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注入单频光参量振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67584 阅读:2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8 07:11
一种种子注入单频光参量振荡器,包括腔外种子光源、一体化从动谐振腔、电学控制处理部分和单频泵浦源四部分: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紧凑、窄线宽、高光束质量和高频率稳定性的特点。抗外界干扰能力强,可应用于复杂的环境,如机载、星载实验平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单频激光器,特别是一种种子注入单频光参量振荡器
技术介绍
机载、星载雷达系统是测量地球表面形貌、水汽、CO2分布和O3分布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激光雷达系统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就是激光光源,因此专利技术性能可靠的单频激光器对于地球科学研究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目前已报道的单频脉冲光参量振荡器的频率稳定性不高,如何在实现单频输出的同时提高激光器的频率稳定性,一直是当前激光雷达用激光器的研究热点。对于种子注入 的单频脉冲光参量振荡器,实现腔长控制的方法主要有外差法方案,正弦扫描探测方案和谐振探测方案。外差法方案能保证单纵模输出,但对器件要求高,结构复杂,且在每次出光后对谐振腔长度进行调节,抗干扰性比较差。正弦扫描探测方案不需要高速扫描和高速信号处理,降低了对控制电路元器件的要求,但是其本质仍旧是在输出脉冲激光后对腔长进行调节,不具备谐振探测方案的实时性和抗干扰能力。利用谐振探测方案获得的频率稳定性最高,但是需要在干涉信号极大值处打开泵浦光,由电子器件本身限制,很难保证同步性。获得高频率稳定性的关键,是在干涉信号极大值处打开泵浦光,产生单纵模输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种子注入单频光参量振荡器,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腔外种子光源(1)、一体化从动谐振腔(2)、电学控制处理部分(3)和单频泵浦源(4)四部分:所述的腔外种子光源(1)包括种子激光器(1?1),沿种子激光器(1?1)的激光输出方向依次是耦合透镜(1?2)、隔离器组(1?3、1?4)、半波片(1?5),与光路成45°的第一反射镜(1?6)和双色镜(1?7);所述的一体化从动谐振腔(2)包括一体化的谐振腔体(2?7),在该谐振腔框体(2?7)内设有第一腔镜(2?1)、第二腔镜(2?2)、第三腔镜(2?3)和第四腔镜(2?4),沿双色镜(1?7)反射的种子激光方向依次是第一腔镜(2?1)、第二腔镜(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卫标李世光马秀华朱小磊李环环臧华国刘继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