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晶工艺生产掺杂态α-氢氧化镍正极材料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67501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8 07: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引晶工艺生产掺杂态α-氢氧化镍正极材料的方法,首先制备纳米级α-Ni(OH)2作为晶种:所述的纳米级α-Ni(OH)2晶种的晶体尺寸为5-100纳米;所述纳米级α-Ni(OH)2晶种的制备方法采用超声波作为辅助条件,采用共沉积法制备;然后使用该晶种采用引晶工艺制备掺杂态α-Ni(OH)2正极材料,所述掺杂态α-Ni(OH)2正极材料主要的制备材料为镍盐,采用铝离子和锰离子为掺杂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同时生产周期只需要12小时左右,α-Ni(OH)2结晶较为完整,提高了振实密度,有利于提高活性物质的填涂量;而且提高了电极的循环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学电源
,尤其是一种α-氢氧化镍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当前以镍电极为正极的电池包括镍锌、镍镉、镍氢、镍铁等几种碱性电池,这些碱性电池的正极材料都是采用市售球型氢氧化镍(Ni (OH)2)作为活性物质,Ni (OH)2包括α-Ni (OH)2和β-Ni (OH)2两种形态,目如镇电极所用的商品氢氧化镇都是β-Ni (OH)2,β -Ni (OH)2理论比容量只有289mAh/g,而实际的比能量也达到200_250mAh/g,已经接近理论容量,可提升的空间十分小,a -Ni (OH)2具有482mAh/g的理论比容量,可提升空间较大,采用a-Ni (OH)2成本较低,有利于节约材料。但是P-Ni(OH)2振实密度比a-Ni (OH)2高的多,因此采用β-Ni (OH)2作为与采用α-Ni (OH)2作为活性物质相比,同样的体积可以负 载更多的活性物质;β -Ni (OH) 2在高碱性电解液中较稳定,而a -Ni (OH) 2在高碱性电解液中容易转化为β-Ni(0H)2。鉴于a -Ni (OH)2的诸多优点,人们对a -Ni (OH) 2的掺杂改性、制备工艺、电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引晶工艺生产掺杂态α?氢氧化镍正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制备纳米级α?Ni(OH)2作为晶种:所述的纳米级α?Ni(OH)2晶种的晶体尺寸为5?100纳米;所述纳米级α?Ni(OH)2晶种的制备方法采用超声波作为辅助条件,采用共沉积法制备;然后使用该晶种采用引晶工艺制备掺杂态α?Ni(OH)2正极材料,所述掺杂态α?Ni(OH)2正极材料主要的制备材料为镍盐,采用铝离子和锰离子为掺杂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福根唐怀远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丰日电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