)的信号;断路器(4),其电路连接所述电池管理单元(8),并输出第一继电器(14)和第二继电器(17)导通信号或断开信号至电池管理单元(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爽李痛快李卫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航天电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