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正极FeF3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67498 阅读:4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8 07: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用正极FeF3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的FeF3为三维有序大孔结构,其表面被导电高分子均匀包覆。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聚苯乙烯作为硬模板合成三维有序大孔结构,然后通过原位聚合的方法实现导电高分子的包覆。与传统的碳包覆相比,这种新颖的包覆方法既不需高温条件,也不产生二氧化碳,具有低成本、环保等优点。FeF3三维有序大孔结构与导电高分子包覆的双重结合使得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较高的放电容量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正极FeF3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能源材料

技术介绍
FeF3由于具有高的工作电压和理论容量、低成本、来源丰富、安全性好等优点,而被认为是有发展前景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然而,FeF3S用于锂离子电池中时,存在着锂离子迁移率低、导电率低、循环稳定性差等缺点。为了克服这些问题,目前采用的高能球磨、脉冲激光沉积、离子液体辅助使电极材料纳米化或掺杂包覆导电材料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是所表现出的性能还不足以令人满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FeF3三维有序大孔结构、同时原位包覆导电高分子的制备方法。与传统的零维纳米颗粒相比,包覆导电剂的三维结构有利于消除循环过程中的颗粒团聚和体积变化,从而可以提高循环稳定性;另外,互相连通的孔道有利于电极材料与电解液的充分接触,薄壁多孔结构的特点缩短了锂离子和电子的传输路径,互相连通的结构及导电剂的包覆提供了三维快速连续的离子传输通道,从而有利于动力学性能的提升。其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正极FeF3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I)FeF3 · 3H2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用正极FeF3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锂离子动力电池用正极FeF3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步骤为:(1)FeF3·3H2O的合成步骤:A)按照FeCl3与NaOH摩尔比1∶3配制混合溶液,并使NaOH溶液质量过量10%,强烈搅拌20~40分钟,得到的沉淀物离心分离;B)将步骤A)中的沉淀物加入到过量的HF中,室温下连续搅拌10~14小时,将得到的溶液置于冰箱中冷冻,而后进行冻干处理,即得到FeF3·3H2O;(2)三维有序大孔结构FeF3·3H2O的合成步骤:A)将得到的FeF3·3H2O溶于甲醇与水的混合溶液中,其中FeF3·3H2O的浓度为100~300mg/mL;B)将聚苯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鄢俊敏张新波尹彦斌孟凡陆赵雪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